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錢錦霞
(山西省氣象臺山西太原030006)
山西氣象為農服務的發展方向探討
□李娜 錢錦霞
(山西省氣象臺山西太原030006)
氣象與農業息息相關,在“發展氣象+現代農業”的大背景下,山西氣象為農服務提出了新要求。隨著智慧氣象的不斷發展以及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開展精細化農業氣候資源評估和區劃、農作物種植氣候評估和區劃、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擴大農業保險氣象服務覆蓋面、建成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成為山西省當前氣象為農服務的發展方向。
氣象為農服務;智慧氣象;農業氣候資源;農業氣象災害;農業保險;現代農業氣象服務
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由于太陽輻射、季風環流和地理因素影響,山西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冬夏氣溫懸殊、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山西省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干旱、冰雹、洪澇(含暴雨、連陰雨)、霜凍與低溫、大風、干熱風、沙塵暴、雷電等氣象災害,都是山西比較常見且危害較大的氣象災害。此外,還有其它氣象災害,如雪災、霧災、雨淞、霧淞、高溫以及由氣象原因引發的森林火災、冰凌災害和泥石流災害等。
氣象條件是影響山西農業生產的主要的因子之一。第一,自然資源中光、溫、降水等基本的氣象條件,可為農業生產直接或間接地提供能量或物質;其次,農業生物的生產活動受到有利的和不利的氣象條件的影響,這里的不利影響即是我們常說的氣象災害。氣象與農業關系密切,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最為直接,若發生氣象災害,則將嚴重影響產量。
在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系列講話精神指導下,為適應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需要,發展智慧氣象為農服務、提高氣象為農服務質量和效益、加強氣象為農服務的科技創新為氣象為農服務指明了新的導向[1-2]。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山西省的光、溫、水等氣候資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而農業生產對氣候資源環境有很強的依賴性,研究各種氣象資源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就顯得迫不及待。近年來,隨著智慧氣象的不斷發展以及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開展精細化農業氣候資源評估和區劃、農作物種植氣候評估和區劃、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擴大農業保險氣象服務覆蓋面、建成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成為山西省當前氣象為農服務的發展方向。
農業氣候資源是指與農業生產和農作物生長發育密切相關的氣候條件,主要包括光能資源(太陽輻射)、熱量資源和水分資源等。隨著“3S”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農業氣候區劃技術的更新與發展,迫切需要重新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氣候資料對山西省境內的氣候資源、農業氣候資源進行精細化的評估和區劃工作,以求為各級政府分類指導農業生產,發揮區域農業氣候優勢提供決策理論依據。
為適應山西省特色農業的發展,針對各地主要優勢農作物和經濟林果,開展山西省主要農產品產地氣候或氣象條件的評估和區劃工作,可發揮區域特色農業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優勢產品和主導產業,更好地服務“三農”,提高特色農業發展水平。
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主要是針對農業氣象災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導致農業產量損失、品質降低以及最終的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大小的進行分析的過程。加強山西重大農業氣象災害(如干旱、洪澇、低溫冷害和麥區干熱風等)實時監測、影響評估、動態預警和綜合調控,開發穩產增產和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適用技術。同時,在省級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基礎上,推進鄉(鎮)氣象災害風險普查,做好鄉(鎮)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防災減災資源等的調查工作。
農業保險是防范和化解農業風險、減輕農業氣象災害影響、避免農民因災返貧的重要途徑。當前,山西省需不斷擴大農業保險氣象服務覆蓋面,發展各地特色農產品天氣指數保險服務,切實發揮氣象服務“趨利避害、減災增收”的獨特作用。
推動氣象信息進村入戶,將氣象信息融入鄉鎮及村級全部信息服務站點,發展面向精準農業的定位、定時、定量氣象服務,優化監測手段、產品內容及服務方式,實現氣象信息向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精準推送,建成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
[1]敖紅斌,謝克勇,鄧細華,等.基層氣象為農服務社會化工作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9):215-216.
[2]羅劍飛.廣漢市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6):289-291.
1004-7026(2017)20-0049-01
P49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034
山西省氣象局科研項目(SXKMSQH20173404)資助。
李娜(1985-),女,山西長治人,工程師,研究方向:氣候變化與應用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