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
摘要:本文以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為指導,探討了某大學商學院課程大綱的英譯。該文本是為國際交流和學分轉換而提供的課程說明,內容是對相關專業的課程介紹和教學大綱進行簡要說明。通過對中文課程大綱的詞匯、句法、語篇特點進行研究,在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筆者采用恰當的翻譯策略和翻譯方法進行翻譯,以期最大限度地實現譯文與原文的對等。
關鍵詞:功能對等課程大綱英譯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2-0165-02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變得越來越頻繁。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的地位都顯著提升。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的文化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關注。很多外國學生到中國來學習語言及文化。但我國一些大學的課程大綱只有中文版而沒有英文版。這對一些想來中國留學但中文不好甚至是不懂中文的人來說無疑是重大難題。翻譯大學的課程大綱不僅方便來華留學生。還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大學的課程大綱,推廣中國教育模式,傳播中國的教育理念。因此,有必要運用恰當的翻譯策略和方法進行課程大綱的翻譯。
一、翻譯理論——功能對等理論
20世紀60年代初,奈達在等效原則基礎上提出了功能對等(或稱動態對等理論)。該理論摒棄了“文本中心論”。強調以讀者為中心,將讀者感受作為衡量譯文的標準。他認為“翻譯就是在譯語中再造出意義和風格上與源語信息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對等信息”,并提出“譯文接受者和譯文信息之間的關系應該與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間的關系基本相同”。縱觀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發展,其核心是:譯文措辭通順自然,內容達意傳神,讀者反映相似。(譚載喜。2004)
二、中文課程大綱的原文本分析
課程大綱翻譯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提供選課方面的指導。同時介紹課程方面的一些基本信息。首先,該文本不像其他研究性文本,使用比較高深、晦澀的詞匯,此文本在用詞上選用通俗、易懂的詞匯,為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和選擇提供幫助。其次,由于此文本是對不同專業的課程內容進行介紹,因此用詞上又體現出專業化特點。最后,為了用最簡潔的方式說清內容,該文本大量使用名詞,呈現出名詞化的特點。
(一)詞匯的特點
1.專業化、簡明化
該文本類型屬于應用型文本,用詞上呈現專業化、簡明化的特點。
1a: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理解和掌握現代宏觀經濟學的最基本概念,了解這一學科的基本構架和分析邏輯;能夠運用宏觀經濟學原理觀察、分析和解釋現實生活中比較簡單和典型的宏觀經濟現象和問題。
2a:本課程由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兩部分組成.是經濟類各專業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了解隨機事件的本質和概率公理化體系,掌握數理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為經濟學專業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例句中得知除了宏觀經濟學、概率論、數理統計、概率公理化等專有名詞外,其他詞匯都簡單、易懂。因此,筆者在翻譯整句話之前要明確專有名詞的翻譯,其句子的整體翻譯難度就降低了很多。
2.名詞化
所謂名詞化是指詞性作用的名詞性轉換。即把動詞或形容詞轉換為名詞也能表達同樣的意思。名詞化既可以起到名詞的作用。也可以表達謂語動詞或形容詞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使表達更加客觀。
3a:本課程主要闡述現代管理理論形成與發展脈絡。回顧管理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大職能,學習現代管理思想的最新發展趨勢,包括戰略管理理論、系統管理理論、信息管理理論、企業再造理論等。
This course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ory,and review of the fourfunctions of management:planning,organizing,leadership andcontro1.It also involves the latest trend of modem managementthoughts,as well as theorie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systemmanagement theory,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ory,teengi-neering theory of corporation.
