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瓊
(西華師范大學 四川 南充 637000)
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及影響
□張鳳瓊
(西華師范大學 四川 南充 637000)
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利用豐富的視頻圖畫和多彩的動畫效果,帶給學生更加舒適多彩的體驗。對生物這門學科產生了興趣,本文主要講述多媒體對生物課堂的作用,以及帶來教學中的影響。
多媒體生物教學;創新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的教學儀器陸續進入課堂,例如投影機、顯微投影機、多媒體電腦等,其形象生動的畫面、友好簡單的交互界面,全方位的展示生命現象和生理過程,創造生物教學的立體空間,使生物學科知識變得簡單化、生動化,為學生理解生物知識和創新提供了多種接觸方式。
1.1 激發學生尋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情
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生物知識以及對提高學生對生物的興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親身參與生物學科的實驗活動中,如果說整個活動進程每個環節學生都親自參加,這會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多媒體具有在短時間內展現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這使得學生能夠很容易通過所觀察到的畫面聯想到多種解答方式,能夠使得他們的知識范圍得到極大的擴展,對生物的敏銳性大大提高。
1.2 多媒體技術與學生的創新力相結合
我們現如今正處于國家改革時期,萬眾創新不僅僅是一種口號更是未來的趨勢,而創新的根本就是人才。作為教育工作者,在21世紀—生命科學世紀里,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細胞分裂,DNA雙螺旋結構和復制等以往只能依靠簡單的圖片或模型進行展示,而現在通過多媒體的多維度、多樣化的展示,給學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使他們的思想跨越維度,豐富多彩。周密、精確、系統的觀察力是科學新發現的基礎。多媒體的出現對學生的觀察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質上的支持。
多媒體的模擬功能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提高學生的觀察效果,多媒體在訓練學生思維方面提供了許多幫助,在生物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技術,用來提高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自發性學習生物知識,創造性的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自主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同時激發學生自身的靈感,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增加對生物知識的興趣。
1.3 有利于大力培養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研究和鏟平開發的實用型人才
近年來,生物技術各個行業的應用迅速擴大。生物專業的教學計劃改革應與社會需求相銜接,在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相關的教學改革,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注重培養生物專業人員的時間和創新能力。
師范院校還應該加強自身的英語和計算機能力的培養。目前雙語教學和多媒的課件制作已成為對中學教師的新要求,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必須加強自身的英語、計算機一級生物科學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要在生物專業現有的課程基礎上,增加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實踐研究。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教師在演示之后,指導學生在演示方法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多種因素對酶活性的影響,學生討論非常激烈,他們利用課外知識,提出了多種測試的方法,有學生提出酸堿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即將同一種酶放入酸堿度不同的容器中,檢驗酶的活性,結果發現一定的酸堿度能夠影響酶的活性;又有學生提出用唾液能否影響酶的活性,結果也同樣改變了;然而以聲音來做實驗卻并沒有成功,原本很簡單的溫度影響酶活性的實驗,但由于學生參與、思考,其實驗結果則變成多樣有趣,學生自然表現出高漲學習熱情,主動參與探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得他們在興趣的引領下對生物充滿了探究的樂趣。
在生物教學中,配合多媒體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興趣,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實實在在參與其中做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并對他們提出的獨特見解給予鼓勵、支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活動相關規律的科學,來不得半點失誤和絲毫的弄虛作假。同時創新不是嘩眾取寵的口號,而是建立在科學實踐和嚴密的邏輯推理的基礎上,學生勇于發現問題,其創新意識便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1004-7026(2017)12-0094-01
R-4
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