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貴州大學茶學院
保護貴州古茶樹資源,人人有責。貴州的大學生們也在以自己的專業知識,走在古茶樹保護的路上,希望以“知行合一”的方式,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貴州大學茶學院,是一個新生的學院,面對《古茶樹保護條例》,茶學院的學生們,以自己的方式,踐行著這一份熱情……

貴州大學茶學院 姜睿
“2017年8月3日,《貴州省古茶樹保護條例》新聞發布會暨古茶樹保護工作座談會在貴陽市花溪區久安鄉古茶園召開。”
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就會感覺十分開心,因為這讓我們知道了大家都在為保護古茶樹而努力著。初識古樹茶是在大一時,有幸喝到習水的古樹紅茶,但因是第一次喝到古茶樹紅茶,也因剛接觸茶,只覺得這茶香氣獨特、經久耐泡,卻不知其何因。在此后的學習中便慢慢了解到,這是由于古茶樹鮮葉中的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咖啡堿、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臺地茶,且酚氨比較低,由此形成古樹紅茶獨特的香氣及口感特征。
眾所周知,貴州省晴隆縣發現了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且是唯一的茶籽化石,而這一發現也證明了“世界之茶,始于華夏;華夏之茶,始于云貴”,所以貴州省的古茶樹資源必然是豐富的。據統計,目前我省古茶樹近120萬株,這個數據令人欣喜也令人擔憂,欣喜的是我們擁有這么多的古茶樹資源,擔憂的是如若沒有保護好,如易武那棵八百年古茶樹那般凋零枯萎,令無數茶人嘆息。幸好,我們對于古茶樹的保護正在竭盡全力的做著。

習水古樹茶(周東亞/攝)
我們現有的資源加上古茶樹的不可再生性及其不可復制的獨特性,預示著未來貴州省古茶樹的發展必然是令人憧憬的。

貴州大學茶學院 韓兆嵐
記得第一次與古樹茶的邂逅還是與室友們一起出去“蹭茶喝”時遇到的久安古樹紅茶,作為一款紅茶,讓我吃驚的是它居然能連續沖泡10道以上,茶香芳馥,甜醇之感令人回味無窮,讓我對它一見傾心。
古茶樹因其獨特的口感、高營養價值、無農殘問題等因素而大受市場歡迎。貴州是茶樹原產地之一,因其自然地理的特殊性,被美譽為“茶樹種質資源的寶庫”。作為茶學專業的一員,通過對茶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相關領域的了解,我認為我省發展古茶樹勢在必行,前景一片大好!
《貴州省古茶樹保護條例》使我省成為全國第一個在省級層面為古茶樹立法的省份。由此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對我省古茶樹的發展極為重視。貴州省農委、省茶辦常務副主任胡繼承在會議中就提到:“發展古茶樹應從保護做起,其次才是開發與利用,并且要切記在開發利用過程中不能破壞原有的古茶樹”。的確,發展古茶樹首先最重要的還是應先從保護做起,沒有保護,談何發展。我的家鄉道真縣是貴州省十大古茶樹鄉之一,先后對古茶樹進行了掛牌保護,加強日常管護,并安排專人負責。近年來,多次特請茶學界權威人士如:浙江大學屠幼英教授,西南大學與貴州大學茶學專業多位教授趕赴道真進行實地考察,試制茶樣進行檢測,對古茶樹資源進行保護和利用。
我省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古茶樹資源,作為一名茶學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號召全社會將其價值實現最大化!

貴州大學茶學院 何旭秋
古茶樹是茶的文化之根,歷史之源是茶文化的強有力支撐。
貴州位于茶樹起源地中心區域,尋找貴州本地古茶樹,不僅可以挖掘當地古茶樹資源,還能以此推動貴州茶產業的良好發展。
2017年暑假,我有幸參與了茶學院暑期實踐活動的“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跟隨志愿者服務隊前往獨山縣影山鎮翁臺村進行幫扶。調研期間,我們詢問茶農當地是否有原生茶樹,也是在這一詢問下我們有幸得以尋找到當地的古茶樹。我們所發現的兩棵茶樹,生長在當地的一處懸崖邊上,這里風景優美,一眼看去便是云海翻涌,其中一棵茶樹直徑30cm左右,另一棵也有15cm以上,當地人稱它們為園茶,一般很少采摘。如果不是這次發現,這兩棵茶樹就面臨著挖掉的危險,因為它們所生長的地方被計劃用來修建觀景亭發展旅游。由此看來,尋找貴州古茶樹資源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茶農們很有可能不知道那是古茶樹資源,在無意中就破壞了。如果經測定后告知茶農,則可提升他們的保護意識。而此次發現古茶樹的地理位置相對適合發展旅游,古茶樹的存在給這里賦予了更多意義。當地沒有自己培育的茶樹種苗,所栽植的茶苗基本是從外地購進,而這些茶苗中就有不適宜當地種植的,存在著不出芽、生長緩慢等問題。古茶樹能在當地生長百年,說明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是適宜該品種種植的,因此可在保護好古茶樹資源的前提下,利用現代繁殖技術,培育適宜當地種植的茶樹品種,減少了引進茶苗所帶來的危機。
我們作為茶學專業的學生,也更應該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古茶樹資源鑒定的方法,積極參與尋找古茶樹,為保護古茶樹資源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貴州大學茶學院 張盈盈
擁有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多云霧的獨特氣候條件的貴州,孕育和保留了全球最集中、最豐富、且是世界級的古茶樹資源。如何保護好這些“活化石”已成為身為茶學專業的我所去努力的目標。
今年暑假,我跟隨導師去了貴安新區的一些村落調查古茶樹。由于沒有進行系統普查,貴州古茶樹資源的保護存在保護區域不具體、保護對象不確定等有待進一步考證和實地調查的問題。部分珍稀野生古茶樹資源數量正在日趨減少,嚴重威脅著貴州古茶樹資源的生存和安全。
在我看來,首要的是要對現有的古茶樹的基本特征等進行系統普查。然后再采取可行的措施進行保護。例如,建立基因庫保護好古茶樹生物多樣性,或者是進行保護宣傳及茶文化傳播。
貴州古茶樹也是貴州茶產業發展靚麗的名片之一,我們需要在很多方面來提升貴州古茶樹和貴州茶的競爭力,支撐起貴州作為世界茶樹起源中心的地位,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傳承好、發揚好。
保護古茶樹,勢在必行。

貴州大學茶學院 葉康
古茶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我省是一個茶葉發展的大省,古茶樹資源對茶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血液。它具有很強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針對古茶樹我們可以發掘出茶文化,對古茶文化進行開發。對茶葉育種有很大的幫助,它屬于本地種植資源,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可以培育出適宜貴州的茶樹品種。
對于古茶樹的開發保護,已經出臺了法律,但還有很多路要走。古茶樹是先輩留下來的遺產,不能只顧現在的經濟發展,我們要合理地開發利用。目前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和資金投入投入,做到合理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