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表達是幼兒生活學習的基本能力,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時期發展幼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口頭語言的運用表達能力。幼兒園之外,孩子的多數時間是在家庭渡過,幼兒口頭表達能力的發展,家庭成為主陣地,親子閱讀成為重要途徑,筆者對親子閱讀的習慣養成和指導策略作以下幾點小議。
一、閱讀氛圍 是建立閱讀習慣的關鍵
1、幼兒學習的重要方式是模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是孩子最受益的模仿對象。因此,父母首先要成為喜歡閱讀者,要用心營造家庭良好的閱讀氛圍。筆者有個同學,她的孩子比其它同學的孩子大很多,每次出來聚會,她孩子跟我們的小不點都聊不上,次次都會帶書來,即使旁邊的小不點吵吵鬧鬧,她依然能在墻角安靜地閱讀。于是筆者受到了啟發,到哪都隨身帶著書,隨時閱讀,并養成每天晚上騰出一點時間閱讀的習慣,成為一位愛閱讀的母親,同時也給孩子準備書,每晚孩子睡覺前半小時是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留著一盞床頭燈,邊聽著優美的音樂,邊依偎在媽媽懷里,邊注視著美麗的畫面,聽媽媽講故事,這是一件多么幸福溫馨的事情!在輕松愉悅的親子閱讀互動中,無形中接觸并積累了大量的詞匯量。
2、便利取閱的閱讀材料是閱讀的前提,適合的圖書是激發和維持興趣持久的關鍵,選擇畫面精美有趣、適合年齡特點的圖書,才可以使閱讀的興趣根植進幼小心田。一方面家里到處都設有書的“家”:電腦桌,餐桌,沙發,床頭邊,書柜里,甚至鞋柜上,并且收拾得干凈,擺放有序,方便孩子有興趣時可以隨處閱讀。另一方面,社會上圖書館,書店也不要忽略,要成為孩子的第二書房,時常帶孩子去淘淘心愛書籍。
二、閱讀策略是發展口語能力的關鍵
1、詞語學習:與畫面情境相適應
孩子的思維是直覺行動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學習的最佳時間和方法是在親眼所見的具體情境中。父母要不厭其煩,借助親子閱讀中的畫面信息,繪聲繪色地用口頭和肢體語言向孩子描述或講述畫面內容,給孩子良好的口語環境。如:《猜猜我有多愛你》中:小栗色兔子該上床睡覺了,可是他緊緊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長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聽他說《猜猜我有多愛你》,“我愛你愛到我的手臂張開,開得不能再開地愛你”,“我愛你愛到我的手能伸到的最高的地方”,“我愛你愛到我倒立的腳趾尖尖的地方。”……如此類推,不斷重復的精彩語言,不但積累了豐富的詞匯,發展了良好的口頭語言,而且豐滿了幼兒積極的情感。
2、表達講述:從建立自信開始
在眾人面前表達和講述是需要勇氣的,是對孩子綜合素質的考驗,因此,要創造條件讓孩子有更多表達表現的機會。家長要創造機會讓孩子把親子閱讀的內容講給自己心愛的小動物或周圍的人聽,以鍛煉其膽量。筆者的女兒三歲外出游玩時,參加了一個舞臺自主表演活動,她把無數次親子閱讀過的《米老鼠》繪聲繪色地在舞臺上表演了,當時她的娃娃音還很重,而且是用粵語來講故事,形象又特別地萌萌噠,所以當她聲情并茂說到那句:“小老鼠好衰嘎”全場都哄笑起來,并報以熱烈而友善的掌聲,這次的鼓勵讓她從此愛上親子閱讀和講故事,還去少年宮學了語言藝術一段時間,這些經歷都加速了她在口語表達方面的發展。
3、玩游戲中:伴隨孩子的口語成長
游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形式,玩是孩子的天性。可以借助親子閱讀中的故事內容,與幼兒一起玩語言游戲,如:繪本中角色對話、情節的表演和接龍,詞語的填空和配對等,也可以用語言不斷創編故事,拓展故事情節,延伸故事內容。
4、自制圖書:閱讀孩子自己的故事
孩子到大班的時候,就可以對身邊的事物能較好地描述了。筆者每當遇到女兒分享的事情有階段性的發展價值,就會有意識地讓女兒畫下來,并幫助她配上文字,與她一起制作成一本圖書,讓女兒看著自己制作的圖書,講給身邊的親人聽,如此升華版的自制的親子閱讀材料,注入了親情和孩子自己的鮮活內容,使閱讀更有趣,表達講述的更自如大膽,積極性更高潮。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老師說:養育孩子,是一個極富挑戰性,極易讓人精疲力盡的過程,所以僅僅有愛心是不夠的,最好的愛是陪伴,親子閱讀最溫馨最甜蜜的陪伴,是促進孩子口語成長的有效方法!我們要成為有心,用心的家長,讓親子閱讀成為開啟與孩子溝通的橋梁,引領孩子口語表達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