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存在的問題
(一)爸爸教育角色的淡化
爸爸和媽媽作為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對幼兒的發(fā)展都有重要作用,相互是不可替代的。父母相互合作,共同教育孩子是最有效的家庭教育。但據(jù)調查顯示有55.5%的家庭是母親與幼兒一起閱讀,而且大部分幼兒也比較喜歡與母親一起閱讀。問卷調查中近7成是由母親填寫完成的,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到母親參與家庭教育的積極性遠遠超過父親,母親是幼兒教育的主要承擔者,起主導的作用,父親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并沒有顯現(xiàn)出來。尤其是大城市,社會競爭激烈,爸爸在外的工作壓力較大,投入到工作、事業(yè)以及充實自己的時間精力較多,這樣就導致孩子身上投放的時間精力減少。在問卷的開放性問題中,問到在與幼兒一起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部分由爸爸填寫的問卷回答是工作時間長,沒有時間與幼兒一起閱讀。可以看到雖然很多爸爸非常渴望與孩子在一起,但是工作已經大量的占據(jù)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他們在家庭教育方面投入的時間精力不足,這就導致了親子教育出現(xiàn)“父親淡出”的現(xiàn)象。
(二)家長對親子閱讀價值的意義理解有偏差
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家長已經意識到閱讀對孩子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對閱讀的基本涵義和真正價值未能正確把握和理解。在親子閱讀價值取向的多選題里按選擇人數(shù)百分比的排序如下:(1)提前讓孩子識字、寫字 占87.5%;(2)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占78%;(3)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占69%;(4)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占66.5%;(5)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促進孩子性格發(fā)展占48%;(6)增進親子情感占29%;由此可見,家長更多看重親子閱讀可以提高幼兒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價值,而我們所看重的親子感情加深這個親情價值則未得到大多數(shù)家長的認可。這和家長的認知有關,一般家長認為親子閱讀就是為了發(fā)展幼兒的能力,而且很多家長認為親子感情是天生的,很多人就會不自覺的忽略這個價值;其實親子閱讀作為閱讀的一種形式,它的獨特之處在于閱讀過程中親子之間愉快的體驗,很多時候孩子反復要聽一個故事或者一定要和父母一起看書,他們享受的是與父母在一起度過的時光。親子之間和諧自然的閱讀對幼兒來說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三)家長指導親子閱讀的知識和策略尚有缺乏
據(jù)調查,有近一半家長的早期閱讀指導策略主要是來自于自己的摸索。很多家長對孩子各年齡段的閱讀能力發(fā)展特點的認識不夠,在親子閱讀中沒能做到完全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進行書籍選擇或閱讀指導。大多數(shù)家庭中的家庭教育是一種比較隨機的教育,一方面家庭教育得不到應有的科學指導,另一方面家長也不太重視自身兒童教育知識的學習。所以他們在開展親子閱讀時針對性差,缺乏有效控制,選擇親子閱讀內容時也把握不準。
二、問題歸因
(一)家長對父親教育角色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根據(jù)上面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幼兒家庭普遍存在父親淡出幼兒教育的問題。而現(xiàn)今,在幼兒園里工作的教師幾乎都是女性,只有條件比較好的幼兒園才有一兩個男教師,這樣的單一性對幼兒的發(fā)展會帶來一些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幼兒家庭中父親積極參與教育顯得尤其重要,但現(xiàn)實是家長對父親教育角色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既然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這么重要,為什么還會出現(xiàn)“父親淡出”的現(xiàn)象呢?有兩個最為重要的原因:一是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一些父親受到“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影響,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主要責任是掙錢。這些傳統(tǒng)的觀念影響了很多家長,養(yǎng)兒育女在實質上就成為母親的責任,父親教育孩子中的責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二是大多數(shù)的工作需要男性在下班后加班、應酬交際或出差,而對于女性則較為體諒,要求較少,這就無形中使父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減少。
家庭教育在要求母親參與的同時,也呼喚父親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第一,因為只有對父母進行對比,幼兒才能更好地理解男性和女性的作用與特點,進而使幼兒性別角色健康、順利地形成。如果沒有父親的參與,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因為沒有鮮明性別角色對比而產生混淆。其次,因為男性自身的特點,父親參與幼兒教育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多方面的優(yōu)秀品質,使幼兒更全面的發(fā)展。許多研究結果表明,“父親淡出”會造成兒童“缺乏父愛綜合癥”。
(二)家長對親子閱讀的情感教育價值缺乏認識
