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黑木耳栽培技術發展和規模不斷擴張的過程中,傳統的地載生產方式受到了諸多壓力,如地價提高和人工成本費用增加等。因此我國開始探索并發掘出了立體掛袋栽培技術,使黑木耳產業逐漸轉向空間效益,在經過幾年來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人員逐漸克服了立體掛袋栽培技術中擺放密度過大、制菌要求高、棚室溫度和濕度難以控制的難關,為黑木耳的大面積掛袋栽培提供了技術支持。本文就將探討在新疆地區實施棚室黑木耳立體掛袋栽培技術所需要的步驟和過程。
關鍵詞:新疆 棚室 黑木耳 立體掛袋 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278-01
棚室黑木耳立體掛袋栽培技術因為黑木耳的生長過程都在棚室內完成,生產出來的黑木耳既干凈又安全,不過春季生產的木耳會提前一個月,而秋季生產的黑木耳則會延后一個月,當溫度、濕度和光照都能滿足黑木耳的生產需求時,就能夠使黑木耳的質量和產量得到大幅度提升。這種棚室黑木耳立體掛袋栽培技術不僅僅省水、省地,還能夠有效避免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加上科技的進步,當具備完善的技術設備時,甚至可以實現自動化的管理和控制,從而提高黑木耳生產和管理水平。
一、棚室搭建
首先棚室的選著應該盡量選在向陽、避風、光照好、通風好、地勢平坦且灌排方便的地方,棚室的結構要盡可能的選擇牢固的材料如全鋼架大棚骨架,搭建時盡量建成拱棚,才能避免出現傾斜坍塌的現象。其次棚室的面積不可過大,否則溫度和通風不宜控制,甚至會出現畸形兒和流耳等現象,而在扣棚的時候,棚頭應該是獨立的,棚身和兩端的棚頭應該是各成一體的,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卷棚、通風和管理,棚室的兩頭都應該設置成能夠開門,這樣風在大棚內呈南北走向,有利于棚內通風和濕度的把握,使菌袋的生長環境更加適宜。
二、選擇菌種
與地栽相比,棚室立體掛袋栽培出來的黑木耳更早增溫、開口、出耳、采收和銷售,而且所生長出來的黑木耳品質更加優良。因此,棚室立體掛袋栽培技術培養的黑木耳在菌種選擇方面應該選擇更加早熟的品種,這樣的黑木耳具有生長快、出耳齊、葉片厚黑和耐水抗災性強等特征。
三、刺孔復壯
當棚室內的氣溫達到一定程度并且地面化凍后,將地面鋪上草席等防寒物后就可以將菌袋移至棚室內垛放,白天菌袋上可以改善草席用以防寒遮陽,夜晚則可以通過覆蓋塑料來防凍。4至5天后將菌袋上下顛倒一次,當菌絲復壯變白后就可進行刺孔,棚室掛袋栽培時菌袋以180個圓釘孔為最佳,刺孔后遮光條件良好的情況下一個星期左右菌絲就能封閉孔眼。所需注意的是刺孔后的4至5天最好將菌袋上下顛倒一次再進行掛袋。
四、掛袋栽培
掛袋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三線腳扣,即將三股尼龍繩的一端連接在吊梁上,另一端則在離地20cm左右的地方系上死結,掛袋錢需要方式4個等邊三角形的塑料腳扣,用以束緊尼龍繩和固定菌袋,菌袋應掛至三股尼龍繩的中間,每個菌袋放一個腳扣,每串能掛數個菌袋。掛至菌袋時,每串間的距離為10至20厘米,最底端的菌袋應離地面30厘米以上,每串掛袋的數量應該控制在50至90袋左右。
五、催芽管理
首先是催芽,當掛袋后菌絲會完全封閉孔眼,而這時如果沒有及時的進行澆水催芽,菌絲就會發生老化,從而影響黑木耳的最終產量。催芽時將地面澆透水,并保持棚室內的濕度在85%以上,這樣催出來的芽才會又快又齊,前期催芽時可以使用噴霧器噴水,防止水汽進入掛袋內而生出青苔。其次在管理時期,最為重要的就是控制耳片的生長速度,確保耳片的黑厚邊圓,在澆水時應該將黑木耳全部澆濕澆透,然后每小時澆水幾分鐘,從而保持棚室內的濕度保持在90%以上。
六、采收管理
采收方式針對碗狀木耳和茶葉狀木耳分為了兩種,前者在耳片長至3厘米時就應該提前一兩天停水,并將耳片曬至半干時,集中人力在早上的4至5點左右進行搶收,當大小有差異時就要采取采大留小的原則,而當耳片大小一致時即可一次性采摘完畢,因這種碗狀木耳的層次分明,所以它的采收將會嚴重影響到產品的最終質量和銷售價格。后者在而拍了長至2.5至3厘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搶收了,與碗狀木耳的采摘原則一種,不過在采摘前必須將耳片噴水浸透。
七、晾曬管理
與采摘管理相對應的,晾曬管理也分為兩種,即碗狀木耳的晾曬和茶葉狀木耳的晾曬。前者需要將采摘后的木耳迅速放置紗網之上,晾曬厚度保持在4厘米左右,在晾曬過程中需要不停地用鐵把進行翻動,待耳片全都變為半干時就能夠分小堆進行晾曬,耳片必須曬干曬透。后者則需要在晾曬床上進行晾曬,而每個晾曬拱架的上方都需要裝一根黑色的寸管,并在寸管上安裝折射噴頭備用,后者的晾曬厚度宜薄不宜厚,在晾曬時需要經常性的用木棍但呢個左右翻動,當耳片晾曬至半干時,就需要打開折射噴頭對耳片進行噴水,邊噴水還需要邊用木棍翻動,當耳片被均勻的噴濕噴透后,就可以停止噴水了,這個過程需要反復進行兩至三遍。
八、病蟲防治
一般的棚室黑木耳立體掛袋栽培出現病蟲害的情況很少,往往不需要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但是也不排除在吊袋出耳的過程中被雜菌感染,因此如果在春天時發現了拒貸有淌紅水的現象,就一定需要注意防治。首先棚室內的溫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程度,溫差變化不能夠過大,否則就容易產生冷凝水的現象,使冷凝水浸染菌絲,從而產生蠟蟲,這也是黑木耳出現淌紅水的重要原因,因此當發現蠟蟲時一定要用殺蟲劑對屋里進行徹底的消毒和噴殺。如果在栽培的過程中還發現有菌蚊及菌蠅的出現,還可以適當的噴灑一些低毒的藥劑,但是絕對不可以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
參考文獻
[1]李淮.北方設施農業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5(03):26.
[2]甄少華,王銳竹,王麗,李海燕,張大鵬.日光溫室厚皮甜瓜早春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設施農業[J].天津農林科技,2014(02):12-14.
[3]王育學.建立農業栽培模式的探究[J].北京農業,2014(06):238.
[4] 王延鋒,戴元平,徐連堂,劉敬春,史磊,潘春磊,孫靖軒,張鵬. 黑木耳棚室立體吊袋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J]. 中國食用菌,2014(01):30-33.
作者簡介:張舒(1966-),山東人 ,大專,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