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倬
(黑龍江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成果導向+行動學習”教育模式下的高職學生成長檔案評價系統的構建途徑
□趙倬
(黑龍江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成果系統的分析,具體分析了在實施成果導向+行動學習教育模式后,如何構建學生成長檔案評價系統的具體思路,為進一步完善高職學生成長評價體系提出建議。
成果導向;行動學習;高職;學生成長檔案評價系統
高職院校中的教師、學生、企業各方對成長檔案評價表示出了認可的態度,這對教育評價制度的改革無疑是一件有益的事。但在認識上,還明顯存在不足。在成長評價的目的上存在重記錄,輕反思,盲目跟風,搞形式主義的問題,而不是注重學生的發展。
學校的各種評獎評優和期末綜合成績的反饋時,教師很少參考學生成長評價。這就使學生對成長評價的重視程度大打折扣。
學生的自我評價、企業人員的評價參與都比較少,這樣導致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省的能力很難提高,企業人員參與程度明顯很低,成長評價不能發揮其指導、提升的意義。
成長評價最大的問題是需要教師和企業人員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特別是在班額較大的情況下,收集起來一堆“成果”卻沒有時間去整理和分析,使得本來十分有價值的東西變成了難以處理的垃圾,教師和企業人員的負擔是可想而知的。
學生電子成長評價需要用網絡技術支撐,才能呈現多元化的資料,清晰全面地記錄學生成長發展的軌跡,反映學生真實的進步。能夠以動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時時跟蹤,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是紙質的成長評價無法比擬的。但是,目前高職院校中使用電子成長評價的少之又少,即便有學校使用,也存在材料形式單一、使用率不高的現象。
成果導向+行動學習教育模式強調關注個體發展,“人人都要成功”就需要全體參與教學活動的人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氛圍要求各個評價者注重學生的每一個發展變化。
評價者是參與教育活動的全體對象的代表,其中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輔導員評價、企業評價等評價主體,他們在評價中所處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成果導向+行動學習教育模式將學生在校期間的課程分為課堂中的“正式課程”和課堂外的“活動課程”。“正式課程”的成長記錄,由教師收集和學生自行提供的有價值的憑證及材料,這部分記錄主要由教師進行整理分析。“活動課程”的成長記錄,由相應的行政職能部門和管理者累積記載,如在生活和參與各種社會實踐等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品德、創新意識、特長愛好、誠信度、身心健康狀況等各個方面的成長痕跡的原始素材,這部分主要由輔導員老師和檔案部門整理分析。
在評價學生成長過程、專業技能水平時,應采用檔案袋評定的方法;在對學生日常行為評價時,可采用口頭評價、即時評價的方法;在對學生知識掌握類成績評定時,可采用多次評價選最優的方法等。
現代信息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教學活動中,這為學生檔案管理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幾乎所有的文字、圖像、聲音等各種信息形式都可以進入網絡。
成果導向+行動學習教育模式下強調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全面的評價分析、多樣化的評價方法,依托信息化的評價手段構建適合學生全面成才的成長檔案評價系統。當然,改革還在進行中,還有許多問題需在實踐中不斷深入地探索。
1004-7026(2017)20-0154-01
G712.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124
趙倬(1976-),女,山東安丘縣,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