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睿蔣文淵
(1.山西大同大學體育學院; 2.大同市五醫院 山西大同 037009)
大同大學體育專業學生運動場館健身補水調查研究①
宋睿1蔣文淵2
(1.山西大同大學體育學院; 2.大同市五醫院 山西大同 037009)
經過查閱關于運動補水和體育保健的文獻資料,對大同大學體育專業學生場館內運動補水的現狀,運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大學生運動補水知識相對匱乏,主動積極補水意識較差,沒有形成良好的補水習慣,還存在一些誤區。該文旨在調查體育專業學生運動補水實際情況,為其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論依據與參考,以利于身體的健康、訓練的有效率以及運動競賽成績的提高。
大同大學 體育專業學生 運動補水
水不僅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參與物質代謝過程、調節體溫、保證體內物質的運輸、保持腺體的正常分泌等生理功能。體育運動中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引發脫水狀態,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產生不良影響,以致運動能力降低,造成不必要的運動傷害。通過調查分析,希望為大同大學體育專業學生在運動補水方面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幫助。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大同大學體育專業學生的運動補水現狀為研究對象。根據年級和男女比例在該校體育學院2012級到2015級抽取20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每年級男35名,女15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從網上檢索圖書館查閱,整理有關方面的專著等方法搜集了關于運動補水的大量文獻資料,為該文的寫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與對象和運動補水的文獻以及參考相關的問卷資料,設計了該次調查的問卷,共發放200份,收回196份,回收率為98%,有效問卷191份,有效問卷占共發放問卷的95.5%,占回收問卷的97.45%。
1.2.3 訪談法
該文在撰寫過程中通過對校內各個運動場中的體育專業學生與教師進行尋訪交流,為論文的完成提供參考。
1.2.4 數據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獲得的有關數據歸納整理,進行統計處理。
2.1 在科學運動補水知識的認識上
在調查中絕大多數的體育專業大學生認為運動期間口渴需要補水,表1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對運動補水的具體知識并不了解,沒有主觀認識到科學運動補水的重要意義。科學的運動補水可以明顯延遲運動疲勞的到來,提高運動能力,尤其是在炎熱環境中長時間的訓練。
2.2 在運動補水的習慣形成上
據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在運動期間是口渴才去補水的,而主動補水的學生不多,可見大學生運動補水是被動的,不是預防性的補水??矢械难舆t性決定了利用口渴作為補水信號是不科學的,當感到口渴就已經開始脫水了,而身體水平衡的糾正又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應預防性的提前補水。
2.3 在運動期間各時段的補水方式
2.3.1 運動前補水
運動前15~20 min補100~300 mL水的正確補水方式。“運動前的補水一方面是為之后的運動做準備,一方面能對之前運動中可能造成的缺水做補充,來控制體溫與心率的升高,緩解心血管系統的壓力。
2.3.2 運動中補水
大學生應在每15~20 min補150~300 mL水的運動中正確補水方式?!斑\動前補水不能滿足長時間且出汗量大的情況下身體中體液平衡的需求,脫水需預防,運動中的補水是必要的。一般每隔15~20 min,補液150~300 mL,或每跑2~3 km,補液100~200 mL,每小時不超過800 mL。一般情況下,每升液體應含有0.5~0.7的鈉和40~80 g的糖,但如果運動時間不超過1 h,補充含電解質的水即可?!盵2]
2.3.3 運動后補水
大部分學生還是選擇了運動后少量多次的補水原則,大部分體育專業大學生對運動期間補水的具體方式在認識上還是相對正確的,但同時在調查中還有一組數據顯示,也會存在兩個誤區:運動中的限制補水和運動后的集中大量補水。
2.4 在運動補水的飲品選擇上
學生以清水作為運動補水的首選飲品,出汗量少的情況下一般補充常見的飲品,像白開水、運動、茶飲料等。若出汗量較大則最好補充含有一定量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淡鹽水、菜湯等,可樂、汽水會有碳酸氣和咖啡因“碳酸氣會對咽喉造成刺激致使飲用困難,并會引起胃部脹氣等不適,影響水分和別的營養上的吸收??Х纫蛴欣蜃饔?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可以引起機體排尿量的增加,從而加重機體的脫水。它的興奮作用不利于運動過后的恢復?!盵1]及時補充流失物質,運動飲料有一定含糖量、適量的電解質、低滲透壓、無碳酸氣、無咖啡因、無酒精的特點,合理應用對改善機體代謝過程、促進體溫調節、維持正常生理機能以及提高運動能力有積極意義,是運動補水的理想飲品。

表1 關于體育專業大學生對運動補水了解情況的調查統計表
3.1 結論
(1)大部分體育專業大學生對運動補水的生理知識并不了解。學生對水的生理功能、運動脫水的表現和造成的危害不十分清楚,沒有主觀認識到科學運動補水在訓練與競賽中的重要意義。
(2)大多數學生主動補水意識較差。學生在運動期間主要是以口渴作為補水信號,為防止運動過程中脫水而預先補水的學生并不多。
(3)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形成科學的補水習慣。另外一些學生還存在著運動中限制補水和運動后集中大量飲水的誤區。
(4)補水飲品的選擇上以清水為首。部分存在著選擇可樂、汽水的誤區,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大部分學生對運動飲料的好處是肯定的,但實際中選擇的并不多,其中價格可能是一方面原因。
3.2 建議
(1)體育專業大學生應重視科學運動補水理論的學習,認真學習運動生物化學和體育保健學的知識,平時閱讀與上網時多注重積累體育知識,把體育學習融入生活。
(2)樹立科學運動健身的觀念,把科學理論知識運用到運動實踐中,深刻體會加強認識。健身訓練時多利用學過的生理知識,不要盲目鍛煉。
(3)重視對基礎生理知識的教授,改進教學策略加強考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學生學懂理解。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術課時多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
(4)學院可在學校中出版運動健身誤區等專題運動健身小冊子,針對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和漏洞,教授廣而實用的知識。
[1] 曹建民.體能與營養恢復[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2010.
[2] 謝敏豪,林文弢,馮煒權.運動生物化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3] 艾華,史小才.為什么運動員常常不在運動中補充足夠的液體?如何彌補[J].體育科學,2002(1):138-140.
[4] 陳瀟斐,陳文鶴.運動訓練及補液對運動員水鹽代謝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5(1):79-82.
[5] 魏鳳閣.補液對青少年運動員運動的影響[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1,15(1):33-36.
G804
:A
:2095-2813(2017)02(c)-007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072
此論文屬于山西省體育局省級科研項目論文(項目編號:16TY124)。
宋睿(1984,6—),男,漢,山西廣靈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蔣文淵(1982,6—),女,山西大同人,碩士,中級,研究方向:臨床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