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文
國有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有機融合機制探索
孫建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會議上提出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山東省交通工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做好黨建與生產經營的融合,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動探索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融合機制,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雙提升。
黨建;生產經營;融合;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會議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山東省交通工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山東交工集團)發揮綜合競爭優勢,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統一起來,使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融入現代企業制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融入中心工作,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科學發展優勢。
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是黨章賦予國有企業黨組織的一項重要職責,是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體現。
1.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機統一。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歷來是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也是國有企業的制度優勢。發揮黨建制度優勢,必須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有機統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結構中,這也是應對國企治理失靈問題的中國特色制度安排。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避免治理結構不健全、內部人控制和外部治理不完善等諸多負面影響,從根本上解決庸政懶政、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這就需要把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公司章程,完善黨委議事規則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明確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厘清黨委和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職責分工,形成黨組織領導制衡、董事會決策、經理層執行和監事會監督,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體系。
2.健全完善有效參與決策的體制機制。一是健全完善組織體系。黨的建設與企業改革發展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黨組織負責人及黨務工作人員同步配備,黨的工作同步開展。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把最優秀的黨員選拔到支部書記崗位。二是健全完善領導機制。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成員與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完善“黨政共管、一崗雙責”的崗位責任制,推行黨委書記和董事長“一肩挑”。推進“專兼結合、多位一體”的機構設置。建立黨組織與企業治理結構分類溝通機制。三是健全完善職責范圍。參與涉及企業改革發展穩定、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組織人事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的決策。四是健全完善運行機制。建立決策前通氣報告、研究討論制度,決策中列席會議、表達意見制度,決策后帶頭執行、監督糾正制度。五是健全完善保障機制。嚴格執行監督檢查制度,建立失責追究制度,健全完善考核評價制度。六是健全完善質量提升機制。優化班子功能結構,形成合理的專業素質結構,既有懂黨建工作的,又有懂生產經營和現代管理的。將企業目標統一到企業發展整體利益和社會利益,避免決策者有限理性,并支持公司治理結構依法行使職權,確保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
推動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重點在于“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把提高國企的效率、提高競爭力、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企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效檢驗黨建工作成效。
1.把黨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作為重要任務。自覺加強黨的建設,是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推動黨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滲透到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全過程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把企業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作為黨建工作重點,把提高生產經營成效作為黨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與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一致、與企業發展模式匹配、與企業經營管理方式協調的黨建工作機制,使黨建成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和企業價值鏈上的重要環節。推進黨建工作體制機制、方式方法、內容載體等創新,使黨建工作與現代企業制度合拍,與發展同步。聚焦主責主業,緊扣黨建工作主要目標任務,找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力爭取得實效。
2.推動基層黨組織創新載體,建立融入機制。基層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根基,要發揮黨支部推動落實、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廣大黨員牢記宗旨、心系職工、干事創業的先鋒模范作用。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
一是創新活動載體,找準結合點。推廣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技術攻關團隊、黨員營銷服務競賽等形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踐行“四講四有”,做到“四個合格”。山東交工集團基層黨組織緊緊圍繞貼近目標、貼近一線、貼近職工要求,開展以 “四強”黨組織、“四優”黨員為載體的創先爭優主題活動。陸續開展“黨徽在質量提升中閃光”等主題實踐活動,黨組織和黨員作用進一步發揮。積極開展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引導黨員職工向企業生產技術改造、產業轉型升級、日常經營管理建言獻策。組織開展“特色主題黨日”活動,把服務群眾、服務發展作為核心內容,把黨員活動從活動室延伸到生產一線,從政治理論學習延伸到黨員群眾生產生活。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產品質量。做到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互促共進。
二是建立服務職工和生產一線的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實施黨建工作網格化管理。山東交工集團為及時了解職工群眾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迅速響應職工群眾提出的困惑、疑問,團結凝聚職工群眾,提高黨支部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建立了“1+N”黨建工作網格化管理模式。即以1個黨支部為責任主體、N個黨小組為基礎的“支部—黨小組—黨員—職工群眾”四級網絡服務體系:黨委及班子成員聯系黨支部,支部書記聯系黨小組,黨小組聯系黨員,黨員聯系1至2名職工群眾,實現了黨建工作橫到邊、豎到底。黨建工作網格化管理的推行,提升了為職工群眾、一線市場需求服務的水平,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成立了10個車間職工書屋,建立了23個車間班組書柜,添置各類圖書近5000冊;焊裝、裝配車間黨支部主動聯系職工群眾,制作黨群服務聯系卡近1000張,服務職工群眾800余人次;技術中心黨總支進行54項次技術優化,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提升產品競爭力,使產品更加適應市場。黨建工作網格化管理打通了黨組織與黨員、黨員與群眾溝通的渠道,較好地發揮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是圍繞工作任務和崗位需求推進黨員素質提升。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基層工作融合互動的價值定位,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會、工作總結交流會、建言獻策懇談會等“新三會一課”活動,黨員帶頭學習技術,在重要崗位設立“黨員先鋒崗”,在關鍵技術上設立黨員“幫帶崗”,實現黨員素質和生產效益雙提升。通過學習鍛煉,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骨干,輸送到重要崗位,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探索黨建項目化管理,推廣黨員責任區等有效載體和方法。山東交工集團圍繞新舊動能轉換,支部創新開展黨員“1+N”活動,即黨員以1項主要技能為立身之本,同時拓展和提升與崗位相關的若干項技能,公司每名黨員基本都掌握2門以上職業技能,增強了人才儲備力度;開展黨員責任區培養帶動“1+N”活動,以崗位職責和考評指標為基礎,1名黨員負責幫帶責任區內若干名職工,精準助力企業發展。
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堅持融入中心推動發展的考核導向,堅持定量與定性、平時與年度、組織與群眾相結合,提高考核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1.對黨建工作的考核。一是開展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結果與領導人員崗位調整、薪酬待遇緊密掛鉤。二是深化拓展黨建工作述職評議。采取綜合述職與專項述職結合的方式,比如對抓黨建工作存在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可以采取專項述職。在對上述職的同時,探索開展對下述職,利用黨員干部會等向黨員干部群眾代表述職,推進黨組織書記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結合。三是進行綜合考核。定性定量結合,強化重基礎、重日常、重規范的導向。明確黨建工作底線標準,觸碰或沖破底線的,實行扣分,嚴重的一票否決。不同方式相互印證,綜合分析任務指標考核和黨員群眾評議評價結果,得出比較科學的結論。四是加強黨建重點任務專項督查,在年中、年底等時間節點開展,對落實不到位的黨組織負責人,要進行約談、誡勉。
2.對黨員的考核。山東交工集團探索黨員積分制考核,借鑒績效管理中的KPI(關鍵業績指標)考核方法,結合各單位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對照黨章規定和公司經營目標任務,分別從政治素質、崗位技能、工作業績、群眾工作4個維度,量化34項評價指標,對每位黨員實施KPI管理。各黨支部對照34項黨員評價標準,實施月度記錄、季度評價、年中評比,年終進行總評。按照得分高低,每季度對評價結果進行分層:90分以上,黨員先鋒崗,宣傳事跡,懸掛標識牌;70-89分,黨員達標崗,黨支部和黨小組幫其制訂黨員個人提升措施,記入《黨員手冊》。積分制考核的實施,增強了黨員意識,發揮了黨員在生產經營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①朱洪波:《發揮好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J],《求是》,2016年第23期
② 李云峰 黃清:《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征及治理》[J],《國資報告》,2017年第6期
孫建文,任職于山東省交通工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高級經濟師,本科學歷。目前主要從事黨建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