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霞 卓 劍
(宿遷學院數學系 江蘇宿遷中學 223800)
淺談高中數學微課的制作與應用
吳秋霞 卓 劍
(宿遷學院數學系 江蘇宿遷中學 223800)
本文就高中數學微課的制作與應用加以闡述,有益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高中數學;微課;制作;應用
高中數學知識是對初中教育階段知識的延伸,也是幫助高中學生數學思維的關鍵.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創新課堂教學的方法,降低高中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難度,提高高中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微課是目前高中數學教育中的先進手段之一,在高中數學教育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1.合理的確定制作微課的內容.在對微課的內容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教師應首先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班級內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合理的對內容進行選擇.相比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微課教學是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之一.因此,多數高中學生對該類方法具有濃厚的興趣.然而當內容選擇不當或者難度不適時,則將會大大降低高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反而降低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高中數學當中,立體幾何部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可將常見的立體圖形展示在學生面前,并通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旋轉,讓高中學生在腦海中對該類圖形擁有全方位的認識.
2.科學的采取微課的制作方法.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其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幾種:其一,手機錄制.該類方法是微課制作當中較為簡單的一種方法,其主要依靠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一類問題的解答方法、解題思路、作圖等進行講解;其二,手機錄制配合演示文稿.在運用該類方法進行微課制作時,教師應首先運用計算機技術將演示文稿制作完成,之后根據每頁內容的不同,錄制講解的視頻;其三,專業設備錄制.通過計算機軟件,將教師的模擬授課進行清晰的錄制,并在師生交流平臺上進行上傳,以供高中學生隨時學習.
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微課進行制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在演示文稿制作期間,避免運用過于華麗的界面,降低對高中學生注意力的干擾.同時,教師應運用鮮明的顏色,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部分進行標注,讓高中學生能夠重點掌握.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教師應運用簡短的時間,就本堂課程的教學情況等進行總結,讓整個課堂教學形成一個整體.
1.應用高中數學微課,營造學習氛圍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或者先進的教學模式,其主要目的均在于通過教師的指導,讓高中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并拓寬高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高中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以微課為媒介,致力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學習.微課的特點在于持續時間短、重點內容突出等,因此,筆者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常常以其特點營造情境.如在空間幾何的講解過程中,多數學生在解題期間,誤認為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會交與一點.此時,筆者在微課當中,會將空間四邊形置于課件當中,將其兩條對角線進行標注,讓高中學生對其是否相交進行直接的觀察,進而得出其不相交的結論.
2.應用高中數學微課,指導學生發展
由于微課的教學時間通常在十五分鐘左右,因此重點、難點突出是其主要優點之一.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當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內容能夠集中講解時,則將會使得高中學生易于接受.高考是對高中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考察,因此高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僅需要將基礎知識教與學生,還需要將有關的課外知識融入其中,從而能夠實現高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這就需要高中教師在備課期間,對使用的教學素材進行精挑細選,使其能夠涵蓋教學內容的全部重點.例如在對數列的知識進行講解時,筆者運用以下題目作為例題:設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已知a3=12,S12>0,S13<0.(1)求公差d的取值范圍;(2)指出S1,S2,…,S12,中哪一個值最大,并說明理由.在對該類題目進行解答時,需要首先對公差等數值進行解答,進而能夠在對該題目的解答進行講解時,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有關數列的重點知識.
3.應用高中數學微課,組織教學活動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高質量的教學需要教師在備課期間,明確教學任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素材.在運用微課模式進行教學時,教師可運用網絡技術,從網絡資源當中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案例,從而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豐富程度.同時,在運用科學的資源進行教學時,則能夠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掌握,便于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控制.
4. 應用高中數學微課,促進教師進步
“教學相長”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之一.在社會日益進步的今天,其教育理念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因此,教師應根據教育的發展,不斷的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研究教學方法,學習教學技術.而在微課教學當中,教師應依托計算機技術,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學習微課的制作技巧,實現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通過教學的反思,實現教學能力提高的目的.
綜上所述,微課是當今科技進步的結晶之一,也是推動高中數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動力.因此,相關教師應注重對微課教育方式的研究,在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同時,關注高中學生的知識掌握,促進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實現高質量的數學教學奠定基礎.
[1]張建民.高校微課作品制作技巧探究[J].甘肅科技縱橫,2014(03).
[2]潘行漢.有效學習與微課信息技術[J].新課程學習(下),2014(07).
[3]張雪松.微課在農村初中教學中的嘗試[J].新課程(下),2014(06).
G632
A
1008-0333(2017)33-0010-02
2017-07-01
吳秋霞(1977.10-),女,江蘇省宿遷人,研究生,大學講師,教課程與教學論數學方向.
卓劍(1979.10-),男,江蘇省宿遷人,中教一級,大學本科.
楊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