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幼兒園里我的身份雖然是老師,但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與其說我教會了孩子多少,倒不如說我從孩子那兒學會了很多。
一、打破定律,跳出來
在一次區域游戲中,孩子們還是像往常一樣,選擇好自己喜歡的區域開始游戲起來。我也開始了游戲觀察記錄。
不一會兒,我聽到了低聲說話的聲音。抬頭一看,原來是圖書角的孩子們在偷偷說話。正當我準備上前提醒他們游戲規則時,我看到了這樣一幕:個子最高的萌萌扮演媽媽,拿著一本童話書,溫柔輕聲地閱讀著。其他孩子則扮演寶寶,靜靜地依偎在她身旁,嘴角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看到這幅連空氣中都充滿甜蜜的畫面,我的心底涌動出一股濃烈的驚喜和感動,沒有想到孩子們會在圖書角里玩娃娃家的游戲,更沒有想到他們能把兩種看上去不相關的游戲融為一體,在其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愉快和滿足。
反觀自己,總是習以為常地將區域游戲獨立分開。認為角色游戲只能在娃娃家進行,孩子們在圖書角就只能安安靜靜地看書。每天都千篇一律,也難怪孩子們對游戲的興趣一點點地在減少。所幸,孩子們創造性地“整合游戲”點醒了我。
孩子對于游戲尚且有創新的玩法,教師更應該積極創新,否則該如何去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呢?那么第一步,同時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打破自己的慣性思維。只有這樣才能看到另一番天地,創造出更多不一樣的游戲。不然教師只能是井底之蛙,不要說促進孩子創造力的發展,連吸引孩子的興趣都做不到。
所以,向孩子學習:打破定律,跳出來!
二、不怕犯錯,說出來
在我的課堂上,經常能聽到一個發言的聲音。一名叫騰騰的男孩子,不論對錯與否,他都會和你分享他的想法。即使說錯了,大家笑他,他也只是摸摸頭,憨憨地笑著說,“那我再想想……”
曾經有一次,騰騰接連發言說得都不對,小朋友們哄笑一堂。可他還是憨憨一笑,請大家讓他再想想。
我對此一度感到困惑:是什么給了騰騰勇氣,讓他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不擔心說錯被大家嘲笑呢?作為成年人,我們總是會顧慮別人的看法而不敢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帶著這個問題,我找到了騰騰。當我問他:“騰騰,為什么小朋友都笑你說錯了,你卻還是會舉手發言呢?你就不怕又說錯了被人笑嗎?”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
“史老師,我就是想把我的答案說出來,錯就錯了,我改就可以了。”
“錯就錯了,我改就可以了。”在孩子看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我們卻很難做到。為什么?因為我們害怕犯錯!我們怕說錯了,會被別人笑、被別人說。所以,漸漸地我們開始沉默,奉行“不說不錯,多說多錯”的生存觀念。于是我們成了沒有思想的人,只會人云亦云。
而現如今,課程游戲化改革正需要我們教師勇于改變自己。可我們連說出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談何改變自己?更不用說實施課程游戲化了。
所以,要想推動課程游戲化的進程,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變得和孩子一樣不怕犯錯,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錯了也沒關系,課程改革本身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課程只有在我們不斷地“說錯”甚至“做錯”中,才能一步步得到完善,從而更貼近幼兒的心靈,貼近幼兒的生活,促進他們的發展。反之,課程游戲化只會在我們的沉默中離孩子越來越遠。
所以,向孩子學習:不怕犯錯,說出來!
三、堅持到底,拼起來
在我們班區角中有一幅奧特曼的大拼圖。雖然很有吸引力,但是由于難度大,孩子都不怎么去玩,即使去玩,也是拼一半就放棄了。
今天的區域游戲中,菡菡卻選擇了拼這幅拼圖。我估計菡菡也會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拼一會兒就不玩了。
可是直到出區音樂響起,其他孩子告訴我:“史老師,我們都收好玩具了!菡菡還在那兒拼拼圖呢!”我才意識到,菡菡一直在那兒玩拼圖,并沒有中途換玩具。我便走上前跟他說:“菡菡,你真棒!堅持拼到現在!可是,今天的游戲時間結束了,媽媽馬上要來接你了。我們明天再拼好嗎?”菡菡看著我,用請求的語氣跟我說:“史老師,我可不可以等會兒拼好了再和媽媽回家啊?我很快的!”因為馬上到放學時間了,我便隨口說道:“好啊!”
“菡菡,媽媽來接你了。快跟我回家吧!”“媽媽,我要把圖拼好再回家,史老師剛才答應我了!”說著,菡菡便拿起拼圖拼起來了。“菡菡,先跟媽媽回家好嗎?其他小朋友都回家了。老師相信你明天一定可以把圖拼好的!”“我今天就可以拼好的,求求你們啦!”菡菡一邊抱著小拳頭一邊說道。我和他媽媽忍俊不禁,就讓他拼了下去。
其實菡菡一半都沒有拼好,因為實在是太難拼了。有好幾次他的臉上都急出汗了,我和他媽媽就勸他明天再拼,可菡菡就是想今天拼好。
“媽媽,史老師,我拼好啦!”我和菡菡媽媽都驚呆了。菡菡竟然一個人拼好了這么大、這么難的拼圖!“菡菡,你太厲害了,媽媽最愛你!”菡菡的媽媽抱著菡菡就親了起來。
“菡菡,你比老師還棒!我都拼不出來。你能告訴老師,為什么你一定要把圖拼好才回家嗎?你看,外面天都黑了。”“嗯,全部拼好了才是盒子上的圖片。”“菡菡,你看啊,這個拼圖這么難拼,你要是跟老師說換個拼圖玩,你現在都在家吃晚飯了。為什么你沒換呢?”“我覺得自己一定可以拼好的!”
為什么難度很高的拼圖能被一個小孩子拼好呢?因為他堅持拼下去了。哪怕再難,他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其實,課程游戲化就是這幅“大拼圖”。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樣有足夠的耐心和自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拼下去”。也只有這樣,拼出來的才是完整絢麗的圖片。否則,就算是只有最后一塊沒有拼好,那也只能稱之為“一堆碎片”。
所以,向孩子學習:堅持到底,拼起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古人誠不我欺。我從孩子身上學到的遠不止這些,所以請允許我向這些可愛的娃娃老師們說一聲:“老師,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