現(xiàn)階段,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研究使人們越來越重視早期教育,0~6歲被公認為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期。這個階段的閱讀主要表現(xiàn)為親子閱讀,親子閱讀不僅是讓幼兒吸收各種各樣的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滿足親子間的情感需求。幼兒各方面的發(fā)育還未成熟,其閱讀活動往往帶有較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依賴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確引導。但是相當一部分家長對早期閱讀、親子閱讀的認識存在著片面性、主觀性。他們認為,早期閱讀、親子閱讀就是大人讀,孩子聽;或者就是提前識字、寫字等等。這是錯誤的想法,我們要明確一點,親子閱讀的意義在于親子之間愉快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伴隨性質的學習,即接受思想、知識方面的教育。但現(xiàn)實中,家長更多是強調早期閱讀、親子閱讀的教育功能,強迫孩子閱讀,這樣的做法很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讓孩子厭倦閱讀。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有愛與歸屬的需要。親子閱讀活動若以輕松、溫馨的方式進行,如幼兒在家長的陪伴下,一邊欣賞幼兒讀物,一邊傾聽有趣的講解,一邊交流感受,這會使幼兒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滿足幼兒愛與歸屬的需要。親子閱讀的過程應該是一個讓孩子感受愛、體驗快樂的過程,閱讀對幼兒而言,首先是享受愛與快樂的過程,其次才是獲得知識的手段。
(三)家長對幼兒年齡特點及需要缺乏認識
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及需要是實施親子閱讀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幼兒的年齡為基礎,每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選擇適宜的讀物。對小班幼兒來說,可以選擇一些畫面大、色彩鮮明、內容具體簡單而又生動有趣、利于幼兒理解的圖書;對大中班的幼兒來說,可以選擇多種類別的圖書,如世界著名童話、幻想故事、寓言、詩歌、以及有關孩子生活方面的圖書,以滿足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和迅速發(fā)展的語言、智力的需要。還要根據(jù)孩子個性特點的需要有針對地選擇讀物。因為有的孩子喜歡故事類的圖書,有的孩子喜歡科普類的讀物,家長在選擇讀物時,要盡量滿足孩子的需要。大班的孩子還可以在家長陪同下一起去書店,共同選擇讀物。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家長的素質總體水平良好,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由于缺乏指導,幼兒家庭親子閱讀沒有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這不利于幼兒的發(fā)展。針對家庭中親子閱讀的現(xiàn)狀,下面重點討論有利于親子閱讀的幾點建議。
三、對親子閱讀教育的建議
(一)提高父親角色的投入
從父親自身來看,父親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是改善父親角色投入的前提條件。掌握教育孩子的途徑,這是改善父親參與的重要條件。給予孩子時間,這是改善父親投入的關鍵。因此,給予孩子時間是最為重要的條件,每天花一定的時間與孩子交流;要盡可能陪孩子一起游戲;要經常撫摸孩子,讓孩子知道父親是關心他的,對于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隔閡就是溝通不足造成的,要有交流就一定要有一起活動的時間,只有一起活動,孩子才能感受和理解父親的愛。
(二)家長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幼兒的發(fā)展是個體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家長要為幼兒提供富含閱讀信息的教育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閱讀經驗。美國教育家霍力斯·曼說過:“一個沒有書的家,就像一間沒有窗的房子。”在家中,如書房、客廳、房間等隨處可拿到書,隨處可看到書,這樣幼兒就會慢慢習慣與書為伴,書也會慢慢成為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家長應該定期為幼兒添置一些新的圖書,滿足幼兒閱讀需求發(fā)展。
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有不少的書,但是幼兒卻不一定都喜歡看書。其實關鍵是要家長喜愛閱讀,平時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因為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家長喜愛閱讀,經常在幼兒面前閱讀,耳濡目染,幼兒也會受到家長的影響,喜愛閱讀,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將閱讀融入幼兒的生活,引導幼兒學習把口語文字變成書面文字并說出句子。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書面語言知識。
(三)家長應該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幼兒讀物
