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祺
摘要:國際貨物運輸服務貿易是服務貿易的內容,也在商品交易環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適用于新興的貨物運輸業在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而且要考慮到各種運輸工具和運輸方式的發展,高效便捷的交通體系的建立。服務貿易是一種貿易活動,是貿易的主要對象。一個國家的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代表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水平。因此,研究我國國際貨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運輸服務貿易 現狀問題 發展對策 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746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091-02
一、運輸服務貿易的概念分類、特點及作用
(一)運輸服務貿易的概念
國際運輸服務貿易是以國際運輸服務作為交易的主要對象,交易是在分屬于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進行。其中一方委托另一方提供貨物運輸服務,另一方支付相應報酬,最終實現貨物或人員的國境空間移動的交易活動。
國際運輸服務貿易的分類也不盡相同:一般按照運輸主體劃分,分為國際運輸服務貿易和國內運輸服務貿易。按照運輸對象的不同,一般分為旅客運輸服務貿易和貨物運輸服務貿易。
(二)運輸服務貿易的特點
國際貨物運輸服務貿易有如下三大特征:其一國際運輸服務貿易是貨物貿易的一種派生的表現形式,貨物貿易是服務貿易的來源,運輸貿易是為貨物貿易提供服務的。兩者缺一不可。運輸貿易是貨物貿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二國際運輸服務貿易不是以有形商品為交易對象,而是無形產品,其提供的服務只有高效方便且不同的運輸方式。其三在國際運輸服務貿易里面,充當重要角色的是貨運代理人或者是運輸中介結構,他們在貿易活動中不僅活動頻繁,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
(三)運輸服務貿易的作用
運輸服務貿易是國際商品貿易、服務貿易的橋梁和紐帶。國際商品貿易中的一切商品都必須通過運輸才能從出口所在地位移到達進口所在地,國際運輸是國際商品貿易業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國際商品貿易的橋梁和紐帶。運輸環節開展得順利與否,運輸的快速性、安全性、可靠性和運價的高低,都對商品貿易的范圍與規模產生重要影響。
國際服務貿易是將一個國家所具有的服務品生產能力轉變為可貿易的“無形商品”或“無形資產”,以獲得增值價值的貿易形式,是占用較少資源實現更多財富的貿易途徑。
發展國際運輸服務貿易是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戰略部署。運輸服務貿易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產物,也是新經濟形勢下各國經濟競爭的重點。主動參與新一輪國際分工調整,提升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有利于提升我國綜合競爭力。
二、我國發展國際貨物運輸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分析
(一)影響我國發展貨物運輸服務貿易的國內外條件
劣勢條件:(1)世界服務貿易發展環境復雜多變。現在全球經濟仍處于低迷階段,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仍然缺乏,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調查,2014年1-8月份,美國進口服務貿易額僅增長3.8%,而一些新興經濟體加快改革提高外資所有權的份額,甚至一些國有企業出售股份,使得服務貿易情況更加糟糕,在美國的領導下,資本主義國家追求更高更嚴格的服務貿易規則,進一步推動服務貿易市場在世界的擴張。(2)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基礎薄弱。從整體上看,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長期處于落后狀況,加之產業結構混亂,產業結構層次低,產業結構升級緩慢,同時也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國際競爭力低下,沒有形成品牌戰略。
優勢條件:(1)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環境不斷改善。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已得到政府機構的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發展模式。十八大會議報告明確指出,中國應積極發展服務貿易,進一步擴大中國服務業的開放程度。同時,我國服務貿易的影響也在逐步擴大。(2)我國對服務貿易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目前為止,我國政府就服務貿易的推進問題來說連續出臺相應的政策加以鼓勵支持,深化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環境,這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有著較大的意義。
(二)我國國際貨物運輸服務貿易發展的競爭力分析
通過對比可比凈出口指數和TC指數的方法來分析我國運輸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可比凈出口指數(NTB)。指某一產品的凈出口額與進出口總額的比值,凈出口額為某一產品的出口額減去進口額的差額。
TC指數。即競爭優勢指數,也叫貿易競爭力指數,是指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其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
三、我國國際貨物運輸服務貿易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國際貨物運輸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
1.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
中國在2014年服務貿易的進出口總額已經達到6043億美元,而2014年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排名第五,進口排名第二。出口總額為2222億美元。
2.我國貨物運輸貿易發展的現狀
第一方面:我國的運輸服務貿易逆差現象嚴峻。主要原因是我國交通運輸服務貿易基礎設施、資金投入、技術等方面的落后。第二方面:我國運輸服務業競爭力薄弱。在當今時代,運輸貿易的發展是一個繁榮的景象。但我國的運輸服務貿易仍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第三方面:我國運輸服務企業規模小。中國除中遠、中海等公司外,其他公司的規模都很小,很多大的貿易活動都沒有涉及。
(二)我國國際貨物運輸服務貿易存在的問題
其一,我國運輸服務業的法律監管體系存在漏洞。貨物運輸服務業仍然是我國的一種新型產業,而且經驗和發達國家比較還有不足。
其二,運輸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低。雖然近年來中國的運輸服務貿易發展勢頭良好,速度快,但由于中國的外國投資主要流向第二產業制造業,在服務業投資相對較少。據不完全統計,服務業在利用外資僅占全國總外商投資的五分之一,中國的服務貿易業和其他行業如金融,保險等,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市場競爭環境,限制了其發展的速度。
其三,運輸服務貿易發展的地區不平衡。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東部和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大。中國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政策支持相對較早,地理位置優越,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坐落于此,平坦的地形,適合運輸貿易發展。西部經濟發展水平低,主要是由于地形環境較差,高原盆地、運輸業務發展相對困難。
其四,運輸服務業企業競爭力不強。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的交通服務貿易也在迅速發展,海洋運輸憑借其自身優勢,使得眾多的生產商選擇了海運。
其五,運輸硬件設施水平低,綜合管理薄弱。我國雖然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加快,但交通運輸硬件設施的技術水平依舊很落后,鐵路復線和電氣化率不高,客運高速和運營管理自動化等仍處于初級階段.
