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廣+朱俊英+邢忠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自身抗體聯合檢測與1型糖尿病分型診斷。方法 選取從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0例1型糖尿病,60例2型糖尿病,并選取同期50例健康對照組,應用免疫印跡試劑法檢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分析其檢測結果。結果 1型糖尿病組GADA、IAA、ICA檢測陽性率高于2型糖尿病組、對照組(P<0.05)。ICA/IAA、GADA/ICA、GADA/IAA、ICA/IAA/GADA四種聯合檢測陽性率分別為52.50%、70.00%、67.50%、72.50%,明顯高于單一抗體檢測。結論 聯合檢測,可提高診斷陽性率,避免發生漏診,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1型糖尿病自身抗體;胰島素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b)-0123-02
臨床中,糖尿病屬于常見慢性疾病,主要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導致的糖代謝紊亂、血糖升高。按照發病機制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早期分型與診斷對于臨床治療、預后有著重要作用。相關研究發現,自身免疫介導胰島β細胞破壞同糖尿病發生發展有著緊密聯系,檢測自身抗體表達對于糖尿病早期分型、診斷十分重要[1-2]。對于糖尿病患者,其體內有多種胰島β細胞抗體,其中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是較為重要抗體。該文主要分析糖尿病自身抗體聯合檢測與1型糖尿病分型診斷,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0例1型糖尿病,60例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組中,18例女,22例男,年齡為34~58歲,平均為(45.44±9.33)歲;2型糖尿病組中,25例女,35例男,年齡為33~60歲,平均為(44.75±10.22)歲。將免疫系統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妊娠糖尿病以及繼發性糖尿病患者排除。并選取同期50例健康對照組,其中22例女,28例男,年齡為29~59歲,平均為(43.45±10.09)歲。對比3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檢測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3 mL靜脈血,血液凝固以后,3500 r/min轉速,5 min離心,血清分離,儲存于-20 ℃。應用免疫印跡試劑法檢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操作嚴格遵守試劑盒相關說明
1.2.2 陽性判斷標準 ICA陽性:40×103、64×103、120×103其中任一區帶為陽性,或者是同時陽性;IAA陽性:5.8×103陽性;GADA陽性:65×103陽性。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為單位,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組GADA、IAA、ICA檢測陽性率對比
1型糖尿病組GADA、IAA、ICA檢測陽性率高于2型糖尿病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型糖尿病組、對照組GADA、IAA、ICA檢測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GADA、IAA、ICA聯合檢測對1型糖尿病診斷敏感性
ICA/IAA、GADA/ICA、GADA/IAA、ICA/IAA/GADA 4種聯合檢測陽性率分別為52.50%、70.00%、67.50%、72.50%,明顯高于單一抗體檢測。詳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統紊亂,對胰島β細胞進行錯誤供給,導致胰島素分泌缺乏或者是減少,引起糖代謝紊亂及血糖升高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顯示,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其前驅期、發病期血清能檢出破壞胰島組織細胞抗體,包含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體(IA-2A)以及羧肽酶自身抗體(CPH)等[3-4]。目前,在1型糖尿病中,常用自身免疫血清學標志物包含GADA、IAA、ICA。胰島細胞抗體早期用于1型糖尿病免疫球蛋白預測,具有較高陽性率,隨著患者病程延長,陽性率隨之下降;胰島細胞抗體在年輕患者中診斷價值較高,隨病情進展陽性率下降快。胰島素自身抗體屬于混合抗體,能結合胰島細胞內多種抗原,能敏感的反應胰島細胞自身免疫;胰島素自身抗體對于新發兒童1型糖尿病具有較高診斷價值,檢測陽性率高,但對于成年患者檢測陽性率低;單純檢測胰島素自身抗體,僅能提示可能有糖尿病傾向,無法作為診斷1型糖尿病的指標。谷氨酸脫羧酶抗體屬于合成γ氨基丁酸限速酶,在1型糖尿病發病前,其水平有明顯升高癥狀,同患者胰島β細胞損傷程度有較高相關性,且持續時間較長,具有較高診斷陽性率,正常者、2型糖尿病陽性率低。該組研究結果顯示,1型糖尿病組GADA、IAA、ICA檢測陽性率高于2型糖尿病組、對照組(P<0.05);2型糖尿病組、對照組GADA、IAA、ICA檢測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1型糖尿病患者中,谷氨酸脫羧酶抗體、胰島素自身抗體、胰島細胞抗體出現水平、時間存在差異,單一抗體檢測,陽性率較低。ICA/IAA、GADA/ICA、GADA/IAA、ICA/IAA/GADA 4種聯合檢測陽性率分別為52.50%、70.00%、67.50%、72.50%,明顯高于單一抗體檢測。提示聯合檢測能提高診斷陽性率,與王天榮[5]研究結果一致。
總而言之,血清谷氨酸脫羧酶抗體、胰島素自身抗體、胰島細胞抗體檢測能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臨床鑒別提供參考,抗體聯合檢測,可提高臨床診斷陽性率,避免發生漏診情況,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波,董金穎,常波.自身抗體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診斷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3(2):262-265.
[2] 陳佩宏.不同品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抗體檢測試劑盒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12):110-112.
[3] 胡暉,陸偉成,劉偉才.糖尿病自身抗體檢測在成人隱匿型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16):78-80.
[4] 周暉,李正康,徐曉明,等.胰島自身抗體和生化指標在糖尿病分型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重慶醫學,2016,45(21):88-89.
[5] 王天榮,鮑哲.糖尿病分型中糖尿病自身抗體聯合檢測的探討[J].北方藥學,2015,12(12):129-130.
(收稿日期: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