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輝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終身體育”理念倡導培育具備自主鍛煉習慣之學生,鑒此,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學目標也應契合“終身體育”習慣培育之要求,采取著實有效之措施,激發學子運動積極性,提升學生體育知識內化能力從而培育其自主運動習慣。鑒此,本文結合初中體育教學實際情況,從而闡釋培育學子體育鍛煉習慣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初中 體育 鍛煉 習慣
一、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引發學子學習積極性的源動力,同時興趣也是促使學生自主投身體育活動的關鍵因素。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為切實轉變教師地位,實現“教”轉“導”教學模式的順利過渡,在一開始就應該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指導目標。由此于體育實際教學過程中,健康運動思想落到實處,為培養其學習自主運動習慣,起首則需為教學活動建構起宜人的運動環境,以此激發學子自覺性,這就需要教師綜合教育實際,并優化資源配置從而建構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比如在進行熱身活動時,許多學生認為長期都進行相同的熱身準備活動,因此感到十分乏味,不愿意積極配合有關的熱身活動,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學生在運動中受到不必要的意外傷害,為了防治如許情況的發生,教師需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學趣味性。譬如教師可以引導學子進行傳球觸人、蛇形跑、螺旋跑、猴子搶球等游戲,集合游戲情境之優勢引導學之踴躍參與到熱身活動中,如此就自然提升了體育教學的實效性,久而久之便能培養起學子鍛煉習慣。
二、組織合作小組,培養學生鍛煉組織能力
鍛煉活動應該是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所謂“發乎情,止乎禮”,體育鍛煉也應契合時宜,因此良好的鍛煉習慣也需一定組織能力作為支撐。此外合作學習模式核心在于學生在學習上的互利互助,能夠起到取長補短、以強帶弱的效果。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構建興趣小組合作,能夠啟發學生運動潛能、喚醒學子主體性、培育學子合作組織技能、培育學生健康運動思想等。在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初中體育教學應該重點組織開展競爭性體育項目。譬如教師可以組織各個興趣小組進行扳手腕、拔河、接力賽等體育項目以此激發學生合作意識,同時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運動興趣也被有效提升,有助于學子養成合鍛煉習慣。
三、培養健康理念
體育鍛煉習慣源于健康鍛煉理念,初中體育教學之宗旨應是培育學子健康理念,以此激發其運動興趣及潛能,并引導其積極鍛煉提升身體素質。然而在現代競技體育思想引導下,體育教學“競技化”教學特點逐漸形成,實際教學中“技能傳授”事項占主導地位,科學運動理念滲透不利,以上諸多原因致使學子健康鍛煉意識淡薄,對體育活動興趣逐漸走低,最終導致我國初中生體能狀況嚴重下滑。當然體育活動彰顯競技并非不可,只是過度突出“體育技能”意義就與初中體育教學原則背道而馳了,因為競技性作為專業化體育教學思路,其培育要素及目標與一般體育教學有較大差異,倘若牽強將專業體育教學目標轉嫁一般體育教學就顯得南轅北轍了。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及時轉變角色,轉變以“競技”為主導的價值取向,正視健康理念的實際意義,摒除“技能為重”的錯位觀念,然而由技能知識灌輸者,逐漸轉變為健康運動理念傳播者。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回歸“引導者”本位,尊重學子主體性,引導其養成健康鍛煉理念,激發其運動興趣及潛能,并促使其將體育活動延伸至課外及生活之中,以此保證其體育運動的健康性及持續性。四、加強宣傳教育促進體育鍛煉理念的滲透
體育鍛煉理念在初中體育中的實踐具有積極作用,是提升學子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措施。然而為幫助學子逐漸養成“終身體育”、“快樂體育”的科學理念,以此促使學生養成鍛煉習慣,就需加強宣傳教育以此配合實踐活動展開,將“終身體育”理念滲透至學生生活日常。鑒此,初中體育應擺脫傳統體育教育理念束縛,積極宣傳科學的運動理念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認識,意識形態層面矯治學子體育疲態,從而激發起運動興趣。一言以敝之,為了促進體育鍛煉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我們首先就應該著眼于培養學生科學的運動理念,當然就需要校方加強宣傳,譬如組織開展宣傳講堂;在校園張貼宣傳圖文;積極開展運動競技項目。
四、凸出學生的主體性
從本質上講,初中體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育的宗旨是引導學子在體育運動中尋找快樂,在快樂的氛圍下進行體育活動,而快樂則又是促使學生積極鍛煉的重要因素。在誠然,快樂的本質具有主體性,強扭的瓜不甜,強迫性質的體育活動自然也無快樂而言。由此可見,初中體育教學中應該采取積極措施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因為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都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疲態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并沒有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而是以應付的心態完成“模仿練習”。顯然這樣的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不利于培養學生鍛煉習慣。為了改變這樣的窘境,首先就需要在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性,尊重學生個性需求,引導學生健康的運動,以此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理念以及“終身體育理念”共同引導下,初中體育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習慣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為宗旨,樹立科學教學思想,轉變教師角色,尊重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以此培養起具有良好鍛煉意識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王廣瑞.快樂體育教學思想的基本內涵探析[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2] 郝紅忠,譚政典,郭隆珠.對快樂體育在我國實施的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