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雨
摘要:高校勤工助學工作育人功能的實現任重道遠,所存在問題也亟待解決。本文基于需要層次理論,分析勤工助學學生物質與精神層面需求的遞進關系,系統探索多層次勤工助學育人機制、把握與需求分層相適應的工作規律。
關鍵詞:需求 勤工育人 功能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140-01
西安航空學院是建立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所高校,是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本科高校。在其學校內部有著勤工助學育人的政策,不是直接通過資金幫助的形式,而是通過幫其找一些工作來減輕經濟壓力,這種資助方式是目前最好的資助方式,得到了高校和學生的喜愛。但是在勤工助學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
一、高校勤工助學工作現存在問題分析
1.對可參與勤工助學工作學生的選擇派崗等工作不夠規范
由于西安航空學院勤工助學工作開展時間晚,在重視度上也并不明顯,導致對一些可參與助學工作學生的選擇派崗等工作不夠規范,提供的崗位類型也比較單一,大多數是家教、圖書館資料整理、宿舍衛生清掃等,范圍比較窄,而且是一些層次比較低的工作,對外市場開發不足,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周全。工作的不規范導致勤工助學政策開展困難,影響對學生的資助。
2.物質資助重于精神扶助
現在隨著西安航空學院招生的擴大,學生的數量也在急劇增長,其中貧困生的人數不斷上升,而學校對學生的貧困情況了解不夠充分,勤工育人工作都是以物質資助為主,資助的工作也是一些勞務型,層次比較低,學生在工作的過程中僅僅想到的是物質,在精神上得不到良好的培養,這是工作的失誤之處。勤工助學政策的實施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減輕經濟負擔,更是為了培養出全能型的優秀人才,因此應注重對學生精神的扶助。
二、基于需要層次的勤工助學學生的需求分析
1.馬斯諾需要層次理論簡述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當前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主要將人的需求分為五種,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除了這五種需求之外,還有兩種需求是求知需求和審美需求,這兩種需求并未進入以上五種體系中是因為其認為這兩種需求屬于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之中。馬斯洛認為人成長和發展的動機是內在力量,而動機的形成又分為多種性質,人體各種需求的滿足程度對人體人格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
2.勤工助學學生多層次的需求概述
西安航空學院勤工助學體系的建立應該是“以市場為導向,滿足學生的多層次需求”為中心,將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突出,不僅僅在物質上對學生進行資助,更應該從精神上對其進行幫助。學生的需求不是單一的,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基礎上,希望得到同學和老師的尊重,希望有朋友一起分擔,然后才能實現自我價值。不論是在校內勤工助學還是校外,這些需求都是不可缺少的,單純的物質幫助可能讓學生產生拜金主義思想,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
三、建立多層次勤工助學育人機制可行性分析
1.參與勤工助學學生的選擇和考核更規范化、科學化
西安航空學院的多層次勤工助學育人機制的建立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于學校的教學工作的穩定和教學公平有著極大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西安航空學院的高層領導應該注重對考核體系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建設,完善組織機構,建立專業部門對其進行管理,設立勤工助學專項資金,保證經費的充足,最好是實現學校和學院的兩級管理機制,兩者相互配合,對勤工助學的學生進行嚴格的考評,從而做到對勤工助學工作的全面覆蓋。
2.物質與精神并重的理念
西安航空學院在勤工助學工作中應該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在提供工作、保證物質生活的基礎上讓學生端正思想,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逐漸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轉變勤工助學理念,讓物質與精神并重。在勤工助學工作中一定要杜絕拜金思想的出現,幫助學生解決貧困心理,對一些學生的心理障礙進行清除,讓他們樹立自立自強的意識,讓其知道艱苦奮斗的意義,在工作中要自尊、自愛。西安航空學院的勤工助學工程的開展不僅僅是“扶貧”,更多的是“扶志”,培養有志氣的新時代青年。
3.資助方式的多樣化
西安航空學院勤工助學工作的開展對于學校和社會的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近幾年國家也出臺了一些幫助貧困大學生的政策,西安航空學院應該注重對這些政策的利用,將國家和學校的一些政策在發放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一起發送給學生及其家長。在勤工助學工作中,應該豐富資助的方式,聯合當地的一些企業和民間機構,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工作崗位,讓其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朱曉東.高校勤工助學現狀與改革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1.
[3]王霞.新時期高校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D].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