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新

[摘要] 目的 討論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急診救治方法與效果評估。方法 選取該院發生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患者60例,均選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根據自愿的原則,分為使用傳統的急診救治的對照組和在對照組基礎上實行系統干預醫治的實驗組。對兩組患者的醫治的效果實行比較。結果 兩組患者在蘇醒時間,空腹血糖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出院后隨訪中的治愈,死亡,復發次數上,實驗組的患者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傳統的醫治方法的基礎上使用系統干預的醫治,有利于患者身體恢復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低血糖;急診救治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b)-0124-02
糖尿病低血糖是糖尿病中常見的癥狀,在醫治糖尿病時使用胰島素或者胰島素的類似物會使身體內的葡萄糖的含量快速降低,當血漿中的葡萄糖低至2.8 mmol/L時,血糖濃度過低,會對大腦產生傷害,在血糖降低速度較快或者血糖濃度較低時會發生昏迷的現象[1]。在醫治中通常使用傳統的急診救治的方式醫治,但醫治后再次出現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情況較多,痊愈率較低,反復性較強。許多學者提出在傳統急診醫治的基礎上使用系統干預醫治,更好地找出患者發病的原因,使患者盡快蘇醒,血糖恢復正常,并盡快獲得痊愈,減少復發的次數[2]。該文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間該院發生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患者60例,根據自愿的原則,分為使用傳統的急診的救治的對照組和在對照組基礎上實行系統干預醫治的實驗組,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發生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患者60例,根據自愿的原則,分為使用傳統的急診的救治的對照組和在對照組基礎上實行系統干預醫治的實驗組。其中,實驗組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4例,年齡在36~72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2.3±3.5)歲,患者有4~10年的糖尿病史,有23例患者在送醫過程中處于淺昏迷的癥狀,有7例患者在送醫過程中處于深度昏迷的癥狀。對照組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5例,年齡在37~73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4.7±2.9)歲,患者有4~10年的糖尿病史,有22例患者在送醫過程中處于淺昏迷的癥狀,有8例患者在送醫過程中處于深度昏迷的癥狀。實驗組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糖尿病低血糖。排除標準:①患者有其他重大疾病,如嚴重腎衰竭等。②患者年齡過大,超過80歲以上。③患者患有精神類的疾病,不能配合實驗實行。④患者病癥嚴重,無法溝通。⑤患者患有嚴重的腫瘤的情況。⑥患者不同意進行實驗。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在對照組中使用傳統的急診救治。患者入院后立即對患者實行生命特征的檢測和心電檢測,為患者實行吸氧(1~3 L/min)醫治,保證患者呼吸暢通。之后,將葡萄糖(50%,40~100 mL)通過靜脈推注的方式推射入患者體內,如果患者沒有出現病情緩解的情況,再將葡萄糖(10%,250~500 mL)通過靜脈點滴的方式滴入患者體內,當患者的病情出現穩定的情況后,停止使用藥物。
1.2.2 實驗組 在實驗組使用對照組中的急診救治的基礎上使用系統干預的醫治。當患者入院后給予患者各項生命特征的檢驗,為患者實行吸氧(1~3 L/min)醫治,保證患者呼吸暢通。同時,檢查患者的全身的情況,密切關注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體征的情況,測定患者的血糖的情況,根據觀察和測量的結果分析患者的發病原因,做出合理正確的診斷。根據結果針對患者的情況實行醫治。將葡萄糖(50%,40~100 mL)通過靜脈推注的方式推射入患者體內,如果患者沒有出現病情緩解的情況,在將添加氫化可的松的甘露醇(20%,100 mg)通過靜脈點滴的方式滴入患者體內。當患者清醒后,可以適量飲用葡萄糖飲料(50~100 mL)。為了防止病情出現反復,需要實行系統干預,實行患者合理的使用胰島素或者胰島素類似物。患者合理用餐,適量運動,限制飲酒定期實行血糖檢驗等措施。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的方式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數據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設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的蘇醒時間(72±12.36)min小于對照組的蘇醒時間(78±15.63)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醫治后的空腹血糖(6.1±0.36)mmol/L大于對照組的空腹血糖(5.7±0.36)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治愈率(100%)大于對照組的治愈率(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復發次數(0.9±0.3)次小于對照組的復發次數(3.4±1.3)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蘇醒時間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7.236;在空腹血糖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7.365;在治愈率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7.236,在死亡率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6.324;在復發次數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5.326,見表1、表2。
3 討論
糖尿病低血糖是一種臨床急癥[2],發生速度很快,需要快速的搶救,大多數患者在神志不清的情況下被送到醫院實行急救。這種病癥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對病人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3]。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救治不及時或者病情反復次數多,最終可能會出現偏癱,精神疾病,意識出現障礙等[4]。在醫治時通常使用傳統的急診救治,但救治后病情出現反復的情況較多[5]。現在使用在傳統的醫治的情況下實行系統干預的醫治,可以有效減少出現病情反復,有利于患者痊愈。促進患者盡早蘇醒,減少患者恢復正常血糖的時間,有利于患者的身體的恢復。在傳統的醫治的情況下實行系統干預的醫治可以增加患者的生存率,減少患者死亡的出現率。易云蘭等[6]研究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急診護理地結果與該文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說明該文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該文選取該院發生糖尿病低血糖昏迷[7]的患者60例,根據自愿的原則,分為使用傳統的急診的救治的對照組和在對照組基礎上實行系統干預醫治的實驗組。對兩組患者的醫治的效果實行比較。結果,實驗組的蘇醒時間(72±12.36)min小于對照組的蘇醒時間(78±15.63)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醫治后的空腹血糖(6.1±0.36)mmol/L大于對照組的空腹血糖(5.7±0.36)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治愈率(100%)大于對照組的治愈率(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復發次數(0.9±0.30)次小于對照組的復發次數(3.4±1.30)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蘇醒時間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7.236;在空腹血糖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7.365;在治愈率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7.236,在死亡率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6.324;在復發次數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t為5.326。
綜上所述,使用在急癥救治的基礎上系統干預醫治可以有效減少病人的病情出現反復的情況,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銀波.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診48例患者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6):90-91.
[2] 劉冬冬.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診救治的臨床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2):337.
[3] 林萍清,閔軍,刁良彪,等.65例急診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24):45,47.
[4] 王劍矛,李巍,梁國紅,等.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診救治方案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5):3126-3127.
[5] 劉鑫.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診56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5):110-111.
[6] 易云蘭,宋麗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急診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8):193-194.
[7] Hayashino Y,Tsujii S,IshiiH,et al.High frequency of non-nocturnal hypoglycemia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sleep quality measure by 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receiving insulin therapy: Diabetes distress and care registry at tenri (DDCRT 4)[J].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es: Official journal, Germ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and] German Diabetes Association,2013,121(10):628-634.
(收稿日期: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