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嶸
(浙江省武義縣清溪口水庫工程管理處 浙江 金華 321210)
淺談淡水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
□周世嶸
(浙江省武義縣清溪口水庫工程管理處 浙江 金華 321210)
我國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水產養殖的規模也不斷擴大。養殖場為了擴大養殖量就會出現增投養殖飼料、擴大養殖密度品種等情況,水域環境就受到了破壞,并對生態平衡產生威脅。因此,要把握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并根據其影響程度設計合理的治理措施,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推進我國水產養殖業的穩定發展。
淡水;水產養殖;水域環境;影響
1.1 非投餌養殖
這一養殖一般有海藻養殖系統、貝類養殖系統等。在海藻養殖系統中,只需要投入苗種,利用太陽能和水域中的營養物質就可以生產產品,該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水域的營養負荷。但如果進行集約化的養殖生產,海藻就有可能會對到水域中的碳酸鹽平衡產生影響,養殖區的局部水域就會出現pH值升高的情況,而且藻體密集會對水流和海水的交換速率產生阻礙。
1.2 投餌養殖
這一養殖有兩種形式:網箱養殖和池塘養殖。網箱養殖的營養來源來自飼料,魚糜和配合飼料在投喂后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沒有攝食的部分和糞便都沉積在水體中,嚴重污染水域環境。在底質中富集的有機物可以增加其中的異養有機體耗氧,分解沉積物,N、P等無機營養物就會釋放出來,對水生植物的生長產生刺激。而生態系統結構的生物組成簡單,養殖對象單一,主要食物來源就是人工投餌料,系統的營養層次就會減少,并在一定程度上切斷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不合理結構就影響了正常食物網鏈發揮其作用[1]。因此,水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自身調節能力就開始變弱,人類活動必須調節生態平衡并完善結構功能,這樣就很容易引發環境問題。
2.1 對水質的影響
2.1.1 溶解氧下降。水體水質衡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溶解氧,它是水產養殖的重要條件。一般水質良好的溶解氧量在5.000~10.000mg/L。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會受到水產養殖的釋氧和耗氧作用產生時空的變化,如果其釋氧速度比耗氧速度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就會減少。當其含量減少到4.000mg/L時,水產養殖就會受到威脅,出現大批死亡。在溶解氧耗盡時,水中有機物會進行厭氧分解,水質下降,嚴重影響水域環境。
2.1.2 總氮總磷升高。在進行水質優劣的指標衡量中,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氮和磷產生。水體富營養化與水體總氮和總磷的濃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其富營養化程度會隨著總氮總磷濃度的升高而加劇。水體總氮的濃度在0.150~1.150mg/L時,水體就是富營養型,如果其總磷的濃度超過0.101mg/L,水體就出現了富營養化[2]。
2.1.3 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增多。有機物污染水域環境時,其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生化需氧量。如果限制水域環境,就難以測定生化需氧量,此時可以選擇測定化學需氧量,因為在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中,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測定類似。在水域環境中,一般水產養殖選擇在20e條件下,培養5d測得的化學需氧量就是水域環境中有機物的耗氧量。一般BOD5大于1.000mg/L時,水域環境比較優秀,在2.000~3.000mg/L間水域環境良好,當其超過5.000mg/L時,水域環境就受到了有機物的污染,當其超過10.000mg/L時,水域環境受污染的程度就嚴重惡化。
2.2 對底質的影響
一般水產養殖的飼料保存性差、懸浮性差,如果魚類沒有攝食飼料,飼料就會沉入水中,在水體底部沉積。目前我國的水產飼喂技術不高,投喂的飼料可能會超量,造成飼料過剩,并在水體底部大量沉積飼料,水產養殖排出的代謝物和糞便等也沉積在水體底部。隨著時間的推移,水體中的有機質越來越多,微生物越來越頻繁的活動,就加速了底部氧氣的消耗[3]。因為水體底部缺氧,大量亞硝酸鹽、硫化氫、氨氮等有毒物質就開始出現,對水體底部的環境產生污染,并降低水體底部生物的抗病力,出現大量的死亡。
在食物污染嚴重的今天,水域環境污染是一個重要的內容,要注重對養殖業的水體保護。因此,在水產養殖中要把握其對水域環境產生的影響,了解主要的原因,在這樣的基礎上糾正養殖戶的養殖觀念,培養其環保意識。通過實地發調查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環境問題,保證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下,實現水產養殖的穩定發展。
[1]陳凡.淺談水產養殖對漁業水域環境的影響及防治對策[J].生物技術世界,2014,(05):10.
[2]周振宗.淺談淡水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J].中國農業信息,2014,(09):280.
[3]楊明偉.水產養殖對漁業水域環境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2,(10):182-183.
1004-7026(2017)12-0037-01
X714
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