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婧
(山西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信息時代視域下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策略研究
□田 婧
(山西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進入21世紀,人類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信息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信息在人類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新的發展趨勢,如何利用信息時代的環境優勢改善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已經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從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的必要性、知識獲取、整理、存儲與交流共享等角度論述了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策略。
信息時代;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信息素養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從國家層面而言,掌握高科技、新前沿的技術,必將為我國知識經濟的永續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從社會層面而言,掌握高技術、高科技的方向,必將為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從個人層面而言,兼具高素養、高能力的架構,必將為自身的明天尋得嶄新的機遇。
大學生信息素養包括有目的性的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的能力,獲取識別信息、分析整理信息、傳遞創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運用獨立自主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并將它們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和進行創新性思維的綜合的信息能力。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針對這一變化,大學教育應相應的轉變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有效管理知識應用,這也是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的手段之一。
信息素養是當代大學生必備技能之一,大學生是思想最活躍的群體,最先接觸許多新鮮的信息傳播媒介,例如近些年來出現的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平臺,大學生占了多數。那么如何對待各種渠道巨大的信息量,如何利用這些信息而不是在信息面前變得手足無措或者隨波逐流,對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我們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卻常常找不到所需要的信息,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不了解自身的需求,不知道如何使用信息獲取工具,不知道如何從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提煉出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大學生寫論文是家常便飯,參考文獻資料也是必不可少,可是我們常常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對于搜索的資料寥寥無幾,或者使用價值微小;或者關于某一主題的資料太多了以至于不知道如何選取。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理解論文主題的內涵,沒有正確使用檢索工具,這些弊病直接導致了信息的泛濫。因此,要想高效有效地獲取信息,必須深入了解自我所需,不是只看表面現象,正確使用檢索工具,掌握相關檢索技巧,這樣才能在信息海洋中游刃有余。
獲取信息的最終目的是將信息為我所用,如果不知道如何利用掌握的信息,那么前面的努力都是徒勞的。信息作為一種資源,只有經過適當的加工,才能轉化為知識。知識是人腦智力活動的產物,知識加工就是將獲取的知識進行精加工、轉化為自身所需要。例如老師布置的一些以某主題為核心的論文或者PPT形式的作業,實踐操作中可以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對信息進行深入加工,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作用。
信息評估技能是指大學生可以判斷信息的質量,并可以甄別這類信息是否與自己遇到的問題相符。目前,網絡信息量大、垃圾信息層出不窮,建議大學生可以關注權威性高的網站,分析其知識信息的科學性、時效性等,只有保證吸收利用的信息是正確的嚴謹的,才能切實保障知識水平的提高,利用錯誤的信息只會適得其反。
加強個人知識管理,一是要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處理,二是要學會將所獲取的知識進行交流、共享、應用、創新。
個人知識需求是個人知識管理的基礎。分析個人知識資源需求時應該具備發展的眼光。個人的知識資源需求具有階段性的特征,不同階段所表現出的特點也會大相徑庭。人的思想總是向前發展的,往往某一階段的知識資源得到滿足以后又會迸發出新的資源需求,切不可用靜止的眼光看待個人知識需求,否則將會停滯不前。
依自身實際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知識管理軟件。鑒于大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習時間緊張、經濟能力有限,他們應考慮知識管理工具操作的簡便性和使用的經濟性,而不應盲目選擇那些功能強大但使用不便的大型軟件工具。以下是一些個人知識管理工具:
(1)Blog:是一種形式的個人網頁,以在網上發布個人日志的形式,以形成新的交流平臺。
(2)Ispace Desktop:是一個集文檔、日程管理、數據庫查詢和知識共享交流于一身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
高等院校的圖書館,為大學生知識與信息的獲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生們。除了在課堂上可以聽學識淵博的老師傳授專業知識技能;在課外,我們可以參加一些名師的講座等,他們傳授的往往是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對于我們構建一個完善的知識網絡有很大幫助;現代的大學校園可以說是一個數字化校園,每個大學除了圖書館實體藏書以外還有自己的數據庫,里面資料應有盡有,只要在校園網的覆蓋之下,我們便可輕松獲取,為此我們應該掌握相關的檢索技巧,可以通過查閱書籍或者公開講座等方式獲取。
大學生需要對已獲取的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存儲,為日后查詢提供便利,同時,對一些重要的知識資源,我們要做好備份工作。常用的備份方式有:將資料保存在電子郵箱中,如QQ郵箱;將資料保存在U盤中。我們應該清楚的是沒有絕對安全的產所,唯一保證資料安全的方式是將資料同時保存在多個載體軟件中,這樣在某一載體出現問題以后我們仍然有補救的方法。
個人知識管理系統具有動態性、開放性。加強知識交流,開展對話還有利于實現隱性知識的顯性化。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只有加強交流、共享,才可以高效率完成個人知識的更新,以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2]
大學生應把握時代主題,緊跟時代步伐,與之相應的要及時獲取新知識,為個人知識體系注入新的血液。個人知識體系的維護與完善,可以促進知識的應用與創新。因此,新時期的大學生更應該具備艱苦奮斗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在不斷地積累、使用、修正知識的過程中挖掘新的知識,創造財富,在知識經濟環境下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3]
古語有云:活到老,學到老,個人知識體系的深化與更新也是如此,信息社會環境下,信息量以幾何級數的方式增長,也為大學生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1]熊云影.淺析個人知識管理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09(11).
[2]霍艷芳.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初探[J].圖書館學研究,2007(2).
[3]邢方,張林.網絡技術環境下的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23).
1004-7026(2017)19-0101-02
G238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9.063
田婧(1992-),女,山西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山西長治屯留人,研究方向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