
編者按:
在不久前召開的上海國際幼教年會的繪本論壇專區,我們看到一個基于繪本戲居4的現場活動——小熊不刷牙,孩子們圍繞著小熊不刷牙這一共同話題分享自己刷牙的經驗,借助繪本動畫營造故事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下,用動作、表情、語言充分發掘自身的表現力。借助繪本閱讀,體驗角色的心理情感,在故事創編中反映自身的獨特經歷;借助繪本拓展,在多重互動中多元化地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感受。這就是我們一直在研究的繪本教育戲劇創意活動,其特點是重創作,重想象,輕表演,輕道具。
作為當下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媒材之一,繪本在幼兒園教學中已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與此同時,圍繞優質繪本資源,以閱讀為基礎延展開來的各類創意教學模式,也在很多幼兒園與幼教機構中盛行起來。教育信息化作為當下教育領域的一大熱點,正在成為幼教發展的有益推手。當教育信息化在硬件領域越來越普及,幼兒園中電子化設備越來越齊全時,很多園長和教師又有了新的困惑,真正能幫助孩子成長的軟性內容資源仍舊是匱乏的。
如何將全球最優秀經典的繪本和最先進的數字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構建孩子早期閱讀的能力?如何在孩子全方位感知、個性化理解、互動化閱讀、多元化表現的模式下,培養孩子主動學習、探索的習慣呢?在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大環境下又會呈現怎樣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
嘉賓介紹
余治瑩,兒童文學作家、繪本譯者,在繪本的創意讀寫領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高嵩,北京金博士國際幼兒園總園長,有豐富的求學經歷和實踐工作經驗。
李尚鵬,海豚傳媒軟性資源開發技術團隊負責人。
主持人介紹
楊金龍,海豚傳媒編輯策劃中心總監。
楊金龍:首先我想結合之前的示范課向余治瑩老師提問。您是如何看待我們將繪本資源進行數字化的?
余治瑩:過去,教科書是教科書,童書是童書。現在的教育趨勢是,在學校里教科書和童書(尤其是繪本),融合在一起變成學校學與教的豐富資源。孩子可以透過閱讀繪本學習更多知識。
很多老師與家長覺得只要把故事讀給孩子聽就可以了。對2~3歲的孩子,我們的閱讀讓他覺得有安全感就可以了。可是進入到學校,只是聽故事看圖畫是不夠的。孩子還要去理解、運用。所以到了幼兒園,讀繪本不僅僅是聽一個好聽的故事、看許多很棒的圖畫。孩子還要去理解圖文告訴他什么,繪畫者通過文字與圖畫想表達什么。孩子需要理解繪本內容,才有助于他今后的學習。所以怎么讀繪本,很重要。
現在通過電子信息,繪本動起來了!我覺得這很能吸引孩子。在剛才短短的影片中,我們看到繪本動畫、繪本閱讀和繪本擴展三個部分。這讓我想起一位童話書閱讀專家的理論,三階段的閱讀對孩子的幫助很大。
第一階段,我們讓孩子整體地閱讀。就像剛剛的動畫,孩子被引發了好奇心,他想:這個故事在講什么?孩子會專注地把整個動畫看完。看完后,孩子對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繪本里除了文字還有一幅幅的畫面,它強調什么呢?強調讓孩子仔細地去看圖文的結合。圖畫和文字是如何來結合敘述一個小小的信息。動畫里還有一些提問,讀完之后再通過提問來引導孩子去思考。
我們以前只教孩子淺顯的閱讀是不夠的,如今提問變成全世界公認的很重要的閱讀策略。必須從直接提問到間接提問來引導孩子去看繪本,去思考為什么小熊一開始不愛刷牙。小熊沒有了牙齒一開始是開心的,因為從此不必刷牙了。可是小熊過上快樂的生活了嗎?動畫又開始引導,動物朋友們到底告訴了小熊什么訊息。“你以后不能吃東西啦!”“你不再像小熊了。”逐步讓孩子透過畫面去思考。
第二階段是讀懂內容,第三階段是深度理解。讀完后并不是放下了繪本,而是學習的開始。結合故事和自己本身的生活經驗做一些延伸活動。讓孩子更熟悉繪本,并且了解繪本故事與我是息息相關的。
通過三階段的閱讀,我相信孩子對繪本的閱讀從平面到立體,繪本真正進入了孩子的心中,最后結合生活應用在一起。我認為,通過電子信息技術讓孩子學習,會比純粹地聽故事看圖畫更有趣、更能吸引孩子,學習效果也更好。
楊金龍:當孩子在接觸更多元化形式來表現的內容時,教學本身呈現的效果會更好。我想請問李尚鵬先生,您是如何看待現在市場上幼教類產品對幼兒園老師教學產生的幫助?
