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春


[摘要] 目的 探討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患者流行病學調查情況。方法 隨機抽選2015年1月—2016年6月該院內科住院部接診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有無合并腦血管疾病分為觀察組(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95例和對照組(單純2型糖尿病)65例,抽取靜脈血進行FBG和2 hPBG檢測,統計血糖控制達標率,同時參照2型糖尿病合并并發癥流行病學調查一般方法,調查患者飲食情況、運動情況、吸煙史。結果 觀察組FBG及2 hPBG控指達標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飲食控制較差,偏好高糖高血脂飲食,運動頻率較低,大多數患者均有吸煙史,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控指情況不理想,不良生活習慣是危險因素,需要引起患者自身及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 2型糖尿??;腦血管疾病;診斷治療;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b)-0137-02
隨著人們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如果發病后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而且還會合并其他疾病,其中腦血管疾病就是2型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嚴重時可致殘或增加死亡風險[1-2]。據不完全統計[3],我國每年約有3/4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腦血管疾病,由此可見,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的發展形勢非常嚴峻,需要引起醫務工作者及患者自身的高度重視,加強防治與治療觀察。為進一步探討和總結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診治及治療預后情況,該次研究隨機抽選2015年1月—2016年6月該院內科住院部接診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內科住院部接診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入選病例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2型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且經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PBG)檢測確診,排除空腹葡萄糖受損及葡萄糖耐量減低者。根據患者有無合并腦血管疾病分為兩組,觀察組(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5例,男51例,女44例,年齡在52~78歲之間,平均年齡(66.09±7.28)歲,病程在1~14年之間,平均病程(5.60±2.47)年;對照組(單純2型糖尿?。?5例,男37例,女28例,年齡在53~80歲之間,平均年齡(68.22±6.94)歲,病程在2~16年之間,平均病程(6.10±3.05)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診斷標準參照美國糖尿病協會制定的糖尿病診斷及分類標準:隨機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2 hPBG≥11.1 mmol/L,初診與次日復診均符合上述條件可確診。②腦血管疾病診斷標準:診斷標準參照《心血管內科疾病診斷標準》[4](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及中華醫學會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5]提出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同時符合定位、定性及病因診斷。
1.3 方法
抽取靜脈血進行FBG和2 hPBG檢測,統計血糖控制達標情況,FBG正常參考值<5.6 mmol/L,2 hPBG正常參考值<7.8 mmol/L。參照2型糖尿病合并并發癥流行病學調查一般方法,調查患者飲食情況(飲食控制及飲食偏好)、運動情況(運動頻率)、吸煙史(有或無)。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將錄入SPSS 17.0統計學軟件,借助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由[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血糖控指達標率上的對比
觀察組FBG及2 hPBG控指達標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血糖控指達標情況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飲食情況、運動情況、吸煙史方面的對比
觀察組飲食控制較差,偏好高糖高血脂飲食,運動頻率較低,大多數患者均有吸煙史,在飲食情況,運動情況及吸煙史方面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可增加患者殘疾及死亡風險,目前有關其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可以確定與胰島素抵抗所致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有關[6]。該次研究旨在探討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情況并與單純糖尿病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發現觀察組血糖控制達標率并不理想,而且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習慣發現觀察組飲食控制不良現象比較普遍,偏好高糖高血脂飲食,而且運動頻率低,大多數患者有吸煙史,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呂亞林等研究結果一致。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僅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而且吸煙現象普遍存在,因此,這些不良生活指標不僅是影響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更是誘發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采取措施積極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高熱量、甜膩飲食以及缺乏運動都會導致肥胖,而肥胖則會造成胰島功能障礙,如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會逐漸發展為胰島素分泌缺陷,進而累及心腦血管系統。吸煙同樣會對2型糖尿病患者產生不良影響,煙草中的煙堿會導致心跳加速,誘發血壓水平波動,增加心肌耗氧量急,導致血流動速度減慢[7-8]。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患者要從日常生活習慣各個方面著手從根本上改善病情,不僅要注意飲食清淡,多食用有利于血糖的降糖食物,避免進食高熱量、油炸食物,還要戒煙戒酒,適當參加慢跑、太極等有氧運動,遵循健康的生活規律,避免和減少腦血管疾病風險。
[參考文獻]
[1] 蔣麗娜.超聲診斷股動脈內中膜增厚與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梗塞性病變的臨床關系[J].中外健康文摘,2011, 8(5):73-74.
[2] 蔣麗娜,王亞莉,張麗,等.彩超診斷頸動脈內中膜增厚與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梗塞性病變的相關研究[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7):17-19.
[3] 關秀軍,鄧斌,周旭軍,等.復方丹參滴丸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硬化的影響及心腦血管事件的預防作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2):490-491.
[4] 景良洪,曾艷麗,宋鳳平,等.綜合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2):1712-1714.
[5] 俞立波,沈鶯,李連喜,等.頸動脈和下肢動脈超聲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檢出的比較[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27):2143-2145.
[6] 張庚良.益氣養陰活血通脈方治療2型糖尿病并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3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4):515-516.
[7] 劉巖,喬洪波,常錚,等.糖化血紅蛋白預測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再次腦血管事件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9):918-920.
[8] 徐鴻斌,蔡云祥,邢銘芬,等.血清C肽和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并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中的意義[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10):1755-1756.
(收稿日期: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