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期是兒童身體發育、智力發展的關鍵期。及時為幼兒的生長發育提供所需要的營養,是促進其生長發育的物質保障。同時,良好的飲食習慣又是保證幼兒營養合理攝入的重要前提。
近年來,一些幼兒在家庭經濟條件、生活方式、父母溺愛等因素的影響下,飲食習慣上出現挑食偏食、進餐時看電視、吃零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長此以往,容易引發幼兒營養不良、肥胖等癥狀,甚至引發各種疾病,更嚴重地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乃至一生的發展。所以,幼兒時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幼兒有著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一、不良飲食習慣對幼兒的危害
(一)對幼兒身體健康的危害
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幼兒營養失衡,造成肥胖、腹瀉、胃痛、消化不良等不良癥狀,這些癥狀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進而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
(二)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危害
不良飲食習慣對生長發育期幼兒的心理健康有著極大的危害,如果長期缺乏營養,會導致幼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創造力、想象力及思維能力減弱,從而導致幼兒在入園后智力發育與同年齡幼兒相比較遲緩。
二、幼兒不良飲食習慣形成的原因
偏食是幼兒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對生長發育極不利。偏食容易造成維生素缺乏,任何一種維生素缺乏都會造成維生素的缺乏癥,影響身體的健康。偏食會導致某些營養元素的攝入不足或過量,造成幼兒體質虛弱、抵抗力差,或是引發肥胖癥。
偏食的行為表現在諸如不愛喝牛奶,不愛吃蔬菜,不愛吃葷菜,不愛吃蛋,不愛吃豆制品,不愛吃水果,只愛吃菜不愛吃飯,只愛吃白飯不愛吃菜,嗜好油炸食品如炸雞腿、雞翅、炸豬排、炸薯條等,嗜好充汽飲料、甜食等。凡此種種,不一一列舉。那么引起偏食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食物本身
日常飲食比較單調。如果父母不注意食物的烹飪方法,不注意顏色搭配和食物擺盤的多樣化都會容易引起幼兒偏食。飲食結構單調,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習慣。比如,有的父母天天給孩子吃蒸雞蛋,很少更換菜式品種,長此以往孩子自然不愛吃雞蛋。
(二)受家長的負面影響
1家長的負面影響
研究發現父母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慣,往往父母不喜歡的食物也不給孩子吃,或在幼兒面前挑剔食物,幼兒就會受到直接影響。而且父母不喜歡吃某種食物,家里就很少買這種食物,這也會使幼兒很少吃到這種食物。筆者在班級做了一個小調查,發現有58%家長認為幼兒偏食是飲食不合理造成的;也有47%家長認為幼兒偏食是受父母、家庭因素的影響。
2.家長不正確的教養觀念與方式
受到家長正向或反向的行動、語言誘導。如發現幼兒喜歡吃某一種食物,就經??洫動變撼栽撌澄锍缘孟?、吃得多,促成幼兒偏愛該食物;又如強迫幼兒多吃某一種食物,本意是想利于幼兒健康,卻反使幼兒對該食物產生不愉快感、反感;還比如當著幼兒的面評說幼兒不喜愛吃什么東西,或者過多責備幼兒偏食,無意中強化了幼兒的偏食意識,本來還能吃一些的,反而更加不吃了。
筆者班級里的楊揚剛入園時什么菜都不吃,只要飯里面有菜她總會說“老師,我肚子疼”,經過和家長溝通才知道這位幼兒在家里一直不吃菜,只要一吃菜她就惡心。有一天她媽媽來幼兒園接幼兒時當著幼兒的面和老師說幼兒不能吃菜就不要讓她吃菜了,這讓筆者了解了這個幼兒的偏食是家長嬌慣造成的。
家長一味地遷就幼兒,他們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吃,長期下去誰也無法想象是什么樣的結果。不少家長缺乏科學的育兒常識,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一旦缺少營養對幼兒將來的身體會造成一定的危害,而如果家長不考慮教育方法,采取強硬手段,也會造成幼兒的偏食。比如當幼兒不喜歡吃某種食物時,父母大聲喝罵,強迫他們進食,還有的家長為了讓幼兒吃飯,和幼兒談起了條件,進而加速其對事物的反感,造成幼兒偏食。
(三)零食不離口
一方面,零食吃多了影響食欲,吃飯時更容易挑挑揀揀,久之形成偏食;另一方面,愛吃零食,尤其只吃精加工的零食,會使幼兒更不易接受蔬菜或其他加工較粗的食物。
五花八門的零食對幼兒極具誘惑力,如果養成不斷吃零食的習慣,會導致胃腸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腸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終可能引起消化功能減弱,食欲下降。
邊看電視邊吃飯這也是許多幼兒的“通病”,電視中精彩的畫面分散了幼兒的食欲,正餐時未吃飽,幼兒容易靠零食來補充,所以也需要及時糾正。
(四)疾病因素
常見的導致兒童挑食、厭食的主要疾病是鋅、鐵缺乏癥。鋅、鐵為人體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鋅、缺鐵會使幼兒的味覺發生異常,致使幼兒對好吃的食物也沒有興趣,生長發育緩慢、免疫功能降低。所以在幼兒階段家長應該每年帶幼兒去體檢,檢查幼兒缺什么微量元素,以便及時為幼兒補充該元素。
三、糾正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的具體方法
針對幼兒存在的不良飲食習慣,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幫助其矯正。
(一)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幼兒有“家”的感覺
幼兒園要在保證教室衛生整潔的同時,布置一些顯得溫馨的墻飾。對一些比較膽小的幼兒,允許他們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圖書、睡覺抱的小枕頭等帶到班上。使幼兒感到有家的感覺。還可以在幼兒進餐時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讓幼兒的精神得到放松,以提高幼兒的食欲。盡量用親切、溫柔的語氣與幼兒交流,使幼兒消除顧慮,在溫馨的進餐環境中進餐。