李尚鵬:一個好的幼教類產品應該可以對無論是新老師還是老教師都產生幫助。
對于新老師,大家可以用備課系統,通過備課系統老師可以很快地熟悉該如何上好一堂繪本課。通過簡單地學習,就可以獨立地上好一堂高質量的繪本課。
對于經驗豐富的老師,你可以沿用之前的教學方法。我們提供大量的數字資源,老師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去組織穿插。
楊金龍:李尚鵬先生提到,老師可以自由地根據自己的教學需求來運用數字化資源。有一個問題想請教高嵩園長,老師們會不會因為得到了太多的數字資源而在工作中變得懶怠?
高嵩:金博士幼兒園讓繪本走進教室,介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在幼兒園,我們用繪本培養孩子18個好習慣。在3~6歲年齡段,我們引進了如《小熊不刷牙》等優秀繪本,通過故事互動,十分生動形象地教學。與以前的說教方式完全不同,孩子也更易接受。
幼教工作者越來越突破傳統填鴨式、說教式的教學手段。開始簡單地運用游戲,甚至電子化教學手段。我相信孩子接受的教育將不再是由一個教學工作者作為主體的教學過程,而有更多多元化信息參與進來,給孩子帶來一個全新的童年。
楊金龍:對繪本閱讀我有一些堅持的部分。我始終認為要去讀原汁原味的東西。閱讀本身不能被打斷,具有私密性。我們運用信息化技術使產品變得數字化,成了開放的可被利用也可不被利用的資源。這是否會對繪本閱讀原味的東西造成影響。您作為在繪本研究和幼兒創意教學都很有造詣的學者,怎么看這個問題?
余治瑩:有人說:“最重要的不是人跟機器之間的關系,而是人跟人之間的關系。”
閱讀最原始的動機和目的是我們陪著孩子一起閱讀。根據書的內容不同,有時候先通過動畫引起孩子的好奇,等孩子想進一步了解書本內容時,我們就可以開始帶著孩子一同閱讀了。
信息化技術并不是舍棄了人和書之間的關系,只是讓孩子更輕松地閱讀,或者仔細閱讀一些之前匆匆翻過的畫面,或者對之前讀過的故事做一些延伸活動。所以信息化產品是來輔助紙本的,而不是取代。
楊金龍: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很難想象繪本閱讀在幼兒園實際的使用中能夠和很多的學科、主題相關聯。如繪本與藝術、兒童戲劇、音樂間的結合點。您可以簡單地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余治瑩:閱讀本身是一件非常多元有趣的事情。我們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后,可以一起寫作、學習藝術。我們需要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對閱讀這個活動更感興趣,對繪本的內容與主旨更明白。這并不是本末倒置的,我們不是只為了去演童話劇、繪畫、做延伸活動而閱讀。而是反過來,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孩子對閱讀的喜愛和對內容的理解。
楊金龍:在幼兒園一線工作中,究竟是讓孩子原汁原味地完整讀一本書,還是利用主題和書中元素來開發藝術活動,讓孩子主動學習繪本?高園長的幼兒園中,繪本閱讀活動運用的是臺灣的教學模式,也從臺灣聘請了許多園長與老師,他們是怎么做的?
