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坤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北京市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群進行了研究,對部分學生的肩關節損傷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
(1)在羽毛球運動中,肩關節損傷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損傷;運動前充分的準備活動,尤其是溫度變化較大的時候,準備活動不充分或者不科學都容易導致運動損傷;(2)羽毛球愛好者的肩關節損傷的主要類型為肌肉拉傷,良好的肩部肌肉的柔韌性可以預防學生在訓練中肩關節的損傷;(3)不正規的技術動作或者運動負荷較大容易在運動過程中發生損傷。
關鍵詞 羽毛球 肩關節 損傷
羽毛球作為隔網對抗性項目,因其自身的特點,對參與者的體能、靈敏、協調等方面要求較高,廣大的參與者因為其身體的實際情況,在很多時候完成擊球都顯得吃力,過大的運動負荷、運動動作都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而肩關節作為羽毛球擊球動作的重要部位,在揮拍的初始加速階段和擊球后的制動階段中,肩關節都承受巨大的負荷,反復的不標準的用力可能會造成一次急性損傷,但大多數都是長期逐漸形成的慢性損傷。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區、海淀區、朝陽區、房山區、東城區、平谷區等區縣參與羽毛球鍛煉者的肩關節損傷現狀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和“萬方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選取相關文獻資料,分析總結該研究的最新動態,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和實證證據。
2.訪談法
對于群眾參與羽毛球鍛煉的有關問題,走訪了北京市區和周邊區縣的羽毛球參與者,了解其參與羽毛球現狀和肩關節情況,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真實的依據。
對從事羽毛球訓練的教練員進行訪談,了解肩關節損傷的原因和常用的預防方法。
3.數理統計法
本文采用Excel對所有回收的問卷數據進行了處理分析。
4.問卷調查法
對北京市6各區縣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330份,回收問卷301份,回收率91.2%,有效問卷294份,有效問卷率為97.7%。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運動年限和肩關節損傷
肩關節損傷是指因肩部各組織包括肩袖、韌帶發生退行性改變,或因反復過度使用、創傷等原因造成的肩關節周圍組織的損傷,表現為肩部疼痛。常見的肩關節損傷有肩峰下撞擊癥、肩袖損傷、等癥狀。
1.從表2中可以看出,運動時間在2年到5年的時間內的羽毛球參與者的肩損傷人數最多,達到了64人,占到該運動年限人群的66.7%;該時段的人群因為經常的參加羽毛球運動,但是運動經驗還不豐富,在比賽或運動中,容易給肩關節造成巨大的壓力,導致受傷。
2.其次是5年運動年限及以上肩受傷的人群,占到了總人數的48%;該時段人群已經有了豐富的運動經驗,動作也開始標準,故受傷減少,但是因為長期的運動積累,肩的慢性損傷疾病突出。
3.最后是2年以下的肩受傷的人群占到了總人數的24%。該時段人群的參與羽毛球運動時間有限,造成運動損傷的概率較低。
(二)肩關節受傷部位的分析
肩關節是上肢與軀干的連接部位,是人體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打羽毛球常見的肩部損傷包括盂唇軟骨撕裂、關節囊增厚以及“肩部撞擊癥”等等。調查可以看出,136名肩關節受傷的鍛煉者中,主要的受傷部位是肌肉受傷,占到了總人數的69.1%,受傷類型包括了肌肉拉傷,韌帶拉傷等方面。其中對骨骼造成的損傷占到了30.9%,多出現的損傷在于肩關節軟組織的損傷,如盂唇撕裂等。
(三)肩關節受傷的原因分析
從調查可以看出來,肩關節受傷的人群中,運動前的準備活動時間最多的是10分鐘及以下的人去,占到了總受傷人數的67.8%;運動前的準備時間在10分鐘到20分鐘之間的人數有38人,占到了31.2%;沒有人準備活動做到20分鐘以上。
同時我們可以看出,肩關節未受傷的人群中,準備活動時間主要是集中在10分鐘到20分鐘之間,占到了總人數的75.4%;其次是10分鐘以下的人數占到了總人數的19.2%;最后是準備活動在20分鐘以上的人數,占到了5.4%;
因為在北京的羽毛球場地多是有償使用而且價格都偏高;所以用20分鐘及其以上的時間去做準備活動人的人數相對較少。同時從表四還可以看出,相對于肩關節未受傷的運動人群來說,肩關節受傷的人群相對的熱身時間較少。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夠充分,容易造成肩關節的運動損傷。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肩關節損傷在羽毛球運動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
2.充分的準備活動、正確的技術動作有助于幫助我們降低肩關節的損傷幾率。
3.在肩關節的損傷多發生在春冬季;天氣寒冷,溫度低以引發肩關節的損傷。
(二)建議
1.運動前,充分的準備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在熱身中加入專項準備活動。
2.運動前,了解正規的技術動作,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降低肩關節受傷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賀澤江.羽毛球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5、6.
[2] 田俊寧.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9.
[3] 劉小征.關于羽毛球運動的肩關節運動之我見[J].運動訓練.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