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濤
中圖分類號:G804.5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本文對青少年投手最常見的的肩肘關節運動損傷致因進行分析,總結了少棒投手訓練比賽中常見的錯誤動作,預見少棒投手未來發展的運動損傷狀況。并提出建議與預防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棒球訓練與比賽中,預防和減少青少年棒球投手運動損傷的發生。
關鍵詞 青少年投手 運動損傷 分析
棒球運動屬于球類運動之一,是以球、棒、手套等為工具,在棒球場上運用擊球、跑壘和投球、傳球等技術進行的競賽活動;它是球類運動中最富有田徑特色的項目,既有投擲、短跑的特點,又有接、傳球和戰術的運用。棒球運動員因為投球、傳球和揮棒練習最多,要求頭上投球急而遠、準確;因此,肩、肘部負擔最大。從對棒球運動員損傷部位的調查中可以發現,運動損傷以肩、肘損傷最多,是棒球運動中典型的運動損傷。目前,國外棒球運動開展較廣泛對棒球運動損傷研究很多,國內對于棒球運動損傷的研究還不多。為此,本文對青少年投手最常見的的肩肘關節運動損傷致因進行分析,提出建議與預防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棒球訓練與比賽中,預防和減少青少年棒球選手運動損傷的發生。
一、 少棒投手運動損傷的原因
棒球運動中投手會由于過度疲勞導致損傷; 準備活動不充分; 由于場地氣候原因和被球擊傷。其中最主要的損傷部位是肩肘部損傷,主要原因是投球、傳球姿勢錯誤或過過度疲勞導致損傷的“投擲肩”。“投擲肩”是一種軟組織損傷,主要與投球時身體協調用力時的錯誤動作有關。
少棒投手投球所謂的“投擲肩”的發生主要是棒球運動員中,尤其是棒球投手,需要重復進行大量的頭上投擲動作練習。右手要引到右肩上,形成肩上傳球上身姿勢后,雙手引到右肩上,然后用肩帶動肘將球投出。在肩上傳球或投球中,肩關節的運動主要是伸臂外展外旋到上舉,同時在肩關節運動過程中發力,發力一般速度快而用力猛。肩關節長期磨損,肩峰韌帶和肱二頭肌長頭在整個過程中幾乎從來不能得到休息,因此常損傷伴有發炎,如果不注意調節運動量及時治療,有的就變為慢性炎癥,這是肩部運動損傷較多原因。
二、少棒投手訓練比賽中常見的錯誤動作
從以上情況可知在訓練中應該要避免肩關節所承受過大的壓力。青少年在生長期身體發育尚未成熟,況且投球技術動作也多數不規范。這些都會增加肩關節負荷,導致肩關節壓力過大。作者在少棒投手的平時練習中大致總結出錯誤動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從準備期到投擲早期
(1)支撐腳外旋不充分。(2)蹬踏腿膝關節上舉、彎曲和向前不足。(3)軀干向背側傾斜或軀干向后側傾斜。(4)支撐腿髖關節內旋不足,膝關節向后方位移。(5)蹬踏腿髖關節內旋不足,足尖向前,髖關節打開過早。
(二)投擲期
(1)過度閉步和過分開步。(2)兩肘過低。(3)拇指向上兩肩內旋不足。(3)投球手手肘過度伸直。(4)非投球手手肘過低,拇指向上。(5)兩手向背側拉伸過度。(6)軀干向背側傾斜。
(三)投擲末期到隨擺結束動作期
(1)投球手手肘過低,肩胛骨向上旋轉不足,非投球手手肘曲度不足。(2)投球手手肘過低。(3)球投出時軀干向前旋轉不夠,非投球手手肘曲度不足。(4)隨擺動作軀干向前旋轉不夠。
三、少棒投手可預見的運動損傷現狀。
高校棒球選手運動損傷調查研究報告表明,高校校棒球隊的60名運動員中,發生運動損傷者有54人,占總人數的90%;其中有44名運動員偶爾受過傷,占73%;10名運動員在訓練中經常發生損傷,占17%,而在訓練中沒有發生過損傷的運動員僅占10%。訓練時間越長的運動員發生損傷的人數越多,并且有3-4年棒球訓練生涯的運動員都發生過運動損傷,說明在棒球運動中,存在著較高的損傷率,這與棒球運動項目特征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中國棒球聯賽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研究報告表明,隨著棒球運動員訓練年限的不斷增長,肩關節和肘關節的運動損傷率也不斷增長。調查可知中國棒球聯賽運動員訓練年限在六年以下的運動員肩肘關節損傷率為65%和72%,而訓練年限為二十年以上的運動員肩肘關節損傷率達到了100%。
四、少棒投手運動損傷的預防
青少年棒球投手在訓練比賽中做好預防可以有效降低運動傷害的發生。少棒投手運動損傷的預防工作,我們可以采取以下五個方面的預防措施:
(一)確保運動環境的安全
如果是室外棒球場地,運動前要注意場地是否平整,要關注天氣的變化。如果是室內棒球場地,運動前要了解運動場所的空間和光線器材的布置和區域規劃,仔仔細細檢查自己所使用的球具器材,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
(二)遵守棒球運動規則、正確使用棒球器械和護具
運動前應了解且確實遵守棒球運動的規則、正確使用棒球器械佩戴好必須的護具。避免運動損傷意外的發生。
(三)正確的投球準備姿勢與投球動作。
按照教練或教師指導的正確姿勢與方法進行運動和鍛煉,姿勢不正確或過度運動都會造成肩肘肌肉與關節損傷,要專心聽講,不要有意耍帥。這樣能降低發生運動傷害的可能性。
(四)重視準備活動
少棒投手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前應做好投球相關的專項準備活動,如果肩、肘和髖關節準備活動不夠充分,動作就會變形或不到位,就會提高導致損傷的發生幾率。所以,充分的準備活動是降低運動損傷的重要措施之一,訓練和比賽前應該加強容易受傷部位的準備活動;要培養運動員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把運動損傷降到最低程度。
(五)對損傷進行及時處理
訓練或比賽中一旦出現損傷或不適,應該停止并求助場地的醫務監督
進行及時有效地處理,以免因為損傷處理不及時或不當而造成慢性反復性損傷,影響訓練效果和青少年健康。
參考文獻:
[1] 史清釗,王廉,陳佑學.我國高水平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03:21-2.
[2] 鄭卓肇,李偉,等.職業棒球運動員的優勢肩關節:MRI檢查[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5,21:1259-1261.
[3] 和平,孟繁林,孫曉菊,等.棒球投手擲臂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15:38-40.
[4] 李岳峰,李亞俊.對標槍訓練中肘關節損傷的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2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