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麗
(西藏民族大學 陜西 咸陽 712082)
上市公司經營中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法律環境
□劉淑麗
(西藏民族大學 陜西 咸陽 712082)
法律環境與證券市場發展的關系一直備受學者的關注,成熟有效的制度安排可提供穩定、可預測的產權保護和產權交易,為了實現市場上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不同地區出臺了不同的法律。本文在分析了相關文獻的研究情況后,對自治區的上市公司發展情況做出了分析;并且,在分析了法律環境對企業影響的基礎上,針對自治區特有的政策與法規對企業的經營利弊進行了分析。
企業經營;民主區域自治;法律環境
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集聚形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是資本市場的功能。如何依托資本市場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破解經濟發展瓶頸,縮小地區差距,是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加強國家經濟金融的安全,必須加快民族地區資本市場的發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由于歷史、地理位置和政策等的原因和中東部地區的發展水平還有不小差距,研究民族自治區的企業經營狀況,以及民族自治區特有的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對該區域內的企業的限制等因素具有獨特的意義。在分析它的資本市場發展的法律環境,從多元化、寬維度的角度提出解決的方略,以期望為相關區域發展提供有益的對策。
現代金融業的核心是資本,而民族自治地區由于歷史,宗教,教育等原因一直是我國金融發展的“洼地”。我國經濟現階段發展勢頭不夠良好,無論是從縮小貧富差距的角度,還是不斷擴大內需角度,都應該大力推動民族地區的金融業發展,培養更多的優質的上市公司,吸引外界投資,促進區域金融的均衡發展,并保障民族地區乃至國家的經濟和金融安全。
民族地區證券化程度偏低,現代金融資本在市場上功能和上市公司優勢未能充分釋放出來。證券化水平在我國市場經濟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較低的證券化程度表明資本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地位不高,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不夠。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低下勢必會影響整個區域經濟的活力,造成發展滯后的結果。民族自治區域的發展規模在全國范圍內來看排名靠后與其面積不成比例,上市公司只有百余家。此外民族地區的上市公司分布不均,妨礙了區域的均衡發展。自治區的主要城市上市公司占比達到多半數,根本無法帶動全區的經濟發展。而且民族區域的優勢產業和上市公司的對接不夠緊密。文獻[20]指出民族地區的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主要為化工,食品,制藥,飲料,建材,冶金等傳統行業,而且資本市場基礎薄弱。完善有效的市場基礎有助于促進資本市場的資源進行更為有效的配置,促進企業之間的相互兼并重組,整合出更為優質的資源,提高經營績效。
民族自治地區除了證券化程度不高外,上市公司的規模普遍較小,因此融資能力也相對較弱。資本市場對民族地區的投資熱情不夠限制了民族地區的快速發展。公司規模不斷縮小是經營能力低下的直接后果,因此不斷的提高經營能力,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減小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改善經營狀況,利用政策扶持以及地域優勢條件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面。
我國證券市場發展時間短,證監會的執法經驗不足,法律條款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使得我國證券市場上的投機時有發生。而法律不能很好的懲處那些存在機會主義勢頭的上市公司,進而使得我國證券投資者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犧牲投資者的利益顯然會導致公司在進行外部融資時的難度加大,從而導致現金流減少,這樣直接導致企業經營難度提高,利潤下降,進入惡性循環。而加強法律監管,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不僅有助于提高外部投資者投資的意愿,使得企業的融資環境得到改善,同時可以降低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平衡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權力,可以使企業發展更加均衡。
同時,法律環境還可以影響企業對外信息的披露情況。企業對外披露相關的環境信息,對企業提高自身對環境問題、環境業績的關注程度,以及更好的履行環境受托責任有積極的作用。
在企業組織管理方面,企業只有在取得法人資格后才有從事生產經營的權利和資格。企業的設立,組織機構的建立,合并,破產與清算等企業活動都必須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執行。《工會法》、《公司法》等法律規范企業的行為和組織管理方式,這些法律規定了與企業有關的合并、分立、破產等法人行為。
在財務管理方面,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涉及的內容十分繁雜,包括會計、統計、納稅、審計、利潤分配等方面。對這些方面的規定在《統計法》、《審計法》、《票據法》等法律條文中都有明確的闡述。
企業的勞動人事與企業人力資源的合理使用至關重要。企業人員勞動效率的提高也依賴于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作,勞動時間的長短,休假,補貼,人員保護,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都用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