四、我國發展運輸服務貿易的建議
(一)基于政府政策調整的發展思路
1.健全國務運輸服務貿易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政策措施
我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組織發展的規則,應該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探索適合我國運輸服務貿易發展的法律法規。中國政府部門應適當出臺鼓勵和支持運輸服務貿易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如加強支持、優惠稅收政策和保險支持,從而促進運輸服務貿易的發展和增加出口。
2.完善我國交通運輸建設
對于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我們要堅持以運輸貿易為導向的經濟發展原則,中國政府應繼續加強交通樞紐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的財政支持,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彌補我國的不足,逐步提高我國的交通運輸水平。
3.有序開放市場,擴大運輸服務貿易范圍
首先,我們要改變區域封鎖的局面,建立新的開放市場,允許外國投資者對中國交通運輸業的投資管理,逐步放寬行業進入限制,充分利用領域的特殊監管和保稅監管場所的功能和政策優勢,從而推動服務貿易發展的運輸。充分發揮香港的龍頭作用,在服務貿易的澳門和臺灣,進一步深化在交通運輸領域的開放與合作。
4.政府應該重視運輸人才的培養選拔
貨物運輸服務貿易行業需要大量的精英人才,這關系到增強行業的競爭力。我國政府要加強人才培養與選拔建設,實行職業技能、職業培訓等人才選拔制度。
(二)基于企業發展的建議
1.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互助
我國從事貨物運輸行業的企業應加強合作,國有企業與航運企業進行合作,形成較大的產業鏈,競爭優勢更加突出,從而提高整體競爭水平。目前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現狀是規模小,技術水平低,設備落后,管理模式陳舊。因此,我們應該鼓勵企業合并等,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2.積極推進航運企業的港口航運聯合戰略
中國應積極發展海上運輸,加強港口與航運企業之間的溝通與溝通。船舶公司的碼頭投資可以保證班輪公司的專用權的使用,同時也能保證公司的船期及時、提供優質的服務。
3.以客戶多元化需求為導向,發展全球物流戰略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客戶對運輸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嚴格,更強調的是運輸快捷、可靠、方便等。并實時監控貨物的包裝、運輸、運輸、倉儲、配送等全過程。
4.企業應該積極參加有關國際組織,建立全球的合作關系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些國際組織制定的規章制度,將對運輸服務貿易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國應充分了解貿易的現狀,加強政府與我國大型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在國際組織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參與國際公平競爭。
五、結論
本文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國的運輸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問題,通過可比凈出口指數和TC指數的對比,我們清楚看出我國運輸服務貿易長期處于負值區域,說明我國運輸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薄弱,和其他國家有一定的差距。
同時我國運輸服務貿易的發展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該行業的法律監管不嚴格,很多企業鉆了法律的漏洞,因為很多運輸服務業的公司都含有國有成分,政府對外商的投資政策沒有實行完全的開放。另一方面從企業來說,企業滿足于現狀嚴重,目前該行業水平相比國外較低,我國企業沒有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使得我國運輸行業的效率低下。企業之間沒有加強合作,所以我國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運輸網,東西部地區的運輸條件對比強烈。
針對這樣的問題來說,同樣也要從企業和政府兩方面進行改進:從政府來說,應該健全國務運輸服務貿易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政策措施,完善我國交通運輸建設,政府應該重視運輸人才的培養選拔,加強該行業的資金政策支持,有序開放,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從企業來說,加強企業合作勢在必行,積極推進航運企業的港口航運聯合戰略。隨著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 ,全力實行全球物流戰略。企業應該積極參加有關國際組織,建立全球的合作關系等。
參考文獻:
[1]王小東,胡瑞娟.我國運輸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6(12):102-116.
[6]季克華,溫明.我國運輸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2(2):27-28.
[7]劉運芹.國運輸服務貿易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濟導刊,2014(33):280-314.
[8]姚會榮.中國運輸服務貿易的國際地位及競爭力分析[J].現代物流,2014(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