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曉王婷婷 陳志軍廖智慧 劉欣苗
(1.衡水職業技術學院;2.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觀賞動物在公共園林的作用及設置建議
□李 曉1王婷婷2陳志軍1廖智慧1劉欣苗1
(1.衡水職業技術學院;2.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園林觀賞動物景觀是近幾年園林設計的新興方向。本文試從園林觀賞動物對人的影響及生態功能入手,分析觀賞動物在公共園林中的作用以及設置園林動物的建議。
觀賞動物;園林動物;景觀設計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快推進。越來越多人有接近大自然,接近于動物,以及"回歸自然"的追求。隨著“新型城鎮化”和“魅力中國”等深改概念的提出與實施,活躍的動物景觀設計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城市景觀及公共綠色空間中。如何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綜合考慮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和生態平衡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在游園中設置半野生的動物,可以有效增加游園活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這不僅是個充滿樂趣的過程,同時還有相當的好處。有研究表明與動物的互動可以刺激兒童腦組織,促進神經細胞突觸的生成,從而促進兒童智力發育。對有毛哺乳動物的撫摸也可以促進人類催產素的釋放,降低血壓,從而獲得如同擁抱一般的放松感覺。
與“人”共同棲居于城市中的生物,除了作為綠化重點的植物之外,還有大量被忽略的動物。如果說游園中的植物是環境中的生產者,為維系健全的生態的環境,必然需要分解者,以及鳥類、哺乳動物、昆蟲、兩棲動物等消費者。生態多樣性良好的園林可以有效附著、吸收、分解、同化城市廢棄物。能夠承載一定動物的園林的生態多樣性遠大于需要頻繁人工干預的大片結構單一綠地。
城市是現代文明的象征。在公共園林中建立起包含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完整生態系統,是一個生態文明的體現。觀賞動物代表的文化含義也陶冶著人們情操,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
1)健全制度,加強管理。
動物屬于有神經系統的生物。在設計觀賞動物景觀時,因考慮動物本身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特點,既要充分展示動物的觀賞點,還要特別以人為本,重點關注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在選取動物使一定選取性情溫順的動物,并施以足夠的管理與調教,確保不發生動物傷人事故。
為保證互動性和趣味性,園林觀賞動物一半采用放養模式。因此,有一定活動范圍的半野生動物可能沾染來自野生動物群體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蟲。針對這一點,園林管理者應參考野生動物園的管理制度,定期對放養動物進行飼喂免疫以及除蟲工作。對于放養鳥類要特別注意,一定防范和候鳥遷徙相關的禽流感等季節性人禽共患病。
2)分工與合作,相互配合。
在公共園林中引進動物無疑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難度。市政、園林、建筑、動物協會、環保、疾控等需要統籌安排和相互配合。在建立規范制度基礎上,加強分工與合作,將風險水平降到最低,將游園體驗提到最高。
3)要注意以人為本。
在公園中設置觀賞動物是為了增加公共園林的互動性、趣味性。因此,在進行園林設計時,應注意游人的游園需要。對于計劃招引水鳥的水景園林,應設置方便游人上下的觀鳥平臺。對于有林中小型獸類(如松鼠等)觀賞項目的,應設置飼喂平臺,并設置游人導覽通道,以避免游人過度堆積。對于有現代農業展示項目的,原則上應將游人和牲畜進行一定隔離,避免有角動物沖撞游人。對于有魚類觀賞飼喂項目的,注意觀魚平臺的設置,避免有人落水。
4)要注意生態為先。
有動物出現的公共園林是一個生態層級完備的園林。我們進行野生動物招引和家養動物豢養的最終目的還是提高公共園林乃至整個城市的生態復雜程度和自穩程度。因此在進行園林設計時,應考慮動物生長繁殖的需要。對于大型游園可以設置一定面積的有條件開放區域或保護區域,讓動物有不受游人打擾的地域。例如,對于放養水禽,可以設置游人不能登陸的湖心島;對于林間鳥類和小型獸類可以設置沒有道路的密林等。在設置景觀照明時,應明暗結合,使動物有休憩的時間和空間。
創建具有完備生態層級的公共園林對城市生態十分重要。通過對野生動物的招引和半野生動物的放養,使現代園林充滿動態之美和互動趣味,陶冶了人們的情操、放松了游人的心情,使人類融入到充滿生趣和自然的城市景觀中。
1004-7026(2017)21-0078-01
S688;TU986.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1.055
2017年度衡水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編號:2017010)。
李曉(1986-),男,植物學碩士,衡水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為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