給幼兒選擇閱讀材料,一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程度,選擇他們感到新奇又較容易理解、富有童趣的內容。因此,在選擇幼兒讀物時,要考慮以下幾點:第一,從內容來說,要選擇情節(jié)生動,篇幅短小,角色數(shù)量少、時空轉換不多的。從畫面來說,要選擇色彩鮮艷,形象生動、逼真,新穎有趣的。從語言來說,要選擇工整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的。這樣的圖書符合幼兒的需求,有利于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家長只有理解、把握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用情感和童心介入于幼兒的內心世界,才能產生共鳴與同感。但是很多家長開展的親子閱讀活動還處于自發(fā)狀態(tài),沒有明確的目的,指導方式也比較隨意。這樣就導致幼兒的年齡特點并不在家長開展親子閱讀時考慮的范圍內。結合心理學、教育學、兒童文學的相關知識以及調查所得,我們應該注意到以下三點:
1、小班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對色彩鮮艷的物品感興趣。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選擇圖書時,應盡可能選擇語言簡單,字體偏大,插畫豐富,貼近生活,故事性強,閱讀舒適感強的圖書。
2、中班的孩子語言發(fā)展比較迅速。通過一年幼兒園的學習,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選擇從圖畫過渡到文字,圖書內容略高于孩子本身發(fā)展水平的讀物。
3、大班的孩子知識面擴大、求知欲提高。應該鼓勵孩子開始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同時這個階段的孩子要為升小學做準備。因此家長應該給這個階段的孩子多一些選擇的機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開始讓孩子自己選擇圖書。
(四)家長應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早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人的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親子閱讀可以使幼兒在溫馨愉快的氣氛中觀察父母,從父母那里獲得基本的閱讀技能、技巧,如了解圖書的基本結構:封面、目錄、頁碼、扉頁、封底等,學會正確的翻書,懂得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閱讀順序等,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尊重幼兒。家長不要老是以家長的身份干預幼兒,要尊重每個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同時注重多種閱讀形式的運用,如講故事、故事表演、編兒歌、背兒歌等,豐富幼兒的閱讀生活,這對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幫助。
2、幫助幼兒建立一個相對固定的閱讀時間。幼兒年紀還小,良好的習慣都還沒養(yǎng)成,家長應該根據(jù)家庭的具體情況,每天安排一個相對固定的、安靜的親子閱讀時間。只要做到持之以恒,閱讀就會成為孩子自覺的行為準則,進而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閱讀時對幼兒有所要求。幼兒年齡還小,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專心致志的坐好閱讀,這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家長應對幼兒有所要求,每天什么時候就是幼兒的閱讀時間,這個時候就要求幼兒一定要坐在桌子前看書。開始的時候可能幼兒坐在桌子前也看不下,但是長時間下來,慢慢的幼兒就會養(yǎng)成習慣,每天固定的時間就會自覺進行閱讀。隨著幼兒年齡增長,閱讀的時間也可適當?shù)募娱L,閱讀的要求也適當?shù)奶岣摺?/p>
(五)家園合作共同促進親子閱讀活動的發(fā)展
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發(fā)展最重要的兩大環(huán)境。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是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責任。家園只有合作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才能有效地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并培養(yǎng)對閱讀的濃厚興趣。而這些都離不開幼兒園對親子閱讀的指導和家長的積極參與。
1、幼兒園開展親子閱讀教育活動。幼兒園通過家庭教育講座、開放日、書香節(jié)、讀書日等方式向家長傳授親子閱讀的知識,提高家長對親子閱讀的認識;建立親子閱讀咨詢站,讓家長進行親子閱讀方面的交流和咨詢;邀請家長共同參加親子閱讀活動,并現(xiàn)場給予指導等。
2、家長積極參與。家長應該積極與幼兒園教師聯(lián)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了解幼兒園近期的教育目標,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同時家長也要積極的和幼兒園交流,將自己在親子閱讀中的遇到的困難反饋給教師。
四、問題反思
1、幼兒家庭親子閱讀教育值得肯定之處:幼兒和家長對親子閱讀都抱有積極的態(tài)度;大部分家長肯定早期閱讀和親子閱讀的教育作用;家長在閱讀過程中尊重幼兒的主動性,并且為親子閱讀創(chuàng)設條件。
2、幼兒家庭親子閱讀教育存在的問題:父親教育角色的淡化;家長在親子閱讀價值的意義理解不正確;家長在親子閱讀活動中缺乏主動性;家長指導親子閱讀的知識和策略尚有缺乏等。
3、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提高父親角色的投入;指導家長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指導家長正確選擇幼兒讀物;指導家長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家園合作促進親子閱讀活動的發(fā)展;通過各種方法幫助幼兒家長形成全面地親子閱讀觀念,對家庭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科學指導,并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家長在親子閱讀中遇到的難題,形成親子閱讀活動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