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河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河北石家莊 050011)
河北省三級跳遠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FMS)測試分析
陳琳
(河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河北石家莊 050011)
功能性動作篩查,主要針對于運動員的基本動作模式、動作局限、動作不對稱進行確認、分級和排序,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更加準確地認識到運動員在技術動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對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高有著深遠的意義。該文分析限制運動員體能發展因素,旨在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糾正技術動作,減少損傷,為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提供幫助。
功能性動作篩查 三級跳遠 測試分析
1.1 研究對象
以河北省三級跳遠項目5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其中1名女運動員,4名男運動員,平均年齡(23.3±3.4)歲,平均身高(183.6±3.6)cm,專項訓練年限(8.2±2.5)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了大量國內有關功能動作篩查測試的相關資料,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理論與方法依據。
1.2.2 數理統計法
所得數據應用統計軟件包SPSS 18.0進行統計分析。
1.2.3 測試法
使用FMS測試工具,對5名三級跳遠項目運動員進行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測試前,運動員先進行15 min的慢跑熱身,測試人員根據評估標準對每個動作進行評分和錄像采集,之后并對所收集的動作視頻進行深入分析。
1.2.4 邏輯分析法
通過FMS功能動作篩查,篩查出河北省三級跳遠運動員功能動作障礙,深入評價、分析運動員身體薄弱環節、對稱性以及局限性。
2.1 河北省三級跳遠運動員FMS測試結果
通過現場觀測和測試后分析技術錄像可以看到:在完成這7 個動作的時候,普遍都出現了一些代償性動作和不對稱、不平衡問題。一些代償性動作雖然可以幫助她們勉強完成測試,但這些代償性動作破壞了動作的有效性,導致力量傳遞的喪失和能量傳遞的損耗。因此,在長年累月的重復中,這些代償動作很可能為運動損傷的出現埋下隱患。

表1 河北省三級跳遠運動員FMS測試結果
深蹲測試雙髖、雙膝和雙踝的對稱、功能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同時通過木桿舉過頭頂,測試胸椎和雙肩的雙側對稱功能和靈活能力。因此,髖、膝、踝以及肩等關節部位的靈活性和穩定性直接影響動作的質量,并且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和伸展性至關重要。此次測試中運動員在深蹲動作中表現為蹲不下,腳跟需要加墊木板,但也只是得了2分,說明髖、膝、踝關節的柔韌性較差。5名運動員普遍出現胸椎靈活性不足的問題,共同具有的動作缺陷還包括下蹲時膝關節超過腳尖;下蹲的動作模式不正確,先膝后髖,發力順序不正確。
跨欄架主要測試雙髖、雙膝、雙踝的雙側靈活性與穩定性的測試得2分的運動員出現了一側膝關節外翻,說明髖關節柔韌性差,也或者與該側腿臀中肌力量不足有關。李××表現為支撐腿的踝關節穩定性較好,但支撐腿的膝關節穩定性較差。蔡××表現為支撐腿的膝關節穩定性好,但支撐腿的踝關節穩定性較差。
前后分腿蹲主要測試髖、膝和踝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同時也測試跨多關節肌肉的柔韌性;唐××表現為后膝不能觸板,與髖關節的靈活性有關,與股四頭肌的柔韌性有關。魏××右腿在前時,軀體穩定性較好,但左腿在前時軀體出現晃動,說明該隊員髖關節穩定性不夠,兩側的對稱性較差。
肩部靈活性測試評價肩關節內旋、后伸及內收能力,反映肩關節的靈活性和雙側對稱性。唐××肘關節有受傷史,無疼痛,但活動度降低。曹××表現出胸部肌肉緊張,與訓練后不放松有關。李××表現出肩關節活動度較差。
結果顯示只有魏××能拿到3分滿分,其余運動員均出現大腿后群肌肉緊張和小腿肌肉緊張,主要原因是腘繩肌主動收縮能力較弱、小腿肌肉的主動柔韌性差。
俯臥撐測試在封閉運動鏈上體對稱的撐起動作中,在矢狀面上穩定脊柱的能力;魏××手與下巴平齊時和手與鎖骨平齊時都是肩關節先向上抬起,在撐起的過程中整個身體不能在同一水平面上抬起,主要原因是軀干穩定性較弱,核心力量較弱。李××、蔡××也表現出軀干穩定性較弱,核心力量較弱的特點。
測試顯示同側上肢肘關節和下肢膝關節不能接觸,上肢和下肢不能同時配合抬起,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上下肢神經肌肉的協調能力差,肌肉的本體感覺差,核心穩定性、肩帶穩定性差。在降低難度的情況下,異側膝、肘能夠接觸,但在接觸時身體有輕微晃動,說明運動員核心穩定性差,應該著重加強核心穩定性訓練。因5名運動員是備戰全運會的運動員,所以在這個動作測試中,對他們的要求較高,評價標準是以同側完成動作為標準。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這5名運動員身上共同存在的問題諸多,他們髖靈活性和穩定性差、踝的靈活性差,膝關節穩定性差,胸椎靈活度受限,軀干穩定性差等等情況,還包括動作模式不正確,出現代償動作等問題。這些測試出現的問題跟專項的技術動作結構有著緊密的關系,由于運動員長期進行專項訓練,動作模式單一,常導致神經一肌肉系統忘記本體發力方式,造成動作模式錯誤及關節周圍肌群用力不均勻、不協調致使關節穩定性下降,出現動力鏈上的能量泄露,長期訓練增加了關節磨損和肌肉拉傷等運動損傷的風險。研究表明,運動員在三級跳遠的過程中,在跨步跳起跳時地面對身體的反作用力可以達到身體重力的數十倍以上。易造成腰、膝、踝關節容易出現損傷,導致前后側肌肉力量不平衡,表現為前側鏈肌肉力量大,后側鏈較弱,這種不平衡和差異往往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功能性動作篩查(FMS)測試可以很直觀的檢測出運動員身體弱鏈,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檢測方法。河北省三級跳遠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結果顯示髖靈活性和穩定性差、踝關節的靈活性受限,膝關節穩定性差,胸椎靈活度受限,軀干穩定性差,動作模式不正確,出現代償,容易出現損傷。建議定期進行FMS測試,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
[1]孫莉莉.美國功能動作測試(FMS)概述[J].體育科研,2011,32(5):29-32.
[2]李雷,呂曉梅.河北省職業賽艇運動員功能動作篩查結果與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5,29(1):70-73.
[3]羅晨,張秀云.物理治療和功能訓練對運動損傷預防及康復訓練的作用[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2(3):35-39.
[4]吳艷玲.青少年三級跳遠訓練傷病預防與康復[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5):191-192.
G804.6
A
2095-2813(2017)01(a)-005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