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對象:周路寧
觀察地點:游戲城
觀察者:李彥如
“風味燒烤檔”是游戲城其中一個角色游戲區。根據需求,在燒烤檔有許多食品:水餃、羊肉串、湯圓等等。
今天上午,我們來到了游戲城。周路寧來到了“風味燒烤檔”,他買起了羊肉串。賣著賣著,他轉身時發現制作羊肉串的渾皓然離開了,便立刻跑去擺弄制作羊肉串的材料,挺投入的。這時,渾皓然回來了,便與周路寧理論。
渾皓然:“我才是做羊肉串的,你是負責賣羊肉串的……”
周路寧:“我現在不想賣了,我想做羊肉串。”
渾皓然:“不可以,老師沒說交換,是我先選擇的。”
周路寧:“因為那你剛才自己做著做著走開了,你偷懶……”
渾皓然:“我剛才是因為急尿,所以才走開的。”
此時,周路寧說什么也不愿意離開制作羊肉串的崗位。在二人爭辯之際,渾皓然停下來,想了想說了句:“那我們石頭、剪刀、布吧,輸了的去賣羊肉串,贏的做羊肉串。”周路寧同意的點了點頭,結果,周路寧輸了,他走去了賣羊肉串的攤位。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樣的學習可能在發生
游戲進行到一定的時間,在同一游戲中出現了不同的角色,而個角色應有自己不同的職責分工。觀察中,幼兒因為“你該做什么?我該做什么?”發生爭吵,這說明幼兒的自主游戲在進步。在這之前的游戲中,幼兒的游戲的角色少、不穩定,沒有明確的角色分工。隨著游戲的逐步開展,游戲覺得的增加、游戲的情節的豐富,幼兒常常受到游戲材料和參與游戲人數等因素的影響而離開自己當前的角色,參與到其他游戲,甚至強占他人的角色。這些現象的出現告訴我們,幼兒的游戲需要規則、需要明確的角色分工,幼兒在游戲中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職責。而角色的分工及角色的職責都應從幼兒的游戲中來,教師的
游戲觀察的基礎上組織幼兒討論,確定游戲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的職責。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關注幼兒的困惑、疑慮和需要是教師工作的重要一環。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1、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才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工作?”
共同討論。可以制作標志:設計工作名片、圖片、衣服等,代表相應地角色。
2、根據討論結果,和幼兒一同準備不同的服飾和工作名片、標志。幫助
幼兒明確自己和同伴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