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松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一步步推進與深化,課堂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將研究如何利用思維教學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思維教學 高中物理 教學現狀 有效性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207-01
當前,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對專業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抓住新時代學生的特點,適當進行教學改革,運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運用思維教學的必要性
(一)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高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所謂思維教學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高中物理不僅在廣度上有所提高,在難度上也有很大的加深,通過運用思維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做引導與鋪墊,使得學生在思維方面能夠順利地過渡到高中,讓高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提升課堂教學層次,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通過運用思維教學方法,會讓學生的思維與智力在長期的課堂訓練中得到飛躍性提高,進而會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師在學生思維達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后,會逐漸加深課堂教學內容的廣度與難度,使得課堂教學邁向更高的臺階。此外,通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高中物理運用思維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思維啟發與引導
高中物理的學習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積累的量,更需要知識學習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思維技巧與學習能力之后,才能夠讓成績有所提高,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啟發與引導。例如在講授新課“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時,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題目引導啟發學生,而非直接告知學生答案,讓學生死記硬背。比如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具體的例子,讓學生根據題目來推導公式,可以給學生提供一種實際情境,既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也為適應考試做了鋪墊,這樣的物理課堂會更加有效。
(二)合作探究,相互促進思維的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不僅需要教師的啟發與引導,另一個重要的策略就是通過學生自身的能力來開發自身的思維。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例如在講解“受力分析”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思考并且討論是如何對所研究的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具體的受力分析法則有哪些,什么情況下需要考慮摩擦力……這時,學生就會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由于每個學生的物理水平不同,有的學生只知道受力分析可以運用“三角形法則”和“平行四邊形法則”,卻不知道在具體題目中如何運用它們,這時能力強的學生就會自然地給組內成員講解具體的方法,所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學習,可以讓物理掌握得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這樣既讓后進生掌握了更多知識,同時也讓好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此外也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形成全班一起學習的風氣,進而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多媒體教學,開發思維的全面性
多媒體的運用可以讓學生的腦、眼、耳多種器官一起運動,從生理的角度是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同時也會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所以,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授《勻速圓周運動》時,教師可以制作課件,通過生活中的例子:摩天輪、時鐘、賽車拐彎時的情形引出圓周運動,并且引導學生思考時鐘的分針的運動。學生會發現同種指針的運動屬于勻速圓周運動。即相同時間內,同一分針轉過的角度是相同的,這樣就可以從日常現象自然地引出勻速圓周運動,接下來引導學生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以及所轉過角度的關系等知識點,讓學生有順序、有目的地進行思考,這樣的課堂才會更有效。
三、結語
思維教學是包括思維訓練的一種教學模式與方法,是建立在思維訓練之上的,指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不僅需要注重對受教育者的文化知識培養,更要注重對受教育者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要注重開發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以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為主要目的。高中物理教師應當隨時運用思維教學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俊.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數理化學習,2016(6).
[2] 王芳.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3] 郝偉.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學周刊, 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