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晗諾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商學院 陜西 西安 712046)
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臨的稅務風險和應對措施
□趙晗諾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商學院 陜西 西安 712046)
“走出去”發展戰略作為對外開放模式中關鍵途徑,是“一帶一路”科學規劃的重要依托。在境外投資規模逐步擴大過程中,“走出去”作用更為凸顯。在中國投資走出國門時,稅務風險受到眾多企業關注。中資企業可采取做好前期調研、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商業目的合理進行稅務籌劃、加快與相關國家稅收協定的簽署的措施規避稅務風險。
一帶一路;稅務籌劃;稅務風險
在進行海外投資活動時,國家不同會產生多樣化稅制,再加上某些國家稅制的復雜狀況,無形中就會為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帶來較多稅務風險。
在創新性模式不斷出現并發展的過程中,跨國投資的稅務問題嚴重性逐漸高漲,各國稅務機關就需要針對境外投資稅務問題進行協商合作,在打擊利潤轉移、稅基侵蝕行為上形成合力。要持續關注跨國投資稅務合規問題,積極應對稅務籌劃面對的更多挑戰。稅務籌劃就是在稅法要求下,依靠對投資理財等行為的事先籌劃,最大程度上實現“節稅”目標。
“一帶一路”線路上,中資企業在沿線國家中進行投資時,必須要對目標對象進行調研,借助展業服務機構或本國稅務機關對該國投資的稅務風險進行評估,盡可能好的進行預防。另外,中資企業還應該積極爭取目標國家的稅收優惠,在戰略性投資項目上,中資企業可以同目標國家地方政府進行溝通來爭取特許經營權,全面掌握稅收事項。
國內一些長時間從事境外投資的企業已經具備較為可靠的稅務籌劃意識。比如他們在目標區域內進行投資前會對這些區域的稅制規定、稅務風險、稅務工作流程等內容展開細致調研,然后讓本企業的稅務人員在操作中擁有較為明確的指引,為項目推進中稅務風險的規避奠定基礎。
境外投資前,企業還需要認真分析自身運營模式,綜合分析管理層設置的戰略目標,從而為自己創造稅務籌劃的機遇。處在不同行業的企業在境外投資上,關注稅務風險的側重點存在差異。
在境外開展項目承包的中資企業,他們會提前評估項目造價,然后根據評估結果在向對方報價。此環節中對成本預算管理有著極高要求,而其中的稅務成本管理則極為重要。所以,在目標區域內投資時需要事先進行稅制調研,合理評估重要稅務成本,最終讓自己的報價能夠接近競標預期金額。另外,每個海外項目的生命周期相對較長,所以更應該認證分析當地的稅務申報流程和規定。
跨國企業在規避雙重征稅、協調跨境稅收問題、處理涉稅爭議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關鍵的正向影響力。
從國稅總局公布的統計資料來看,2016年中的稅收協定利息條款影響下,中國金融機構境外稅收減免金額達到278億元,為境外納稅額在國內的稅收減免金額為280億元。當“一帶一路”加速發展時,利用合理的雙邊協定,消除的國際重復征稅金額高達131.8億元。
稅收協定的簽署,能夠讓企業在東道國稅收上享受公平待遇,盡可能多的享受到合法的稅收優惠,當出現涉稅爭議時可以短時間處理,可以為締約雙方納稅人帶來具有價值的稅收預期。
從國家政策角度,投資前輔導工作必須要認真執行。投資開始前,商會組織駐外機構或者政府組織應該為境內投資企業帶來有價值的稅務信息;投資后,還可以的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幫助企業對目標企業的稅收法律有所了解,擴大中資企業成功案例的共享,讓更多中國企業能夠開展規范化境外投資,不走或少走彎路。
從企業角度分析,進行投資決策前,建議聘請專業評估機構對目標企業風險開展全面評估并為企業提供稅務規劃,并且還可以將項目調查、投后管理工作委托出去,最大程度挖掘潛在風險,讓海外投資能夠盡可能或的帶回相應的回報。
[1]楊志勇.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財稅政策研究[J].稅務研究,2015(6).
[2]薛棟超.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稅收問題研究[D].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6.
1004-7026(2017)21-0028-01
F125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