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云


[摘要] 目的 驗證營養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將妊娠糖尿病和超重糖尿病各1例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營養干預,并對其營養狀況分別進行測定和評價。評價指標包括飲食結構、空腹血糖、OTT試驗、體質指數等反映糖尿病的主要指標。 結果 妊娠糖尿病和超重糖尿病分別經過3個月和近1年時間的營養干預,發現營養干預對治療不同類型2糖尿病均有較好的效果。 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多與飲食不合理有關,通過營養干預,結合藥物治療,對改善甚至治愈糖尿病,控制血糖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超重糖尿病;營養干預;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b)-0186-02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國家衛計委和IDF統計,2012年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9.7%,2015年我國有130萬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其中40.8%的人年齡低于60歲。同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該次案例,針對妊娠期糖尿病和營養過剩引起的糖尿病進行營養干預,再次驗證營養干預對糖尿病治療的效果。
1 研究對象
1.1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患者女,26歲,身高1.56 m,孕前體重45 kg,BMI=18.49,按照中國標準,BMI在18.5~22.9,表明體重在正常范圍內。既往身體健康,家中無傳染病及遺傳病史。2014年7月,孕25周,體重增加約4.5 kg。查體:宮高24 cm,腹圍78 cm,胎心140次/min。雙下肢無水腫。正常產檢,血糖逐步升高,孕25周,空腹血糖升高至8.7 mmol/L,連續檢測3 d,其平均值為8.8 mmol/L,隨后進行OGTT實驗,結果為:1 h血糖13.2 mmol/L,2 h血糖12.7 mmol/L。生化檢驗:孕期唐氏篩查低危,肝腎功能正常。超聲顯示:宮內孕,單胎,羊水適量。因1 h血糖為13.2 mmol/L、2 h血糖為12.7 mmol/L,臨床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1.2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女,54歲,身高1.66 m,體重75 kg,BMI=27.2,按照中國標準,BMI在24~27.9,體重偏胖或超重。2009年10月因有口渴、乏力等癥狀,在河南能化集團焦煤中央醫院進行空腹血糖、OGTT檢測,其結果為FPG=11.2 mmol/L,2 hOGTT=15.5 mmol/L ,被確診為糖尿病。家中無傳染病及遺傳病史,此后,在醫生的建議下,一直口服二甲雙胍控制血糖,沒有使用胰島素。2014年5月,進行營養咨詢,當時空腹血糖平均值12.1,藥物控制在8~9之間。
2 診斷標準及病因分析
2.1 診斷標準
采用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推薦的新糖尿病診斷標準:有糖尿病癥狀,并且1 d當中任意時候血漿葡萄糖濃度≥200 mg/dL(11.1 mmol/L),或者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126 mg/dL(7.0 mmol/L),或者OGTT2 h的血漿葡萄糖濃度≥200 mg/dl(11.1 mmol/L)。
2.2 病因分析
病例1:該案例喜吃甜食,懷孕后,更甚。經咨詢,患者每天的飲食多以甜飲料,面包或點心,多種水果為主。由于孕期,運動較少。很顯然,該患者的妊娠糖尿病是典型的攝入過量糖分引起的。病例2:該患者身材高大,體重超重。經咨詢,該患者每天的飲食以多油、多糖為主,蔬菜較少,運動量不足。很顯然,該患者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攝入過量的能量而運動量又不足引起的。
3 方法和結果
2例患者均沒有住院治療,均實施營養調節加適量運動相結合的治療方案。最終結果均比較理想。病例1,由于攝入過多糖分,所以第一步就是指導患者改變飲食結構,禁食一切含糖飲料、點心和水果。根據《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粗細糧搭配、主副食搭配。食物種類確定谷類、奶類、肉蛋類、豆類、蔬菜,適量堅果及脂類。其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別占總能量的20%~25%、25%~30%、50%~55%,蛋白質要有50%以上的優質蛋白,脂類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豐富的大豆油、玉米油等為主。孕婦體重正常,所需總熱量按30 kcal/(kg·d)供給,孕早期與孕前期所需能量一致,約為1 500 kcal,孕中期至后期在孕早期的基礎上逐步增加200~400 kcal,實施三餐三點制,即早午餐后2 h及睡前加餐。能量分配比分別為25%、5%、30%、5%、30%、5%。其次,適量運動,運動形式以散步為主,不適合做劇烈運動。通過飲食調整,2個月后,血糖逐步恢復正常,直到現在一直沒再出現過血糖異常的情況。見表1。
病例2是由于能量過剩及運動不足,所以需要改變飲食結構,減少能量的攝入并增加運動量。食物種類與能量分配與病例1 相似。此患者由于體重超重,所需總熱量按25 kcal/(kg·d)供給,實施三餐兩點制,即早午餐后2 h加餐。能量分配比分別為30%、5%、35%、5%、25%。其次,增加運動,運動形式以快走、健身操、游泳、慢跑等多種形式。通過將近一年的營養干預,該患者體重降至67 kg,BMI=24.3,體重基本降至正常水平,血糖各項指標也基本正常,結果見表2。
4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發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異常,但不包括妊娠前已存在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對胎兒的近、遠期健康均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孕婦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的風險也加大[1],同時,由于利用血糖的能力降低,新生兒發生低血糖的概率增加[2]。Getahun等[3]研究發現,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婦女再次懷孕時,患妊娠糖尿病的概率大大增加。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完全放開,高齡孕婦及曾經患過妊娠期糖尿病的婦女應更加重視。
糖尿病的治療主要包括飲食、運動、藥物、健康教育以及自我監測等五項內容[4-5]。飲食控制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和最基本的措施,合理的飲食療法可影響血液中的多項指標,可以改善血糖、尿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國內很多研究[6-8]結果表明,飲食療法對糖尿病患者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9]。國內多項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營養干預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孕期的營養干預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并降低不良妊娠結果的發生概率[10]。另外許多文獻證實通過對飲食的控制,增加運動量等方式可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11]。
該次案例,針對妊娠期糖尿病和營養過剩引起的糖尿病進行營養干預,通過合理的營養干預都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再次驗證了飲食療法是糖尿病治療中最基本的措施,特別是由于攝入糖分過多引發的妊娠期糖尿病效果更為理想。
[參考文獻]
[1] Barquiel B,Herranz L,Grande C,et al.Body weight,weight gain and hyperglycaemia are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in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J].Diabetes Metab,2014,40(3):204-210.
[2] 尚麗莉,王林貴.醫學營養治療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體重增加與新生兒體重及血糖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2):64-65.
[3] Getahun D,Fassett MJ,Jacobsen SJ.Gestational diabetes:risk of recurrence in subsequent pregnancies[J].Am J Obstet Gynecol,2010,203(5):461-467.
[4]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4:74.
[5] 劉淮玉,唐毅,徐慧華,等.社區2 型糖尿病營養干預的對比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2002,18(6):685-688.
[6] 司寶立.飲食干預對肥胖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1,22(2):125-126.
[7] 徐冬連,徐冬梅,馬向華,等.飲食控制對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2,38(1):74-75.
[8] 王新民,崔艷鳳,譚沖能,等.中低熱量飲食對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2013,11(2):92-94.
[9] 丁以標,劉紅,王文萍,等.2 型糖尿病患者社區營養干預效果評價[J].實用預防醫學,2016,23(4):423-425.
[10] 梁成強,潘妹霞,王鴻.生活方式干預對妊娠糖尿病病人認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1,18(2):91-93.
[11] 李海素,狄英波,譚沖,等.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預與妊娠結局關系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357-358.
(收稿日期:201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