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樂華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學語文的難中之難。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本人認為,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會讀、會說、會寫。寫是說的書面形式,兩者之間相互包容的范圍較多。因此,閱讀與作文是語文素質與能力訓練的主體部分。學生讀的課文是別人寫的文章,如何使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汲取別人的寫作技巧,內化為自己的寫作素質,這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始終不能忽視的問題。結合最近幾年的教學工作,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人手。
一、以教本為藍本,在課文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
語文教材是可供學生寫作仿寫的范文寶庫,匯集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學習文章主人公的為人之道,進而升華為自己的思想情操;可以不斷地感悟人類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美質,進而激發自己的審美潛質;可以不斷地仿效各種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技巧,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素質。
對蘊含思想教育意義的文章,可以知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寫讀后感,這不但可以加深對原作的理解,進行思想教育,還可以訓練寫作技能,一舉數得。如《三個兒子》,可引導孩子們思考,為什么在老爺爺的眼中只看到一個兒子?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怎樣做?從而引導學生寫一篇讀后感。
“寫作基于閱讀”,讀寫結合最有效的途徑就是仿寫。例如:在教學《石榴》一課時,我抓住課文中的重點段落,指導學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方法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在學完《秋天的雨》一課后,我讓學生用課文中“總——分一總”的敘述方法,分四個方面寫“我們的校園”。學生通過這樣的仿寫積累寫作的方法,并用學到的方法寫身邊熟悉的事物,從而獲得肯定后心靈上的滿足;我也通過學生的仿寫看到了習作教學的希望。
為了進行不同文體的寫作訓練,可以結合典型范文進行仿寫。仿寫的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仿題材內容。如家庭生活類的文章,可以“我的一家”進行仿寫:對于課文中的傳記類作品,可以“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進行仿寫。二是仿寫形式,如《美麗的小興安嶺》可以模仿其輪輻式的結構方法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對景物進行描寫。
總之,教材中所選的文章都是從文海中經過歷代篩選出來的精品,每篇課文都有它特定的教育性、文學性、時代性和對學生寫作的指導性。通過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點撥、誘導和催化作用,充分利用教材文章中的示范總用,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各種形式的寫作訓練,養成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那么,作文教學將不再是一件難事了。
二、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
首先,從課文內容中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平時積累的訓練,況且“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課文后,就讓學生進行課文背誦比賽,為以后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其次,通過寫日記來積累。指導學生堅持寫日記是學生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上完一節體育課,搞完一次大掃除,一次快樂的游戲,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然后,通過課外閱讀來積累。引導孩子大量閱讀,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用人類的優秀文化滋養孩子的心靈,切實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形成語文能力,已成為廣大教育者的共識,并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一個主攻方向。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最大限度地拓寬自己的文化視野,而切不可把他們的眼界和心胸局限在課本所提供的狹小空間之內
三、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對學生開展作文教學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訓練是在作文教學領域對生活教育的理論借鑒和實踐探索。
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寫作是作文當前教學的需要。從教學對象來看,學生虛假作文的現象很嚴重,甚至抄襲現象還較普遍,從文中所反映的學生認識生活的水平與能力還較弱;從作文教學過程來看,教學過程與學生生活脫節,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氣息。為了使學生能寫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時的把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表達出來,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會學生觀察生活。作文訓練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要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如有一次,我悄無聲息的走上講臺,環視教室以后,讓孩子們對我的動作、神情、語言等進行描述,孩子們立馬熱鬧起來,一個接一個滔滔不絕,等他們說完了,我說:“請你們把剛才看到的,說到的,用筆記錄下來?!币粋€片段描寫就這樣輕輕松松搞定。
2.指導學生描繪生活。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表達方法之后,我們要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四、立足于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網絡、遠程教育資源、多媒體課件,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
四、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A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小學的作文教學更不容易。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對自己對學生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