法律環境影響企業的方方面面,在企業決策的各個層面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產品決策上,主要涉及產品的研發,設計與新品的專利保護問題、產品質量與安全性、商標使用以及售后服務等。在價格決策上,雖然我國給與企業在價格決定上的自主權,但是企業定價要保證不違反國家或地方頒布的制止企業謀取暴利的相關規定,企業生產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水平在本地區的平均值上下波動幅度不能過大。促銷和企業廣告的決策是企業的另一類重要決策項目。企業促銷不能損害消費者利益或進行不良競爭,破壞市場秩序。同樣企業廣告需遵循《廣告法》的相關規定,不能詆毀或貶低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更不能進行虛假宣傳。
中央給予了民族地區一系列的金融優惠政策,比如,在滿足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優先安排民族地區的企業上市、實行優惠的貸款政策,對民族地區基礎產業(例如:能源、郵電通信等事業)與重點行業國家給予金融政策支持。這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事實上,法律環境作為區域經濟環境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各地區存在著客觀差異。雖然國家相關機構頒布了《證券法》、《公司法》等全國性法案,但是應該看到,地方在立法上的差異對本區域內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的影響非常大。這就直接導致了各個地區在執法以及司法等方面有不一致規范。許多地區,特別是自治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在經濟上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嚴重。法律環境的差異在各個地區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僅影響了該地區上市公司所要采取的經營策略,同時也直接的對投資者的利益有很深的影響。國家應該多制定相關法律使得民族地區加大自身的開發力度,積極的利用好國際資本市場。要充分利用好民族地區的資源富集優勢,沿邊沿海,民族風韻等獨特的優勢展示各區經濟投資價值與比較優勢,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加強溝通與合作,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鼓勵引進境外層次較高的戰略投資者,增強吸引外資的地區優勢,要進一步鼓勵境內外企業到各區設立分支機構,進一步努力擴大直接利用外資的規模,積極地利用國際資本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融資、吸收境內外證券以及期貨金融投資等中介機構對民族地區設立機構、開展業務。重點的扶持與民族地區產業相關的企業上市,在其他政策上給予更多的優惠。加快民族地區工商業的發展,利用發展優勢產業,形成“模范效應”、擴散效應。人才的積累與基礎設施建設也很重要,前者交給市場,后者可以通過政府行為來實現。自治區由于存在政府給予的特殊政策,利用這些政策可以得到良好的經濟效益。我國自治區大多處在邊境上,民族自治區可以向國務院申請批準設立通商口岸,上市公司可利用這一便利,加強對外貿易取得收益。
除了上述對企業有利的政策外,還應同時考慮自治區對企業與上市公司的要求,甚至是不利影響。比如,西藏地區高寒缺氧,生態環境脆弱,對企業的環保要求相對其它地區要高。存在環保問題的上市公司所面臨的環保壓力以及社會輿論帶來的壓力更大,相比之下在其他地區的上市公司不需要承擔更大的環保壓力。
民族地區的證券化程度偏低及資本在市場上功能和上市公司的優勢并沒有充分釋放,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低下,影響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導致民族地區市場發展的滯后。民族自治地區的證券化程度不高,上市公司的規模普遍較小,融資能力弱,資本市場對民族地區的投資熱情不夠,導致了民族地區不能快速進步;而證監會執法經驗不足,法律條款存在諸多不合理的地方使得民族地區證券的投機機會時有發生。政府部門如果不利用法律很好的治理存在機會主義勢頭的公司,是不可以很好的保護民族地區投資者的利益。法律環境影響企業對外信息的披露,企業對外披露相關的信息,對企業自身環境問題、環境業績關注問題及更好履行環境受托責任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要不斷的提高經營能力,提高資本的利用效率,減小企業的資本負債率,利用法律環境從根本上扭轉民族地區經營的局面。
民族地區存在政府的特殊照顧,企業應該利用好這些政策,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此外,自治區大多在內陸邊緣地區,經濟不是很發達,為吸引外國的資本投入,民族地區很多對企業稅收有優惠政策。但在提出對企業有利的政策外,要考慮到自治區對企業、上市公司的要求與不利影響。民族地區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區,建立的相關企業,要考慮本地的風俗文化,尊重本地的風俗文化。
[1]張瑛.對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實行優惠政策的建議[J].遼寧經濟,2007(11):42-43.
[2]劉芳.民族經濟政策對民族地區企業的影響研究——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D].中央民族大學,2009.
[3]旦真.西藏地區上市公司財務能力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1.
[4]楊明洪,沈穎.論上市公司與西藏經濟社會發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30(11):1-7.
1004-7026(2017)21-0009-02
D922.68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1.005
劉淑麗(1991-),女,山東德州人,現西藏民族大學2016級會計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