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華+黃泳茵
【摘 要】 宿舍型書屋是一種新的閱讀途徑,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目標。由于當前閱讀現在呈現出的讀書時間碎片化,讀書方式電子化等特點,宿舍型書屋具有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目標;營造閱讀氛圍,提高自身素養的意義。
【關鍵詞】 宿舍型書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可持續發展
網絡時代,人們獲取資源的途徑以及休閑娛樂的方式多樣化,使得圖書館不得不面對資源利用率嚴重下滑的現實。據統計 ,我國平均每 46萬人才擁有一座公共圖書館,國民到圖書館閱讀的比例僅為 11. 6%。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廣州地區,從來不去圖書館的市民比例甚至也高達近60%。《中國青年報》的一篇報道調查了中國高校圖書館的使用狀況。該報道指出,如今的圖書館“在很多大學生心目中就是個大型自習室”,“其原有的功能漸漸被遺忘了”。報道中,西南某高校圖書館的一位副館長說,“我們學校這兩年書籍是越來越豐富了,可真正來圖書館借書、閱讀的人卻越來越少,更多的同學只把這里當成自習室了。”
為了更好利用圖書資源,營造良好讀書育人氛圍,從文獻借閱、文獻資源利用等方面加大學生參與度,特此提出宿舍型書屋以此來創新大學生的閱讀的渠道,達到二次利用圖書資源的目的。
一、當前的閱讀現狀
(一)讀書時間呈現出碎片化
目前,高校中大多數的同學反映自己的課業負擔較重,影響了閱讀的時間。課程的繁多,所需考取的證等等使得當今大學生的讀書時間被擠壓,呈現出碎片化。
(二)讀書方式使電子閱讀成為常態
隨著電腦、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有不少同學選擇電子書作為自己的閱讀途徑。網絡時代的到來,電子讀物的出現已經開始挑戰傳統的紙質書籍,并悄然改變大學生的閱讀方式。
(三)讀書呈現出明確的功利性
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激烈的就業競爭也使大學生的讀書目的越來越實際。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帶有明顯地目的性,因而他們在讀書之前總是先考慮這本書對自己是否實用,造成現在的學生“只讀有用的”書。
二、宿舍型書屋的提出及其優勢分析
(一)宿舍書屋的基本概念
宿舍型書屋是選擇性地在一些宿舍樓下開設,打造成集休閑與學習一體的新型宿舍圖書館。它解決、滿足了大學生“就近原則”的心理,既方便了學生,又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閱讀水平低下問題,傳播了公益思想,增強公益意識。
(二)宿舍書屋設置的優勢
1、將閱讀與休閑方式結合,打破傳統閱讀的局限性和圖書館開展活動的封閉性。
2、地點選擇近。宿舍書屋是選擇性地在宿舍樓下建設的、方便學生利用學習之外的空閑時間進行閱讀的一個地方,它的選擇減少學生從宿舍到圖書館花費的時間,使得學生利用碎片式的時間進行閱讀,提高對知識營養的汲取。
3、以環保為目標。宿舍書屋的提出主要是為了讓舊書以及學生閑置的書進行二次利用,達到對圖書價值的再造。
三、構筑宿舍型書屋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歷史性地把“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作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措施閱讀是一個國家提高國民素質,整體上開發民智,提高創造力的基本手段,也是進行文化建設的基礎和根基。宿舍書屋的開設是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因為它將地點延伸到了宿舍,并不局限于圖書館,有利于進一步倡導高校閱讀,也讓學生更好地利用零碎時間,能夠很好地貫徹這個舉措。
(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目標
根據我對學校圖書館的一些調查,學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而且每年都會購進一批新書,但由于位置有限,一些少人借閱的書籍只能打包下架轉移到倉庫中,為新書騰出位置。而存放在倉庫里的書籍大部分保存完好,還可以繼續為學生們提供幫助。因此,宿舍型書屋通過學校圖書館相聯系的方式,以及回收學生的舊圖書舊雜志,盡可能地利用和發揮閑置書籍的價值,達到圖書二次利用的價值。
(三)營造閱讀氛圍,提高自身素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名言影響了無數人對讀書的看法和期待。通過讀書考取功名、獲得財富、攬入美人,確實是讀書的一部分功能和價值。但是,讀書更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對一個人精神世界的滋養、哺育和陶冶,從而使這個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雖然電子閱讀成為常態,但目前在很多高校,紙質書依然是大多數人的閱讀偏好,而通過紙質書閱讀更能激發閱讀者的閱讀興趣,并且紙質書的收藏價值也受到讀者的重視。紙質書除了形式上更具真實感之外,其天然具有的文化重量也使讀者更能體會到閱讀的氛圍和趣味。有人說過:“紙質書比電子書更有味道。”此味道,既是書之味,更是文化之味。《人民日報》曾引用哲學家笛卡爾的名言“閱讀一切好書如同和過去最杰出的人談話”,建議大學生閱讀應多做“深呼吸”,才能真正提升個人涵養。紙質書便是適合于“深閱讀”的載體,它能夠令讀者更深入地投入到閱讀當中,并且,通過其中的文字之美,圖書的裝幀、設計以及紙張的質感,以及印刷帶來的墨香,創造一個整體的美的氛圍。
構建宿舍型書屋,不僅因為它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目標;更因為它給我們營造閱讀氛圍,帶來自身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鄒婉芬. 構建閱讀社會: 圖書館的使命與對策. 圖書情報工作, 2007( 3).
[2] 宋宇晟.中國“全民閱讀”現狀:大家對自己閱讀狀況也不滿. 中國新聞網. 2016年02月19日.
[3] 余孟孟. 王立新論閱讀:寸鐵在手可殺人 唐朝太功利不如學宋. 鳳凰網綜合. 2016年04月26日.
[4] 吳國紅,申曉佳.今天,你還在深閱讀嗎? ——當代大學生閱讀調查. 華龍網-重慶日報. 2015-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