(二)啟發誘導,曉之以理
在每日進餐時,不要在就餐前和就餐時批評幼兒或強迫幼兒進食。幼兒雖然年齡小,但是也需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所以在教育幼兒的時候,不要當著其他幼兒的面批評他,一定要用溫和的語氣和他講道理,教育他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例如向有挑食習慣的幼兒講述挑食的危害,特別是在吃蔬菜時,向幼兒講述蔬菜中合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誘導幼兒慢慢習慣吃各種蔬菜。教師還可以在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中滲透健康教育的理念。比如組織幼兒看錄像、聽故事、學習兒歌,采用多媒體的教育手段生動有趣地向幼兒說明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并且對于表現進步的幼兒及時地給予鼓勵。
(三)督促檢查,持之以恒
教師要做到每天都掌握每一個幼兒的就餐情況,幼兒進餐時,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進餐巧妙地融入游戲當中,營造家的氛圍。教師對每一個幼兒的飲食習慣要做到心中有數,對有嚴重不良習慣的幼兒耐心教育引導。平時,教師還要注意幫助能力差的幼兒掌握吃飯的方法,教會他們如何拿勺、飯菜搭配著吃,循序漸進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
(四)增加活動置、調整活動時間、作息時間,激發幼兒進食
運動既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又可消耗機體熱量,產生食欲,是做好幼兒飲食及健康的一項基本方式?!队變簣@工作規程》中規定:“幼兒每日戶外活動要有2小時以上?!边\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散步、游戲、體操、跑步等。在幼兒一日活動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合理地組織幼兒進行運動,比如要求每一個幼兒每天都要參加幼兒園的早操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幼兒的基本技能得到運用和提高,讓幼兒的身體得到充分的鍛煉。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增強幼兒食欲的目的。
(五)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增加對食物的好感
1.親近蔬菜
3~6歲幼兒的思維特點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針對這一特點,讓幼兒在觀察中充分利用視覺、嗅覺、味覺等器官感知食物,培養他們對各類食物的興趣,改變錯誤印象,達到刺激食欲的目的。
例如:幼兒大多數都不喜歡吃胡蘿卜,盡管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但是它的口感較差。教師可以通過自編故事《小白兔為什么長得又白又胖》引出小白兔喜歡吃胡蘿卜。在幼兒面前展示胡蘿卜,并請幼兒觀察,使幼兒了解胡蘿卜不僅好看,而且好吃,更重要的是營養豐富,小朋友要長高少不了它,激發起幼兒對胡蘿卜的新鮮感和品嘗欲望。
2.樹立榜樣
成人要以身作則,如由于某種原因不想吃或不能吃某種食物時,也一定不要在幼兒面前表露出來。
(六)提出要求,規范行為
除每天定時就餐外,也應教會幼兒掌握一些良好的進餐常規。
(七)教師、同伴的集體感染
由于幼兒認知水平低,判斷能力和自主性都很差,因此,在生活中幼兒的從眾現象較普遍。針對這個特點,可在進餐時對幼兒的從眾現象加以有效利用,從色、香、味入手向幼兒進行必要的餐前教育。創設安靜舒適的進餐環境,在大多數幼兒津津有味進食的感染下,抑制少數幼兒偏食的心理傾向,促使其與眾幼兒一起專心吃飯,從而改變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通過相互影響,促使幼兒把在家不愿吃的食物很快吃完。
(八)家園配合,共同培育
家園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是鞏固矯正成果的必要手段。小班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并不意味著家庭教育的結束,若家庭教育與幼兒園脫節,就會使幼兒園的矯正教育事半功倍。有家長的配合,共同教育幼兒,才能使幼兒健康成長。
(九)營養平衡膳食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和食品專家指出,幼兒期是飲食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此時的飲食習慣很容易持續到成年后。因此有必要讓幼兒及家長了解到基本的飲食知識。即膳食提供能量、各種營養元素的質和量以及營養元素之間的比例要適合幼兒的需要,動物性食物蛋白質(肉、魚、奶、蛋)含量不少于蛋白質總量的50%,但肉、魚、奶、蛋不能代替谷類點食,應有一定谷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才能更好吸收,食用一定的蔬菜水果才能達到幼兒每天需要的維生素、礦物質的總量,多樣化的膳食才能發揮幼兒營養吸收時的互補作用。要適應幼兒的消化系統,食物要細、軟、碎、爛,不做刺激性的油膩的食物,要注重色、香、味,要經常變換花樣,啟發幼兒的食欲功能,在烹飪時盡量減少營養元素的損失,盡量選用新鮮食物,宜清淡、低鹽,不宜用味精、色素、糖精等。
好的飲食習慣的養成,對于幼兒有著重要且深遠的意義。以上是對于幼兒不良飲食習慣形成的原因分析和矯正的一些方法,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還會有很多,但首先要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正確分析,加以糾正。再一個就是作為幼兒教師要根據每個幼兒的具體情況給予教育指導,不斷探索糾正幼兒的不良飲食習慣,讓幼兒健康活潑的成長。
充足的營養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而充足的營養攝入就要求幼兒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的形成有多方面因素,對幼兒的身體健康具有嚴重的危害,要想保證幼兒健康的成長發育,就需要社會、家庭、自身等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真正使幼兒享受健康快樂的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