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伊靜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以我市三家醫(yī)院共400名護士為調查對象,圍繞護士的自我效能感、角色壓力以及工作倦怠三方面的狀態(tài)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護士的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顯著正相關,自我效能感和角色模糊、去人格化和個人成就有明顯的相關性,其中與個人成就感關系顯著。進過分析,解釋的總變異量達645%,值為087,其中角色沖突和角色模糊分別解釋了總變異量的3685%和2761%。如果護士的角色定位模糊,那么在工作中,極易出現(xiàn)倦怠,護士的個性和個人成就感將大大降低。結論:角色壓力是個人成就感和情緒衰竭的重大影響因素,也是導致護士產生工作倦怠的核心因素,角色壓力對工作倦怠三方面都有著較為顯著的影響。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 角色壓力 工作倦怠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046-02
護士作為醫(yī)院醫(yī)生和患者之間的另一身份存在,在整個醫(yī)務活動中起著護理病患、保護生命、減輕痛苦等重要職責。作為醫(yī)務活動中的專業(yè)技術人員,護士的日常工作量巨大、任務的瑣碎和時間的相對不確定,常常要面對不同狀態(tài)的病患人員,都使得從事護士這一職業(yè)的人們壓力很大。特別是當前的醫(yī)患關系緊張,無疑加劇了這一點。如果這種角色壓力得不到有效的疏導和控制,護士就很有可能產生工作倦怠。有關理論已經證明,人的自我效能感是對職業(yè)倦怠有著密切的關系。自我效能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認知情感和動機選擇過程,來影響行為活動的選擇目標的設定行為的努力程度堅持性及表現(xiàn)。這一理論提出后,在國內外都受到普遍關注,但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論研究,即使付諸實際分析也多集中于教育心理學和心理健康方面。對護士這一職業(yè)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本研究是對護士人員的角色壓力、工作倦怠以及自我效能進行調查,重點探究自我效能感與職業(yè)倦怠的關系,為緩解護士的工作倦怠、提高工作效率提出合理建議。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研究采用隨機取樣的方法,對我市三家醫(yī)院400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注:由于男護士不具代表性,研究意義不大,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400份,回收問卷367份,其中有效問卷320份,有效率為80%。其中已婚213人,未婚107人。
(二)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角色壓力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來采集并分析數(shù)據(jù)。本次研究采用的是Rizzo,House和Lirtzman編訂角色壓力量表,馬斯勒編制的倦怠量表——服務行業(yè)版和張建新編訂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臨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規(guī)定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與分析
(一)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自我效能感的關系
經過比較,可以看出:首先,護士的角色壓力和工作倦怠成明顯的正相關。護士的自我效能感和角色模糊、去人格化和個人成就有明顯的相關性,其中與個人成就感關系顯著。具體見表1。
表1護士的工作倦怠與角色壓力、自我效能感關系
(二)角色壓力對工作倦怠的影響
本文通過回歸分析的方法,對護士的角色壓力和工作倦怠狀態(tài)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首先,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密切相關,一定程度上角色壓力可對工作倦怠起到預警的作用。其次,角色沖突對工作倦怠和情緒衰竭也有明顯的預測作用,當護士明顯地能對自身角色感到沖突時,其工作倦怠系數(shù)和情感衰竭呈現(xiàn)遞增趨勢。第三,角色模糊對工作倦怠、去人格化和個人成就感三方面影響顯著。如果護士的角色定位模糊,那么在工作中,機易出現(xiàn)倦怠,護士的個性和個人成就感將大大降低。具體詳見表2。
表2護士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的回歸分析
(三)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對工作倦怠預警效果明顯。角色壓力對工作倦怠的預測作用還有其他途徑。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明顯,但并不是全部。
三、結論
角色壓力是作用于工作倦怠的核心影響因素,對工作倦怠的三方面均有顯著影響。同時,角色壓力對護士的工作倦怠有較強的預警效果,角色壓力也是護士的自我效能和情緒衰竭的重大影響因素。但相對而言,在護士這一職業(yè)的去人格化的研究中,角色壓力的影響效果并不顯著,這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有關系。
經過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角色模糊對個人成就感低落的影響最為顯著。導致這一結果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當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不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或者達不到崗位要求,或者在職務上欠缺清楚的職責與職權時,內心的壓力和不滿將隨時間的延長,而不斷增加,直到產生病理學意義上的焦慮,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出現(xiàn)工作投入的降低和工作效率的降低,最終導致自我效能的降低;另一方面,作為影響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因素,角色模糊的產生必然會影響個人的成就感。綜上所述,針對調查對象和數(shù)據(jù),可認為角色模糊導致了護士這一職業(yè)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滿意感的降低,最終影響了個人成就感,長此以往,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將使護士喪失對工作的熱情,進而失去了應該有的耐心和熱情。
角色沖突,同樣和工作倦怠息息相關,并重點影響工作倦怠中的情緒衰竭維度。作為一名護士,其工作性質和工作要求較為特殊,其要求這一職業(yè)要與不同的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所以在工作中,護士將面對各種各樣的角色要求和期望。當護士面臨不同而又無法調適的角色要求時,將產生角色沖突,最終導致情緒資源的衰竭。所以,有效緩解護士這一群體的工作倦怠,首先就應避免對其施加過重的工作量,加強引導,協(xié)助一線從事護士專業(yè)的人員進行準確的角色定位,消除其角色模糊感。其次,醫(yī)院應該根據(jù)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原則,按其能力高低和主次來分配相應的工作。最后,努力減少護士的角色沖突,主要是對其不協(xié)調的角色期望和角色要求。綜上所述,當護士面對角色壓力,處于各種角色期望和要求中難以協(xié)調時,應學會通過正念訓練或積極的心理自我暗示等方法來增強自我的效能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一線護士的自我的調節(jié)能力,避免或緩解其工作倦怠。
參考文獻:
[1]耿東麗.護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關系的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8,23(2):61-63.
[2]李永鑫.臺灣地區(qū)工作倦怠研究綜述[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4B):47-49.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王小新.護士自我效能感與角色壓力及工作倦怠的關系研究[J].心理研究,2009,2(6):63.
[5]王翠麗.護士職業(yè)倦怠相關因素及心理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4B):47-49.
[6]李金波,許百華,左伍衡.影響工作倦怠形成的組織情境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2):146-149.
[7] 李小光,徐婭霞.角色沖突和角色模糊對護士工作倦怠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9(4):110-112.
[8]單娟,徐麗群.主動性人格、角色壓力與工作家庭沖突對工作倦怠影響的研究——基與上海市年輕白領的實證[D].上海交通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