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法主要的作用是以國家的視角,干預并調控社會公共經濟活動。經濟法屬于法律的一種,其基本范疇包括理念與價值這兩大類。理念,是經濟法精神、思想以及宗旨,價值則是我國經濟法對我國公民的重要意義。對經濟法理念與價值范疇進行深入地挖掘,有利于加深我們對于經濟法的理解,并更好的運用。筆者在下文當中,就經濟法的理念與價值范疇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經濟法;理念與價值范疇;研究與探討
一、分析經濟法理念范疇
1.經濟法理念當中包含的特性分析
我國現行的經濟法當中的理念即具備主觀性,同時也具備客觀性。從主觀性方面來看,因為每個人社會經歷以及知識水平的直接影響,在相同的經濟、文化以歷史背景下,既使是同一理念不同的人也會存在各種不同認知與看法,因此,其主觀性表現主要是具備年代性、地域性以及個體差異性。從客觀性來看,由于歷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經濟情況的不同,在理解和定義理念方面不同的人也會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也把理念所具備的客觀性充分地體現了出來。根據上文分析來看,社會的意識形態主要是由社會發展的水平而決定的,面對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經濟情況,必須對經濟法理念適時地進行調整。
2.分析我經濟法理念的具備范疇
(1)以社會責任為本位的經濟法要素。在經濟法當中,社會責任本位屬于強制性的一種要素。經濟法的核心是將廣大的消費者作為根本,那么對于消費者權益的維護來說,也就形成了較強的義務與責任。經濟民主是我國經濟法當中非常重要的原則,明確了經營者的自由以及廣大消費者的權利,還要求政府以及相關的管理者給予經濟主體自主權足夠的尊重。經濟法管理手段也要逐步發展為人性化、制度化、規范化以及彈性化的模式,而我國經濟法包含的法定義務以及各種社會責任,都需要在強制性的規定下落到實處。
(2)堅持以廣大消費者的利益為本。我國經濟法理念的核心在于將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作為根本要素。社會經濟之所以會蓬勃發展,關鍵在于廣大消費者的支持,而經濟法制定的原因在于服務于廣大消費者,推動我國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發展,可以這樣說,經濟法就是因為對消費者的權益進行保護才誕生的。經濟法制度的設計與構建,就是本著將消費者作為核心和以人為本的原則,這恰恰契合了我國社會發展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經濟的民主是我國經濟法能夠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對于經濟糾紛的解決以及相互間共識的達成等較為突出的問題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還要更加尊重的是個人的社會需求以及個性的發展。
(3)堅持平衡協調的經濟發展原則。對于經濟法理念來說,平衡協調是其標志性的要素。有學者指出,法律存在的意義在于促進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平衡,使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能夠有效地結合。也有學者指出,消費者為本是經濟法的核心,這就需要社會經濟發展可以和人的發展形成有效地協調,貫徹科學發展觀,逐漸使我國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歷史等各個方面的要素實現平衡協調發展。
二、分析當前我國經濟法的價值范疇
1.我國經濟法價值包含的要素分析
價值,是指主體需求在客體的幫助下獲得滿足的可用性,其中包含的要素主要是主體、客體和需求。從辯證統一的視角分析經濟法價值,其包含了主觀價值與客觀價值、一般價值與特殊價值等因素的辯證統一。
2.我國經濟法當中的價值范疇分析
第一,公平與效率價值。公平的關鍵在于我國社會整體上的公平,在經濟法當中的公平價值較效率價值來說是更加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經濟法的公平價值不同于效率價值,要想保障社會公平在于政府給予的關注度,而市場關心的則是效率。經濟法要想實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這一任務,必須全面實施社會財富的合理分配,避免不公的社會財富分配以及公共資源的分配,并要積極縮小公民收入上的差距,使公平分配價值得以實現,充分地體現出經濟法的中介價值,從而使我國社會可以更加和諧地發展。
第二,在我國的經濟法為了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其中包含了一般價值與基本價值。經濟法之所以會立法主要為了社會公平分配,只有社會成員公平合理地對社會財富進行分配,才能真正使社會和諧地發展。我國的經濟法又具備了協調的重要作用,可以對社會多元利益進行協調,通過協調不同群體和不同個體的利益,對較強勢力利益的發展進行一定的壓制,扶持并保護弱勢群體與個體,使各種社會利益沖突與矛盾得到緩解,從而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經濟法,規范了社會財富的分配與再分配,逐漸縮小了社會各個成員間財富的差距,同時,在經濟法價值中介作用下,通過對國家的各種制度進行綜合性的調整使合理分配最終能夠得以實現,我國公民都可以真正地享受合法合法應有的財富,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共生。
第三,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價值。這一價值的實現是建立在上述各種價值基礎之上的,在對經濟秩序進行有效規范的前提下,經濟法當中的價值才可以實現。在經濟法制度的約束下,能夠對經濟主體及管理主體的行為進行規范。當前我國的經濟法中,為了使市場經濟主體保持良好的秩序,主體市場準入和退出都有明確的規定,也確定了各經濟主體與的權益、法律地位和義務,還可更好地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并幫助國家進行市場的宏觀調控。由于當前的市場競爭過于激烈,不良經濟主體為了獲取優勢,甚至動手非法手段,而在經濟法環境下的市場競爭法可以維護市場的自由和公平競爭,壓制不法行為,維護市場的良性發展,還可以對市場生產、交換等經營秩序進行維護,并進行經濟的宏觀調控,使我國經濟得到持續穩定地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經濟法是確保我國社會經濟正常、合法運行的重要法典。判定經濟法理念與價值范疇,始終都是相關研究者所關注的話題。實際運用經濟法時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都要以經濟法為依據進行深入地研究與解讀。因此,探討經濟法理念與價值范圍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國經濟法理論逐步完善的重要措施。筆者在下文當中,探討了經濟法的理念與價值范疇。
參考文獻:
[1]馬藝菲. 基于經濟法的理念和價值范疇研究[J]. 法制博覽,2016,07:258.
[2]黃洪強,彭學. 經濟法的理念和價值范疇分析[J]. 福建質量管理,2015,11:80.
作者簡介:
柳靖(1990~),性別,男,籍貫:內蒙古,民族:漢,學歷:MBA在讀,研究方向:公司財務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