原句中連續出現四個動詞,即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由于漢語中多使用動詞,而英語習慣于多使用名詞,因此。筆者在翻譯此句話時把原句中的動詞名詞化。這樣更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易于讀者接受。
(二)句法特點
課程大綱是對各門課程做簡單的介紹。為學生選課提供方便,所以該文本多使用并列句和簡單句。
1.并列句
4a:財政學是經濟學學科的核心課程。是財政學專業的主要專業課之一。是一門研究政府理財或公共理財的課程。
2.簡單句
5a:本課程是運用統計數量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緊密結合社會經濟實踐,分析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表現、數量關系和數量變化規律的一門方法論科學。
以上例句結構并不復雜,都是一些簡單句,并列句,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總結出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及要達到的要求。
(三)篇章特點
從中文課程大綱的介紹來看。篇幅較長。有的甚至一句話就能概括出課程的內容、教學手段及學習完本課程之后要達到的學習效果。在課程大綱的介紹中,大量使用專業術語以及名詞的使用量較多,都是該類型文本的特點所在。
三、功能對等理論視域下的中文課程大綱英譯翻譯策略
“功能對等理論”認為翻譯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交流與理解,為了使譯文讀者和原文讀者接收到同樣的信息,那在翻譯時可以不必過于拘泥于形式。
(一)課程名稱及詞匯的翻譯
課程名稱是對一門課程的高度概括。當我們看到課程名稱時就應該大概知道該課程所要講述的內容及其相關的知識。所以,課程名稱的翻譯是否簡潔、準確,對于目標語讀者來說至關重要。
1.省譯法
在翻譯過程中。為了使譯文讀者得到與原文讀者同樣的信息,筆者采用了省譯的翻譯方法進行翻譯。
例如:“公共管理學”,例如:“產業經濟學”
錯譯: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錯譯:Study ofIndustrial Economic。
改譯:Public Administration。改譯:Industrial Econom-ics。
筆者一開始翻譯時,認為“學”就應該翻譯為“stud-y”,取其學習或研究的意思,但后來考慮到這是課程名稱的翻譯,應符合簡潔、準確的特點,把“學”一詞省譯。改后的翻譯既符合課程名稱簡潔的要求,又很好地再現了原文的信息。
2.意譯法
意譯法(Free translation/Liberal translation)是根據原文的大意來翻譯,不做逐字逐句的翻譯(區別于“直譯”)。通常在翻譯句子或詞組(或更大的意群)時使用較多。在忠實原文的情況下擺脫原文的束縛,使譯文更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這也正是奈達“功能對等”理論下所倡導的主要的翻譯方法。
例如:“市場失靈”翻譯為“Market Failure”
例如:“經濟轉軌”翻譯為“Economic Transition”
若直譯不但不符合翻譯的原則。而且也不易被目的語讀者所接受。采用意譯法后的翻譯讓目的語讀者更直觀地了解課程內容。
3.平行文本借鑒法
平行文本用簡單的話說就是與原文內容接近的一切譯出語和譯入語相關資料。因此,譯者查閱譯入語的相關平行文本,借鑒其在英語國家的固定用法,實現了源語與譯人語的語義對等。
例如:“古典線性回歸模型”翻譯為“Classical LinearRegression Model”
例如:“高級計量經濟學”翻譯為“Advanced Econom-etris”
以上這些翻譯有的就是所使用的教材的名稱。而這些教材有的就是借鑒國外的說法。所以,采用平行文本借鑒的方法進行翻譯使譯文可信度更高。
(二)句子的翻譯
漢語其句子強調語義,是屬于意合的語言;而英語則重形式和語法結構,屬于形合的語言。因此,筆者在奈達“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翻譯。
1.拆句法
拆句法是把較長且復雜的句子拆譯為幾個較簡單、較短的句子。
6a:國際經濟學以國際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包括微觀和宏觀兩部分內容。主要講授國際經濟基本理論和政策。它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解釋各個經濟社會之間的內在機制及其政策含義。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one ismicro and the other is macro.mak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s research object.1t mainly lectures basic theories andpolici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It aims to explain internalmechanism and policy implication among economic society.
這句話用四個逗號來連接。若翻譯成一個長句不僅結構不好把握,也不方便讀者閱讀。為了讓讀者更好地領會原意,筆者把原句拆分成三個小短句來翻譯,拆譯后的句子不僅意義完整更易于讀者接受。
2.轉換法
在翻譯時,為了傳達原文的意義,筆者有時會對原句中的詞類、句型進行轉換。
7a: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現代宏觀經濟學的最基本概念,了解這一學科的基本構架和分析邏輯,能夠運用宏觀經濟學原理觀察、分析和解釋現實生活中比較簡單和典型的問題。
This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 of modem macroeconomics.to comprehendthe basic framework and analytic logic of this subject.to-ob-serve,analyze,explain relatively simple and typical problems inour daily life by utilizing macroeconomics theory.
漢語結構較松散,英語結構較緊湊。在句中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是一介詞結構。主語應是“學生”。但考慮到這是課程大綱,應以課程為中心,所以筆者把做狀語的介詞結構和主語部分進行轉換,這樣既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又傳達了原意。
四、結語
在功能對等理論視域下,筆者通過大量的翻譯實踐總結此類翻譯材料的詞匯、句法以及篇章特點,運用恰當的翻譯策略和方法進行翻譯實踐,希望能夠給日后的譯者翻譯此類文本時一些借鑒。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目標語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