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摘 要: 通過對校園文化活動有效整合,集中梳理育人成果,優化人才質量建設,以“傳承航運文化、弘揚海員精神、筑夢海洋強國”為主旨,由海員精神培育、職業技能提煉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進行“大國航海工匠”的培育,鑄造學生“骨子里的海員精神”,為區域航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關鍵詞:航運文化 海員精神 職業技能 綜合素質 大國航海工匠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227-01
作為廣東省內唯一的從事航運專門人才培養的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其航運人才培養已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航運產業需求。因此,主動適應現代航運業轉型發展的新要求,滿足華南地區航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需求,并主動應對高職教育新常態的新挑戰,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提出基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航運文化建設和海員精神培育的“大國航海工匠培養計劃”。
一、成熟的航運文化傳承奠定育人基礎
1.堅持航運文化品牌建設,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和關鍵能力
以水路運輸一體化協同育人平臺為載體,注重把航海特色滲透到科技與藝術活動中去,努力發揮航運文化的育人功能。通過系列文化品牌活動,充分挖掘和展示航運文化的深刻內涵,提升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榮耀感,推動學風、教風和院風的建設。
2.航運文化地標傳遞航標燈精神
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了甘于寂寞、恪盡職守的航標燈精神,這種歷史和精神在校園里的烙印就是芙蓉號,芙蓉文化廣場是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傳承航運文化、弘揚海員精神的文化陣地,是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獨一無二的印記,是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精髓和靈魂的縮影;是航運文化的傳承和創意;是一代代海事人的品格和精神。這種品格和精神在芙蓉號不斷復制,傳遞出的是海事人骨子里的工匠精神。
3.建設航運文化網絡資源平臺,實現航運文化自覺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承載了很多傳統的航運文化,這些文化對航運發展有促進作用。因此,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構建起屬于自己的具有歷史和特色的航運文化網絡資源平臺,以育人為根本,服務于航運行業的發展,堅持需求為導向,開發和利用航運文化的價值。航運文化網絡資源平臺上對航運文化豐富的研究成果,為基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航運文化建設和海員精神培育,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保障,豐富了精神內涵。
4.打造航運文化宣傳陣地,體現航運文化自信
海事天地微信公眾號作為加強家校聯系、傳播校園文化、關愛師生生活、關心校友成長的抓手,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長期的辦學歷史中,形成了很多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和生活體驗,如:【先鋒海事】、【青春海事】、【芙蓉海事】、【心晴海事】、【活力海事】、【書香海事】、【平安海事】、【節日特輯】、【藍海情書】等,這些符號為廣大航運人所熟知,極易引發廣大師生校友的共鳴,相關題材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從而成為傳播航運文化和海員精神的陣地。
二、基于航運文化的品牌創建和海員精神塑造的育人思路
1.以航運文化為引領,將航運文化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職業道德和精神風貌融合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堅持在科技與藝術活動中以航運文化為核心和靈魂,加強航運精神文化的培植。
2.以品牌創建為主線,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5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形成了一批極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生活體驗,這些為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大師生和校友所共鳴,極易形成可傳承的文化品牌。
3.以海員精神塑造為導向,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認同感。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承擔培養出代表一個民族的胸懷、眼界、意志、智慧、實力和未來的新海員的重任。這些新海員一定要具備意志堅毅,勇敢堅定;反應敏銳,膽大心細;沉著鎮定;處事果斷;刻苦耐勞,豁達樂觀的素養。
三、以海員精神培育、職業技能提煉、綜合素質提升為核心內容
1.豐富航運文化通識課程,實現學生航運文化和海員精神的自覺;確保全體學生人人會唱《航運人之歌》,堅定學生對航運文化和海員精神的自信;堅持優秀校友面對面和優秀校友事跡宣傳,以航標燈精神引導學生的生活理念、工作態度;通過海事文化長廊傳播航運文化,培養學生航海意識;強化暑期頂崗實習的經驗和成果分享及宣傳,積極踐行和弘揚航海工匠精神。
2.以技能競賽為載體,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重視水上運動會舉辦,讓學生在展示體育運動風采的同時,強化水上技能;著力于航運文化社會實踐,讓學生通過實地調研,多方位深層次了解航運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及學生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肩負的責任與使命;通過考察學習,對航運文化的歷史傳承系統了解,并對航運業未來的發展走向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
3.以航運文化通識課程為依托,豐富學生航海知識、強化航運文化基礎;以航運文化節為契機,引導學生在加強專業學習的同時提升文化傳承的自信心和執行力;以航運文化志愿服務為抓手,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和服務意識;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讓學生更明白自己如何專業學習和技能培育才能符合行業的需求、企業的需求;以與行業攜手結對共建黨支部為契機,開展航運文化交流活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跨支部跨崗位交流,共同培養業務扎實、綜合素質過硬的復合型青年人才;以海事論壇的舉辦為切入點,充分了解海員標準的不斷發展、航海技術不斷創新,讓學生認識到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必要的。
四、特色與創新
1.以航運文化為特色,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致力于做好航運文化的守護者,對航運文化的精神內涵進行挖掘;致力于做好航運文化的擔當者,凝練航運文化的傳統和精神;致力于做好航運文化的踐行者,加強航運文化品牌建設。
2.以海員精神培育與技能塑造相結合為創新點,注重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職業技能、具有創新能力的職業技能,將航標燈精神融入海員精神,創新推動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辛加和. 航海文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徐鵬展. 海事文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3]孔繁弘. 航標文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