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雨
【摘要】 網絡技術快速發展,高校學生管理面臨著艱巨的任務,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著重分析了基于大數據背景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獲得良好的學生管理效果,突出大數據的作用,指導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 大數據 高職院校 學生管理 信息化
教學資源與管理人員短缺,使得學院管理落后,阻礙了高職院校發展。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和當前高職院校的實際需要不相符。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面臨著大數據帶來的新形式與新技術,不斷推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信息化構建,這是學生管理工作者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一、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1.1大數據管理體系缺少完整性、統一性與有效性
高職院校沒有對應的大數據職能管理部門,其數據管理體系缺少完整性,使得傳統的數據管理模式與高職院校現階段的大數據管理工作不相符。此外,分散的信息處理使得學生管理者低效勞動,導致學生的大量混亂,部門間具有較差的數據一致性,對高職院校信息的準確性構成較大影響,不利大數據的管理工作的開展,要構建大數據管理體系并不容易。
1.2學生管理工作者信息化意識弱,無法發揮大數據技術作用
管理者不愿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信息化功能上,使得信息化管理效率不高。高職院校現有的技術僅能處理部分相似的信息數據,無法現代化地收集及分析大數據,數據分析技術未切實應用,無法支持高職院校管理決策,缺少大數據挖掘、分析的專業人才,大數據的開發利用有助于學生管理工作,由于缺少分析人才,所以無法體現數據價值。這是現階段許多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
1.3信息化程度低,數據挖掘與處理難度大且效率不高
盡管高職院校有一部分工作流程實現了辦公自動化,但缺少系統的頂層設計,系統間的信息交互差。很多高職院校在管理方式上還是使用一般文件夾存放文檔數據,使得文件夾較多地存儲在電腦設備上,存放路徑無一定規律,使用效率不高。學生管理產生了許多學生的數據,半結構化數據的挖掘與處理還不成熟,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系統化程度低與決策支撐力度低。
二、基于大數據背景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構建的策略
2.1轉變思維,重視大數據體系構建
構建專員管理制度,依照各職能部門把全院所有數據分配至個人,安排專員統一錄入數據,編制有關數據管理規范,合理規范信息的收集與使用,確保數據及時、有效。數據整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高職院校尋求變革,轉化大數據結論,于同類院校中突出優勢。高職院校部門的決策者革新思維,高度重視大數據。
2.2提升學生管理工作者隊伍的信息化素養與技能水平
學院需要著力提升學生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意識,讓他們熟練地操作管理信息化系統,搞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有效管理學生常規事物,實時了解學生思想,基于信息化工作經驗,探究信息化工作模式。以各種形式強化學生管理者間的溝通,把學生管理系統的工作經驗分享給大家,提升信息分析能力與處理能力,逐步提升管理者隊伍的信息素養。著重通過大數據技術引導學生管理工作理念的開展,利用各種形式于無形中讓學生熟悉并使用大數據管理平臺。在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者實際踐行,轉變思維,結合具體工作,不斷進步,提高學生管理水平,大數據人才需要熟練掌握大數據所有技術,分析大數據結論,深入探究院校各部門間關聯性[1]。按照大數據結論,確保操作操作與評價可行。要求學院統一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組織構建大數據管理團隊。
2.3利用大數據研究成果,致力于搭建大數據交換共享平臺
建立大數據共享平臺,涵蓋全院各數業務信息系統數據與各數據記錄,使各系統間信息數據共享成為可能,保持系統間信息順暢,便于大數據分析與使用。信息化建設時,要求學生管理者高度敏感數據信息,經常匯集并整理相關數據信息,經過認真仔細地分析,獲得可靠的結論。學生在校參加各類活動,得到積分,找尋學生對某些活動的關注度,便于后續相似活動的開展,強化學生活動的影響力。分析學生校園一卡通的消費記錄狀況,相應地找到隱性貧困學生,提供幫扶資助,將人文關懷提升到一個較高的高度,健全學生社團主題網站,讓學生更好地展示自己風采,培養他們各項技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結束語
大數據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物聯網更多地應用在高校中,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不斷收集數據,發給客戶。實現了人性化與開放化的學生管理,還要強化學生精細化管理,較好地服務學生職業規劃[2]。可以想象未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將逐步完善大數據平臺的應用,更好地投入實踐工作中。
參 考 文 獻
[1]顧永惠.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信息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文教資料,2016,(15):121-122.
[2]史維鑫.基于大數據背景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分析[J].長江叢刊,2016,(3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