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盛
摘要:職業院校“學習評價”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某個專業的知識、技能和標準等為考核內容,運用適當的方法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技術能力和社會發展能力進行綜合評價的手段,本文以PLC編程與控制技術訓練課程中,交通路口信號燈黃燈閃爍訓練項目為例,對每個訓練環節“學習評價”的具體內容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學習評價 課例 剖析
中圖分類號:G423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202-01
一、職業院校課程“學習評價”的現狀與價值
(一)評價方式陳舊
職業院校對學生學科成績的評定,一般以學生平時30%計算成績,這個成績主要是平時作業情況(含實訓報告等);期中30%計算成績,這個成績主要是期中考試成績;期末40%計算成績,這個成績主要是期末考試成績。這種評價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輕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不利于及時調動和發揮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評價目標偏離
職業教育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要實現讓學生充分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允許學生有差異性發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學好技能,指導學生與人共處,適應社會。目前,職業院校技能訓練課程學習評價,過多關注專項技能掌握情況,把技能水平和學生能力畫等號,以考工定級為標準,評定學生技能成績。這種評價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忽視學生的資料查閱、信息處理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合作學習能力,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缺乏后續發展能力。
(三)評價主體單調
職業院校技能訓練課程的評價,過多關注個體學生,他們只知道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任務,忽視了集體的力量,不懂得發揮群體的優勢,從方案或工藝的制定,任務的實施過程,產品或作品的檢驗,都需要發揮團隊的優勢,同時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嘗試分層教育。讓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指導小組其他學生,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這種評價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沒有大局觀念,沒有團隊合作的意識。
(四)評價缺乏標準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資料收集整理能力、課堂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班組管理能力等等,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容易把控,缺乏統一的可以衡量的標準,往往存在專業課教師根據主觀印象打分現象,這種評價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有效學習效果不佳。新的“學習評價”體系,學生投入度高(全體學生投入,自覺主動學習,學生有機會開口發言,表述觀點,促進思考,精神面貌好);參與面廣(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討論探究等);訓練量適中(優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都樂于實戰)。增強學生的自信,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參與到實訓過程的各個環節,有益于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一則“學習評價”的課例剖析
以PLC編程與應用技術中,交通燈控制-黃燈閃爍技能訓練,介紹各個教學環節“學習評價”的具體內容。
第一個環節,教師發放項目任務書。這個環節教師會根據學生表現,評價內容主要有,學生是否遵守作息時間、精神狀態如何、服裝是否統一、有沒有安全意識(如有沒有佩戴工作帽、眼鏡)等。
第二個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基礎情況進行分組,由小組學生協同完成資料的查找與收集、開展任務的研討,這個環節對學生的評價內容主要有,學生資料收集整理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班組管理能力。
第三個環節,全班集中,各小組將研討方案由專人上臺匯報,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確定實施最佳方案,這個環節對學生的評價內容主要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班組管理能力。
第四個環節,以小組為單元學生開始根據最佳方案實際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這個環節對學生的評價內容主要有,學生操作是否規范(實施5S管理)、實操技術能力(技術嫻熟程度)等。
第五個環節,學生根據PLC程序進行編程,根據電路圖進行布線,結束后由教師對學生訓練結果進行停電質量檢測,這個環節對學生的評價內容主要有,環保意識、實訓態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等。如果一次通電不成功,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問題所在,同時找出解決的辦法,重新訓練,根據結果再次評價學生。
綜上所述,不同的教學環節“學習評價”的內容不相同,科學的“學習評價”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要想提高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抓好課堂“學習評價”各個環節,常抓不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殷燕.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學評價研究[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6):84-87.
[2]李平.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評價體系的構建[J].新西部,2014(8):165.
[3]周彬,林安全.中職項目任務式專業課學業評價體系的構建[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8):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