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志堅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上海 浦東 200136)
強化執行力管理 助推國際化戰略
□柏志堅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上海 浦東 200136)
推進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全體員工的精細化管理意識,提高全體員工精細化作業能力,最終提高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而管理能力的提高,最終要依靠強有力的執行力作前提,在當前形勢下,中港疏浚確定了以國際化經營管理為引領的企業發展戰略,堅持“三個不動搖”,即堅持國際化戰略不動搖,堅持專業化道路不動搖,堅持效益優先原則不動搖。精細化管理扎實有序推進,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疏浚公司。
執行力管理;一帶一路
擁有國內最大最強的耙吸疏浚船隊的中港疏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中港疏浚、公司)前身是上海九州疏浚工程公司,始建于1971年。2001年經國家經貿委批準,由上海航道局為主發起人,以所屬上海九州疏浚工程公司為主體,發起設立了中港疏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公司改制更名為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公司具有港口與航道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航道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河湖整治專業承包壹級資質以及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擁有國內最大最強的耙吸疏浚船隊,多年來,在國內和全球十幾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承建大型港口和航道疏浚工程,創建了優秀的業績。公司所承建的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等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多次獲得詹天佑土木工程獎、國家優質工程、國家質量金獎、全國用戶滿意工程等。公司連續多年獲得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水運工程建設優秀施工企業、上海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競賽金杯公司等稱號。
隨著國內經濟步入新常態,“十三五”期國內疏浚吹填傳統業務增長空間有限。而國際方面,全球范圍內的疏浚市場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國家實施“走出去”、“一帶一路”等戰略,加大對外投資、合作力度,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建立開放性金融機構,發展開放型經濟政策等,為國內疏浚企業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實施國際化經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面臨新形勢,中港疏浚緊緊抓住發展機遇,作出了全面推進國際化經營的戰略選擇。
作為全面實施國際化經營的戰略部署,公司在“十三五”期要實現海外業務占比50%的目標。公司是國內最早“走出去”的疏浚企業,近40年的海外施工經驗使我們深刻認識到,要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實現既定目標,公司必須只爭朝夕,在加快實施船舶升級換代,打造國際領先技術的同時,加快實施管理變革,實現管理國際化,這是成為國際一流疏浚公司進而全面實現國際化戰略目標的必要條件。
為此,公司作出了以全面強化企業執行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致力于打造并持續推進公司“三全一信”執行力管理體系,即通過對執行力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信息化管理,旨在形成決策科學化、流程標準化、考核系統化的管理模式,達到管理科學、高效的目的。
執行力是連接企業戰略構想和實踐的橋梁,只有當全體員工充分認同企業的發展戰略,并嚴格按照科學高效的公司經營、管理體系要求,發揮出團隊精神和合力,才能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執行力。
公司首先通過開展“十三五”發展戰略大討論以及組織員工共同參與規劃編制的方式,使全體員工在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上達成共識。組織員工圍繞國際化戰略發展要求,為管理變革獻計獻策,并共同參與制度建設和流程再造工作,進一步增強了員工的執行力意識,為全面強化執行力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執行力的全員管理必須自上而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力意識最為關鍵。我們緊緊抓住這個牛鼻子,完善了“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等一系列監督機制。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身體力行,僅以總經理辦公會決策制度的執行為例,2016年,共召開總經理辦公會13次,審議議題83項,其中計劃預算類14項、人事任免類15項、設備更新及科技立項類9項、機構設置類3項、考核獎罰類14項、規章制度類23項,做到項項有議案、有決策、有落實、有反饋。“三重一大”等決策制度的模范執行,直接帶動、促進了全員執行力意識的增強。
在執行力的全過程管理中,公司著重抓好“三化”,一是管理流程標準化,通過流程再造,共編制、優化了200余項流程和139項規章;二是經濟活動分析制度化,通過持續滾動的月度經濟分析會,對指標偏差及時預警并落實改進措施;三是考核機制系統化,做到全員責任目標科學界定、評估標準統一衡量、獎罰措施剛性落實。
執行力的全方位管理,旨在實現執行力和管理水平的均衡提升。由于公司施工設備都是大型耙吸挖泥船,特點是單船作業能力強,過去常常一艘船就可以承包一項工程,因此,長期以來公司都將船舶施工管理能力的提升放在第一位。隨著國內外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工程項目越來越大,公司項目部管理能力不足的短板凸顯。用均衡發展理論作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的項目管理的弱項不全在施工技術、施工工期、施工質量、施工安全的管理,而更多的是在標后預算、成本管控、綜合管理、分包管理等方面。為此,我們首先建立了從項目策劃、標后預算、現場交底、項目實施、現場管理、分包管理、結算收款、項目驗收、項目考核等一整套涵蓋項目管理全過程100余項專項制度和流程。在項目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全面貫徹QHSE體系,通過內審和管理評審,使工程項目從施工組織設計到項目資料立卷歸檔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公司通過項目管理周例會,成本、工期等專題分析會,海外工程協調例會等形式,形成了項目經理間良好的溝通互動和交流學習機制,培養了一批執行力強的項目管理隊伍。從近幾年的項目實施情況來看,基本實現了無虧損項目、無虧損船舶的經營管理目標。
信息化技術對科學決策和強化執行力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為此公司制定了信息化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并注重與制度建設、流程再造工作緊密結合,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管理信息化。首先,公司根據船舶流動、分散、施工區域遍布全球的特點,加大信息化網絡的基本建設投入,建成了覆蓋國內外施工船舶的衛星寬帶網絡。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船舶視頻監控系統、耙吸疏浚監測系統、協同辦公系統、會議系統以及設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的建立與實施,使公司的執行力管理如虎添翼,公司的經營、管理從本部到船舶、班組、崗位形成了一個執行整體。如公司利用船舶視頻監控系統,監察安全違章和施工工藝的執行情況,對即時發現的違規違章行為和事件按照公司有關處罰規定開具處罰單,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違規違章行為也得到及時糾正。
公司根據管理流程各級輸入輸出以數據信息為主的特性,搭建大數據平臺,在國內同行業尚無同類工程管理報表系統軟件的情況下,自助研發了疏浚企業綜合信息采集分析系統。該系統設有船舶端、項目部端、職能部門端、總經理端,共涵蓋經營生產綜合、工程施工、項目財務成本、船舶施工效率以及項目部、船舶輔助考核數據信息等輸入輸出數據信息等,從而形成了面向流程管理各級輸入輸出的網絡化疏浚信息平臺。該系統的形成不但固化了管理流程的各級輸入輸出要求,也進一步提升了數據統計分析的效率,同時,公司各級管理崗位在權限范圍內的數據共享,可即時跟蹤相關流程的實施情況,進一步提升了執行力和風險管控能力,也為科學決策及考核工作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堅持不懈地推進執行力的“三全一信”管理,使公司的管理面貌煥然一新,帶動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持續上升,在國內疏浚行業步入新常態的形勢下,經營業績逆勢而上,2016年公司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在國家實施“走出去”、“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下,公司通過設備更新、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必將形成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公司國際化發展戰略目標。
1004-7026(2017)10-0029-02
F27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