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第一中學(226100)
袁 龍●
高中學生數學學習中的心理障礙與解決對策
江蘇省海門市第一中學(226100)
袁 龍●
心理因素對數學學習效果的影響十分顯著.找到學生的學習心理障礙所在并加以解決,對于高中數學教學實效的強化大有助益.結合理論角度的心理分析及實踐角度的經驗總結,形成此文,望對教學優化有所幫助.
高中數學;心理障礙;解決對策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大多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客觀具體的教學動作上,從這個方向找問題、補漏洞.實際上,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影響更是不容忽視的.只有從這個方面重視起來,才能確保高中數學教學的推進沒有后顧之憂.
在很多學生的心里,都是有自卑的感覺存在的,程度深淺不一.特別是在面對高中階段難度顯著加大的知識現狀時,不少學生會感到接受起來比較吃力,進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這樣的自卑心理作祟,使得學生們不敢獨立學習或是主動探究,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很大,必須想辦法加以克服.
當學生們獨自一人面對疑難復雜的數學問題時,分析產生困難,隨之就很容易滋生畏難情緒與自卑心理.因此,在對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及時站出來,介入到學生與問題之間,在提供啟發的同時給予鼓勵,讓學生們在獲得肯定的同時相信自己,提高學習熱情.
“老師講什么都能聽得懂,一到了自己做題就什么都不會了.”這是高中數學教學當中很多師生的共同感覺.這也表現出了學生們在知識學習中的一個主要心理障礙,即依賴心理.程式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已經習慣了作為一個聽眾的角色去接受知識,而失去了主動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這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是極不可取的.
例如,在對概率的知識進行訓練時,我為學生們設計了如下習題:小張和小李一起打槍,二人打中靶心的概率分別為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且二人之間沒有任何相互影響.(1)小張打槍4次,至少有一次沒有打中靶心的概率是多少?(2)小張和小李分別打4槍,小張2次打中靶心,且小李3次打中靶心的概率是多少?(3)若規定,只要連續2次沒有打中靶心,就要停止射擊,那么,小李打了5槍之后被要求停止射擊的概率是多少?上述三個問題呈現出由易至難的梯度.也正是在這種層次設置的趨勢下,學生們很自然地進入了獨立解題的狀態.
難度越大的問題,學生就越容易依賴教師或答案.為了讓大家能夠擺脫這種思維意識,作者采取層次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們由淺入深地接觸問題.在難度較低的問題鋪墊之下,學生們往往能夠很順利地獨立解題.以此為導向,逐步進入難題思考也會自然許多.
高中數學是靈活多變的,因此,定勢心理與學習過程之間顯然是格格不入的.然而,這種心理狀態在知識學習中卻是十分常見的.當學生們找到了一個有效的問題分析方法后,便會很自然地多次持續使用該方法,而忽略了對更多思維角度的探尋.這也是教師們應當關注并幫助學生加以避免的.
想要克服定勢心理的形成,需要從思維習慣的角度入手.通過在平時教學過程當中對提問方式以及解題方法加以靈活變化,學生們的思維變得十分活躍.在面對同一個數學問題時,往往能夠很自覺地找到多個角度展開思考.這不僅幫助學生們克服了定勢思維的心理障礙,更實現了教學效果的進一步延伸.
本文當中所敘述的只是作者在近期研究中總結出的幾個較為突出的心理影響因素.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在本文的啟發之下,關注到更多來自學生心中的聲音,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切實有效.
[1]沈剛.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成為主人[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1)
G632
B
1008-0333(2017)09-0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