高嵩:我們有大部分的教學模式引進自臺灣,從臺灣聘請了許多老師,也有臺灣園長。是原汁原味地讓孩子讀故事,還是帶著目標去期待孩子在故事中有所收益。其實各種形態都會有的。
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不僅注重師生關系,更關注老師與家長的關系,幼兒園與家長的關系。我們建立許多家長繪本閱讀工作坊,讓家長也跟著孩子一起閱讀,孩子們會演繹故事給父母看。
我們增添了許多形式,讓家長愛上孩子們的世界,同時又感受幼兒園帶給他在幼教方面的啟發。
繪本的引入真的非常好,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許多的收獲。我們的幼兒園特別倡導閱讀,也會舉辦繪本閱讀的比賽。繪本不僅是解當下的困惑,更是看到未來。也豐富了孩子在未來探索世界、看懂世界的能力。
楊金龍:高園長在幼教一線,可能最了解園所、老師和孩子的需求。老師對于教學資源的信息化和數字化,覺得最大的痛點在哪里?
高嵩:老師在呈現故事內容的時候更加多元化。有音樂的延伸,有游戲的提供,能更迅速地進入備課。對老師來說,是很好的助手。
繪本是立體性地教學。我們園所提倡培養幼兒的18個好習慣,選擇了18本繪本,在每個月我們都會介入一本繪本,引領孩子探索。有的是演藝類,比如戲劇;還有一些是討論類;或是演講類。各種類型都在啟發孩子不同方面的能力,比如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能力。還有一些是情緒類的,通過圖書對6歲孩子學習如何調節情緒是很有幫助的。
楊金龍:您有關注其他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在教育資源數字化的情況嗎?
高嵩:我在北大讀書之后去香港工作很多年,在香港工作的過程中一點一點地接觸到繪本。在國際化都市,繪本的色調和以前大不相同。
今年我去了美國,他們也有一些數字化的產品,但我坦誠地說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數字化的發展有中國這么快。在美國的課堂上,數字化教學手段非常常見,我體會到了數字化帶給幼教的變化。
專家答疑
楊金龍:之前談到的兩個話題,一個稱為熱點,一個稱為痛點。
痛點就是教學信息化在軟性資源方面的缺失,熱點就是繪本本身和周邊產業這些年都太熱。思考兩者之間的關聯,我發現繪本的延展性非常強,開發維度非常多,圍繞著幼兒成長的方方面面,它呈現出來的不僅是閱讀。
這兩點間的結合可能會是學前教育領域中很好運用的點。
來自杭州的老師:現在的孩子學習時間非常緊張,他們有很多興趣班要上。那么我們是否需要利用碎片時間讓孩子進行繪本閱讀的學習?
余治瑩:雖然孩子很忙,可是閱讀非常重要,是影響他一生的事情。用零碎時間讓孩子去閱讀效果不一定會很好。
閱讀需要靜下心,聽故事,看圖畫,然后再想一想。如果我們在急促的外部環境中安排閱讀,當孩子慢慢長大,他在閱讀時就不能靜下心。不管在學校還是家里,都要撥出足夠的閱讀時間,讓孩子從容地享受閱讀,這樣的閱讀效果才是好的。
請大家把孩子的時間盡量空出來,孩子今后學習都是以閱讀為基礎的。只有學到好的閱讀方法,孩子以后才能通過閱讀來學習其他知識,所以我不贊成用零碎時間讓孩子匆匆閱讀。
閱讀是孩子終生可持續發展的一種能力。如果把最優質的文學給予孩子,他捧著的是書,也是他的未來。高園長也談到,書不僅僅解的是當下的困惑,也讓我們看懂了未來的世界。最優質的兒童圖畫書,應該在孩子最該得到的時間給予他。
讓孩子慢下來,靜靜地去陪伴他,好好地閱讀。
(本文錄自2017年上海國際幼教年會繪本論壇中海豚傳媒教育專場嘉賓發言,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