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訪問
【摘要】基于當前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的學習現狀,深入分析了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研究了構建基于組織內職業成長規律的五年制高職課程體系構建,建立了遞進式成長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新課程體系的實施進行了反思。
【關鍵詞】組織內成業成長 五年制高職 課程體系 研究
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一個有機的補充,豐富了職業教育的內涵,為中職與高職的銜接搭建了橋梁,目前在許多高職學院都開設有與學校專業相同的五年一貫制高職班級,由于學制的特殊性,在課程設置、教學管理方面存在諸多的問題,而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方面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給五年制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了極大的阻礙,急需解決。
一、五年一貫制高職課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整體思考、宏觀布局。目前各高職院校的五年一貫制高職培養模式幾乎都是前面2或3年學習高中或中職的基礎理論,后面3或2年插入高職學習專業知識;由于學生年齡小、基礎底子薄,再加之管理松散,前面的基礎理論學習遠遠達不到后面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的目標。由于缺乏整體思考、宏觀布局,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前后課程銜接不順暢,缺乏開放性、合作性,課程標準厘定不清,課程內容存在重復,課程結構不合理,不利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2、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不精準。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偏低。部分高校為了追求高就業率,采用“訂單式”培養模式,較多與畢業生需求量大的企業合作,導致課程體系設置偏向于個別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要求,這樣的做法極大的浪費了五年一貫制學生的時間,影響了他們學習潛力的發揮。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偏高。也有部分高校對職業教育缺乏研究,誤將五年制高職納入高校范疇,走高校的教學管理模式,課程體系設置按照學科目標定位,只有極少部分學生可以做到,超出了普遍學生的能力范圍,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構建基于組織內職業成長的五年制高職課程體系
根據五年制學生的理論基礎,結合員工在企業內的職業成長規律,構建遞進式成長的專業課程體系,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也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律。
1、理論依據。職業成長分為組織內職業成長和組織間職業成長。組織內職業成長是指員工在目前所在組織內部的職業進展速度,包括職業目標進展、職業能力發展、晉升速度、報酬增長四個維度。在職業教育全面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的背景下,五年制高職學生在校期間的個人成長方式借鑒企業員工組織內職業成長規律是符合成長邏輯的,構建五年制高職課程體系建立此理論基礎上是合理的、科學的,更能夠體現學生職業能力的遞進式成長:“職業發展——職業成功——職業成長”。
2、整體思路
(1)將五年學制整體布局,劃分為三段,第一階段(1-4學期)培養學生初級崗位技能,第二階段(4-8學期)培養學生中級崗位技能,第三階段(9-10學期)培養學生拓展崗位技能,實現學生崗位技能遞進式成長的目標。
(2)所有課程模塊化,整個課程體系有公共素質課程模塊、人文素質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專業拓展課程模塊等五個模塊組成。
(3)公共素質課程(語文、數學、英語、信息化辦公技術)按教學內容劃分為中職、高職兩部分;語文、數學、英語三門課程第一學年開設中職內容,第二學年開設高職內容,信息化辦公技術第一學年開設中職內容,第三學年開設高職內容,其他人文素質課程開設與三年制同步。
(4)人文素質課程從第一學年至第四學年均衡開設,從第一學年至第四學年,公共素質課程和人文素質課程學時量逐年遞減、專業課程學時量逐年遞增。
(5)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分別按初級崗位和中級崗位進行分段開設,專業拓展課程對用拓展崗位。
(6)學生從初級崗位升至中級崗位學習,采用“文化基礎測試+技能測試”為主,“學分累積+職業資格證書”為輔的綜合考核模式。
3、基于組織內職業成長的五年制高職課程體系
(1)課程體系結構
(2)教學進程
三、審視與反思
1、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行業、企業技術創新所必須的發展型和創新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五年制高職教育發展必須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推進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對接。同時還要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特點,發展學生潛能,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和關鍵能力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滿足學生階段發展需要,奠定學生終身學習的發展基礎。
2、培養過程注重內涵。五年制高職教育需要注重中高職教育課程的有機銜接,統籌安排各模塊課程的開設順序,精選課程內容,強化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整體設計;另一方面要強化產教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行業企業資源,與行業、企業共同制定、共同執行、共同修改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堅持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注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加強課程理論與實踐的整合融合,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
3、培養層次多元化。五年制高職培養出來的學生絕大多數能夠順利完成學業,拿到專科層次畢業證書,由于個人原因、家庭經濟條件的影響,少數已完成三年以上學業的五年制高職學生,因故不能繼續學業者,如果前三年的成績全部合格,經本人及其家長申請,學校審核,符合畢業條件者可以取得中專畢業證書和初級崗位職業資格證書。
4、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學年學制,實行學分制,兼顧不同生源素質差異,避免學生重復學習和教育資源的的浪費。五年制高職各類生源起點不同,但最后目標是相同的,不同背景的學生根據個人知識和能力特點,選擇事宜的學習內容,組合適合自己的課程體系,以實現學習內容的順序過渡和接軌,實行學分制的同時需要建立健全靈活的選課制度。
參考文獻:
[1]曹曉娟.五年制高職課程體系設置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
策.[J].中國西部科技.2011.
[2]瞿光唐.戴永良.五年制高職教育辦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
[3]朱仁良.孫靜華.姚延芹.五年制高職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
考.[J].職教通訊.2010.
[4]姜成建.關于五年制高職教育發展存在問題的思考. [J].
繼續教育研究.2007.
備注:屬課題論文發表,課題名為“基于組織內職業成長的五年制高職課程體系研究——以我院五年制大專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