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虹+曹喜鳳
[摘要] 目的 觀察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78例手術護理效果。方法 以2010年3月—2015年12月期間在該院進行治療的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156例作為對象展開研究,隨機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VAS評分、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情況。結果 觀察組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術后的VAS評分、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均更具優勢(P<0.05)。結論 在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具有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 優質護理;圍術期;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b)-0177-02
闌尾炎屬于急性病,老年闌尾炎的發病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逐漸上升,在老年人中,糖尿病屬于常見病,老年人的身體各項機能逐漸衰退,因此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逐漸上升[1],導致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隨之提高,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患者在經過治療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較大,會對治療效果產生一定影響。該文旨在觀察優質護理在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156例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展開研究(收治時間是2010年3月—2015年12月)。觀察組:男性∶女性=49∶29,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70.21±2.19)歲;存在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共33例,無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有45例。對照組:男性∶女性=47∶31,年齡62~80歲,平均年齡(70.78±2.86)歲,存在糖尿病病史患者35例,無糖尿病病史患者43例。兩組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在患者入院后及時對其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嚴格遵醫囑為患者用藥,保證病房環境舒適。手術后針對每位患者的病情和飲食喜好為其制定一份科學的飲食方案,期間要根據患者血糖的控制情況進行調整,手術結束48 h后協助患者開始進行肢體功能的訓練,若患者產生較強烈的抗拒心理,則需不斷鼓勵患者,使其樹立鍛煉的毅力。觀察組: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其中常規護理措施同對照組,優質護理措施可概括為以下幾點:①術前優質護理:手術開始前詳細檢查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尿糖水平,對患者目前的身體情況進行評估,同時對患者的心腦血管進行檢查,判定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在手術時間確定后定時為患者測量血糖(6 h/次),一旦發現患者血糖過高要及時給予降糖補液進行處理。②術中優質護理:術中為患者實施全麻,動態監測患者術中血糖的變化情況,避免術中低血糖情況的出現,靜脈滴注RI,嚴密監測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③術后優質護理:術后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再次檢查患者血糖值,根據其血糖值調整RI用量,也可將用藥方式從注射改為口服,手術后,積極進行抗菌和消炎治療,通常術后服用抗生素5 d,避免手術切口發生感染,術后3~5 d鼓勵患者下床進行適當活動,有利于機體的新陳代謝。指導患者正確進食,遵守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多食用低糖量、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通常患者在手術3 d后就可正常進食。④心理護理干預:術前鼓勵患者樹立治愈的信心,采用相應的方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恐懼心理得到緩解。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手術治療過程,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術后及時安撫患者,使患者切口的疼痛程度減輕,若患者切口疼痛難忍,則遵醫囑給予患者鎮痛藥物進行止痛。
1.3 觀察指標
使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2]對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進行判定,十分制,分數越高說明疼痛程度越高。同時統計兩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此外,采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共三個標準,分別是不滿意、一般滿意以及非常滿意,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8例-不滿意例數)/78例×1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情況、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
兩組的VAS評分對比,觀察組明顯更優,同時觀察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更短(P<0.05),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要高于對照組,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對比P<0.05,見表3。
3 討論
闌尾炎伴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較高發,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重,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同時由于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較高,影響身體健康,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相關研究數據顯示[3],約24%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在發病后的一天內會出現穿孔,需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否則會危及生命安全,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危險系數更高,導致患者產生絕望、恐懼的心理。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需承受較大的痛苦,因老年患者的手術耐受性不高,在治療期間患者感受到的疼痛較強烈,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增加了治療難度[4]。因此,對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常規護理中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協助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等護理內容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但常規護理計劃的實施較為零散,缺乏連貫性[5],此外還缺乏患者心理護理的干預,在改善患者心理情緒方面未起到明顯作用,而良好的心理狀態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僅使患者心理上得到舒適,還能提高患者生理上的舒適度,因此還需對患者進行更加優質的護理干預。優質護理的護理理念是“以患者為中心”[6],既優化了基礎護理,又全面落實了護理責任制度,護理理念不僅在護理人員的護理觀念上有體現,在日常的護理行為上也需圍繞該護理理念展開護理工作,最大程度上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進而將服務質量提高。優質護理不但需要對患者的合理需求進行滿足,還需保證患者的安全,使患者的舒適感提高[7]。術前護理工作中定時測量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夠確保患者血糖處于穩定狀態,促進手術順利進行;術中護理中嚴密觀察患者血糖和生命指標的變化情況能防止術中發生意外事件,影響手術效果[8];術后積極進行并發癥的預防和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心理護理應貫穿于整個圍術期,術前的心理護理是保證患者以良好心態進行手術的關鍵,術后的心理指導能夠減輕患者的不適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該文研究結果中的數據顯示,對觀察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后,患者的VAS疼痛評分(2.48±1.12)分、下床活動時間(2.38±0.31)d、住院時間(6.25±2.28)d均優于進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此外,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3.85%)明顯比對照組低,護理滿意度為91.03%,明顯比對照組患者高,兩組患者的上述各項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得,在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能夠使患者的疼痛程度減輕,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還能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諧的醫療氛圍,適合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朱莉.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手術護理體會[J].健康導報:醫學版,2015,20(8):128.
[2] 王鳳梅,彭鳳芹,朱洪亮.老年闌尾炎伴糖尿病手術的護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210-211.
[3] 劉曉梅.16例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16):1499-1500.
[4] 單明娣.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護理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3):222.
[5] 梁云艷,馬曉波,李鐵冬.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1):158-159.
[6] 胡長春.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護理探討[J].醫藥衛生,2015,1(8):13.
[7] 耿淑艷.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護理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5):222.
[8] 楊金枝.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8):179-180.
(收稿日期:201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