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遼寧省沈陽市第二十中學,遼寧 沈陽 110000)
?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探析
劉 洋
(遼寧省沈陽市第二十中學,遼寧 沈陽 110000)
對高中生物課堂生活化進行的探究,提出了可行的方法.
生活化;教學;生物
社會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是一切知識的來源,也是教學的根本歸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經典教育名言——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高中生物教學一定要不斷轉化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手段,真正實施生活化教學,提高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
我國新課程改革已經推行了很長時間,但是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沒有徹底的變革,還需要進一步深度轉變傳統觀念,適應新時期教學改革和教育事業發展的變化.高中生物教師在不斷轉變教學觀念的基礎上,積極優化課堂環境,努力實現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融合,讓學生在感知生物知識的基礎上,將其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確保他們的思維由課堂空間向更為廣闊的生產生活應用空間拓展.教師精心選擇和設計與生活生產實踐應用相關的事例,提出更多的趣味性生活問題,組織學生深入生產和生活,喚醒他們的生活生產閱歷和生活體驗,真正將生物知識與實踐經驗和應用能力緊密融合.
例如,白血病又稱血癌,在我國有著較高的發病率,最有效的治療方案就是進行骨髓移植,中華骨髓基因庫就是為了解決DNA比對而專業設置的機構,也是為更多人能夠實現骨髓移植而設立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因為骨髓配型合適的概率非常低,所以需要更多的志愿者能夠加入其中,以此來進行更好地篩選和匹配.結合你所學的知識解釋如何才能獲得可靠的骨髓呢?又如,學習和了解“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的相關教學內容時,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奶粉是現在食品工業中最為重要的產業,為什么有的小孩喝奶粉會成為大頭兒子呢?請從生物學的知識中找到答案.相對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通過這一系列是生活情境或者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習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高中生活生活化教學需要設置與之相應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將生物知識與生活應用相結合,為學生呈現具體的應用場景或者生活現象,讓學生去觀察和分析,思考甚至動手實踐,以此將學生帶進具體的情境中來,獲得最為直觀的體驗.將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場景帶進課堂,調動他們已有的體驗和生活經驗,結合生物學生的有關知識讓學生來分析和思考.或者為學生播放具體的生活生產應用的視頻,讓學生感知生物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以此來強化他們對生物知識的感知,豐富學生的體驗.同時,高中生物教材設置了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問題探究欄目,意在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生物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分析和思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與問題.根據這問題積極創設相應的生活課堂教學應用情境,做好各種知識的應用拓展與遷移,進而不斷拓展學生的應用空間,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學習“蛋白質”的相關教學內容時,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利用他們的生活經驗創設更具應用生活化的教學實踐情境.每個學生都有去超市購物的經歷,購買的各種食品都會在包裝袋上附上較為詳細的營養價值分類說明.現代食品工業都會用到各種添加劑,標注蛋白質的含量,給學生設置這樣幾個問題情境:(1)請同學們列舉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名稱;(2)蛋白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和意義有哪些,如何選擇適合人體健康營養需要的食品來保障人體所需的蛋白質?(3)食品中為什么要添加一定的氨基酸,不同食品添加的氨基酸數量不同,依據是什么?學生結合自己的所學知識,將其與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相結合,根據這些問題做好深入分析,不僅能夠了解蛋白質的基本性質,感知其作用和營養價值,還能更好地關注食品安全,依照身體發展需要合理選擇食品,做好營養搭配.
實驗是進行科研的最為重要的方式,也是推動技術進步和科學發展的最為關鍵的途徑.生物實驗是教學的最為重要的內容,是新時期實施素質教育、推行新課程教育改革重要體現.高中生物在充分重視生物實驗的基礎上,注重生物實驗與生活的聯系,真正培養他們的觀察和動手能力,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升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例如,在喝完一包奶后,讓學生思考,其中的糖、脂肪、蛋白質都會在體內經過怎樣的變化.看到花的葉子黃了,分析其缺少了哪種礦物質元素,根據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驗證.或者自己親手種植相關的花草或者其他植物,調整氮磷鉀的比例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的數量,觀察這些花草的生長變化情況.學習微生物的相關教學內容,自己動手發面、制作果醋,甚至釀制米酒等.這樣能夠真正強化學生的實驗熱情,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真正將所學知識變成學生的經驗和素養.
總之,高中生物教學實現生活化教學是教育的本質回歸,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根本途徑,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方式.高中生物教學注重生活化教學,在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的各個環節都能實現生物知識學習和應用與生活的融合,強化教育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步.
[1]秦艷.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28).
[2]王明濤.讓源頭活水汩汩來——淺談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學[J]. 新課程(下),2016(09).
[責任編輯:季春陽]
2017-05-01
劉洋(1979.1-)男,沈陽人,本科,從事中學生物教學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18-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