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進+王興元+侯薇薇
[摘要] 目的 探究瑞格列奈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2DM)的療效及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該院收治的80例T2MD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甘精胰島素,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使用瑞格列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12周后HbA1c、2hPG、FPG、HOMA-IR、HOMA-β水平。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HbA1c、2hPG、FPG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HbA1c、2hPG、FPG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觀察組改善幅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HOMA-IR、HOMA-β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瑞格列奈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胰島β細胞;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甘精胰島素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b)-0037-03
糖尿病屬常見代謝疾病,臨床特征表現為患者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可由多種因素引發[1]。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存在胰島素抵抗(IR)、胰島β細胞受損,嚴重導致其胰島素分泌功能喪失,發生腎臟病變、動脈粥樣硬化及外周血管病變等并發癥幾率高,臨床以IR為主,伴隨一定程度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且發病多見于成人[2-3]。該研究給予40例T2DM患者瑞格列奈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胰島β細胞功,取得滿意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該院收治的80例T2MD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8~68歲,平均(60.21±4.98)歲;病程1~6年,平均(3.76±1.33)年。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6-70歲,平均(61.07±5.11)歲;病程1~6年,平均(3.29±1.79)年。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2型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4];②BMI介于20~28 kg/m2;③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處于7%~10%。排除標準:①精神或表達功能障礙;②1型糖尿?。虎蹏乐馗文I功能受損;④伴有冠心病等嚴重并發癥;⑤其他惡性腫瘤。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規治療:依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運動和飲食計劃,每餐后至少進行30 min有氧運動,熱量總攝入不高于30 kCal/(kg·d);宣教2型糖尿病相關知識,答疑解惑,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對照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給予甘精胰島素(國藥準字S20050051),每日21:30皮下注射,起始劑量0.2 U/kg,空腹血糖(FPG)目標值為3.9~6.9 mmol/L,低于最低標準則減少2~6 U,每超過最高標準1.0 mmol/L則相應增加1 U,3 d為1個調整周期。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及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使用瑞格列奈(國藥準字H201 33037)口服,起始劑量1.0 mg/次,3次/d,依據患者FPG水平每3天調整劑量。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應藥物治療均持續12周。
1.4 觀察指標
通過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兩組患者餐后2 h血糖(2hPG)、FPG,以2hPG<10.0 mmol/L,FPG<7.0 mmol/L為血糖達標,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狀或FPG<3.9 mmol/L視為發生低血糖。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2hPG及FPG水平,HbA1測定使用高壓液相層析法。使用穩態模型(HOMA)分析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和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HbA1c、2hPG、FPG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觀察組改善幅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胰島β細胞
兩組治療前HOMA-IR、HOMA-β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HOMA-IR均較本組治療前明顯降低,HOMA-β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發生頭暈1例,低血糖1例,不良反應發生2例(5.00%);對照組發生頭暈2例,低血糖3例,不良反應發生5例(12.5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26,P>0.05)。
3 討論
T2DM屬常見慢性內分泌疾病,小部分患者因胰島素分泌水平異常而引發,多數患者胰島素分泌水平正常,其血糖水平高多與機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有關[5]。臨床治療T2DM通常在飲食控制及飯后運動基礎上服用降糖藥物以降低血糖,胰島素分泌低于正常水平患者需使用外源性胰島素。糖尿病屬慢性疾病,病程遷延,患者需長期服用降糖藥物,機體易產生耐藥性。此時往往需要加大服用劑量或聯合用藥,但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導致腎臟病變、動脈粥樣硬化及外周血管病變等并發癥發生幾率增加[6]。因此,選擇合適藥物對T2DM治療至關重要。瑞格列奈是新型甲苯衍生口服降糖藥物,通過與胰島β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關閉ATP敏感性K離子通道以促進胰島素分泌[7-8]。瑞格列奈具有模擬正常餐后胰島素分泌高峰特點,餐前服用僅在進餐時刺激胰島素分泌,機體內葡萄糖水平越高,其對胰島β細胞促進作用越明顯,可避免空腹刺激的發生[9]。甘精胰島素是使用基因重組技術合成的新型胰島素類似物,經皮下注射后機體吸收緩慢,作用時間長達24 h,血藥濃度分布平穩,夜間低血糖發生率低,與機體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特點類似。相關研究表明,甘精胰島素在控制空腹血糖方面優于中效胰島素,但餐后血糖控制效果不夠理想[10]。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瑞格列奈聯合干凈胰島素治療,HbA1c、2hPG、FPG水平、胰島β細胞功能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患者差異不顯著,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瑞格列奈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具有較好安全性,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李碧峰,侯憲云,張輝亮.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腦病的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6,23(1):26-29.
[2] 王曉紅.血尿酸及其他相關因素對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5):549-550.
[3] 王洋,楊波.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及其健康信念的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6,32(8):1057-1059,1062.
[4] 趙令君,劉玉峰,吳淋淋,等.糖尿病腎病最新國際病理診斷標準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35(5):847-848.
[5] 余穎,饒祖華,江淼.n-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及血糖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5):850-852.
[6] 程森華,王俊,陳安,等.2型糖尿病亞臨床血管病變患者動態血壓及血壓變異性的特點分析[J].浙江醫學,2016,38(7):495-497.
[7] 呂旭艷,謝敏,陳小麗.阿卡波糖與瑞格列奈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觀察[J].中國藥師,2016, 19(6):1113-1115.
[8] 吳秉司.瑞格列奈聯合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1):168-172.
[9] 簡強,李佳,李鵬飛.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并動脈硬化患者的療效[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6,25(2):192-194.
[10] 孔亞坤,耿秀琴,周艷紅,等.甘精胰島素與西格列汀聯用治療口服降糖藥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國藥師,2016,19(4):695-697.
(收稿日期: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