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娟
【關鍵詞】 高效課堂;教學計劃;設計;形式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4—0051—01
構建高效課堂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終身追求的一個目標。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選擇和設計良好的課堂教學計劃至關重要。按照教學方法的一般含義,它分為教學活動的認知過程、教學活動的調控過程和教學計劃的執行過程。那么,課堂教學中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以下幾點。
一、教學計劃的選擇和設計
1. 選用恰當的教學計劃。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內容,所適合的計劃并不相同。比如,對于偏重于語言文字的訓練,常常運用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演示這方面的計劃;對于枯燥、抽象的內容,可以采用動畫模擬技術或者游戲模擬技術進行動態教學,化靜為動或化動為靜的教學模式。此外,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所適合的計劃也不盡相同。
2. 選擇合適的運用時機。再好的計劃運用不當,不但于事無益,反而會起到不良作用。一般來說,不管是創設教學情景也好,創設問題情景也罷,都要對學生的心理轉折有個調適過程。一些提示事物發展本質的動畫模擬計劃,則要施之于學生有疑有惑之時,才能恰如其分地收到良好的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及時調整和把握計劃。設計再好的教學計劃,也未必適合所有的學生,必須隨時對計劃進行調整,以便推動教學的進程。計劃開放的意義有兩種:一是方式靈活多樣,以盡可能適宜大多數的學生,提高計劃的實用性;二是要隨機應變,適時適地調整運用計劃,一旦決定運用某種計劃進行輔助教學后,要隨時根據教學中實際發生的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與補充。
4.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角,是接受知識的主力軍,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學會做學習的主人,能自覺主動地學習,成為自我發展的主體。教學計劃的運用應以此為根本的指導思想,應通過采用各種有效的形式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積極的智力活動去掌握知識、發展個性、培養能力、完善自我。
二、常用的教學計劃形式
1. 情景教學計劃。情景教學計劃是指運用多媒體創設一個特定的、具有某種內在心理暗示的學習場景,對學生的心理施加某種影響,使其在心理上適應這種特定的場景,并以親身體驗去理解課本內容,從而完成某種特定的學習任務。情景教學計劃的運用可以結合計算機與VCD 錄像機、音響等教學設備。
2. 直觀演示計劃。直觀演示計劃是指發揮計算機支持,把文本和超文本進行高度集成的特點,將圖、文、聲、影像、動畫等有機結合,給學生提供更豐富、更直觀、更具體的形象,由此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將概念與相應表象建立聯系,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知識及其表達的意義。
3. 游戲模擬策略。游戲模擬計劃即教師通過編制一些簡單的游戲程序,把教育內容蘊含其中,讓學生通過玩游戲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由于采用了學生所喜歡的游戲形式,因而這一教學計劃最受學生歡迎。如,在嘗試地理教學方面,可以設計一種拼圖游戲,將一幅完整的地域圖打亂,讓學生重新按照正確的地理位置進行拼合,借以幫助學生正確掌握該區域的地理位置。
4. 互相學習計劃。互相學習計劃是指發揮訂算機能夠接入互聯網的優勢,開放網絡資源,讓學生在網絡上進行學習,通過瀏覽互聯網、發電子郵件,建立網絡黑板報和網站等,獲得相關學習信息,發展學生綜合素養。課堂教學活動也可以將機算機接入互聯網,直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以達成教學目標。
5. 程序訓練計劃。交互式程序訓練計劃采用類似斯金納的“程序才學法”的學習形式,就是教師通過編制學習型計算機軟件,把較復雜的知識或技能訓練分解為若干層次,讓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分步練習并掌握,讓學生自主決定學習方式,自主決定學習進程,從而獲得自由的發展。采用程序訓練計劃有助于教師抽出時間因材施教,及時檢查和了解學生,發現知識盲點及學習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補救教學,因而使得課堂教學呈現一種多線型的模式,形成一種個別化教學形態。
綜上所述,建立高效的課堂計劃是教師上好每一堂課的前提和依據。教師只有認真備課,仔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習慣,掌握每一個學生的需求,才能將課堂教學進行得高效、有趣。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