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力,楊秀文,李京順
(遼寧省丹東市第一醫院CT室,遼寧 丹東 118015)
冠心病患者應用多層螺旋CT的診斷價值分析
周鐵力,楊秀文,李京順
(遼寧省丹東市第一醫院CT室,遼寧 丹東 118015)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應用多層螺旋CT的診斷價值。方法 擇取冠心病患者35例,分別對患者實施多層螺旋CT和MRI,比較分析兩種診斷方法的診斷結果。結果 經多層螺旋CT檢查有32例患者為冠心病,檢出率為91.4%;通過MRI檢查診斷有26例患者為冠心病,檢出率為74.3%,經比較分析,兩種診斷法在檢出率上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冠心病,準確率高,在臨床中可優先選用。
多層螺旋CT;MRI;診斷;冠心病
冠心病范圍廣泛,世界衛生組織中心把冠心病分為猝死、無癥狀心肌缺血、缺血性心力衰竭、心絞痛以及心肌梗死五種,誘發冠心病的常見因素有高血壓、超重或者肥胖、血脂異常、不良生活方式、高血糖或者糖尿病、缺乏體力活動、社會心理和過度飲酒等,此外,冠心病發作還和季節變化、飽食、情緒激動以及體力活動增加等有關[1-2]。冠心病若未得到及時且合理的診治,很容易發展成心絞痛或者心肌梗死,引起死亡。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各種影像醫學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本次研究筆者就多層螺旋CT和MRI檢查診斷冠心病進行探討分析。
1.1 臨床資料 抽取于2013年7月~2015年9月到本院進行診斷治療的冠心病患者35例,全部患者均通過病理檢查確診是冠心病,本次研究已排除并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顯著心律不齊患者和碘過敏試驗呈陽性患者。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58.14±3.24)歲,大部分患者均存在胸痛、心前區不適以及胸悶等癥狀表現。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分別實施MRI檢查和多層螺旋CT檢查。MRI檢查診斷如下:所用設備為1.5 T磁共振掃描儀,設置MRI梯度轉換率和梯度場強分別為125 mT/ms、30 T/m,經體部相控陣線圈的應用提升體部MRI檢查質量,根據醫院情況配備相應的心電觸發監視設備。檢查前,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把4枚無磁性紐扣式電極片放在患者左心前區,借助于導聯線連接,而后囑咐患者配合實施吸氣、屏氣以及呼氣的鍛煉,從而確保MRI檢查可順利實施。經監視器觀察病例心電圖。掃描心前區時,線圈中心和患者兩側乳頭連線必須要對準,實施MRI檢查所用對比劑是扎噴替酸葡甲胺,注入流率為每秒3 mL,借助于防磁高壓雙筒注射器經患者前臂靜脈注入,注射結束后利用氯化鈉溶液實施沖管,注射后15分鐘內完成掃描。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如下:參數:電壓為120 kV,掃描標準值0.6 mm,X線球管輸出功率850 mAs,掃描螺距0.6 mm,重建層厚0.4 mm。指導患者取仰臥,平掃患者胸部,自氣管分叉逐步掃描到患者心臟底部,利用心電門控觸法采集圖像。掃描前,囑咐患者掃描實施時屏氣。經肘靜脈注入造影劑,所用造影劑為碘普羅胺,注入速率為每秒4.5~5 mL,檢查期間控制好造影劑總量,為避免造影劑注入期間病例右心房發生偽影,可采取雙向注射法進行注射。注射完成后30~90 s時實施掃描檢查,基于多層螺旋CT所獲圖像,利用有關軟件重建圖像,并進行分析。觀察和比較兩種診斷方法的準確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多層螺旋CT掃描檢查有32例(91.4%)為冠心病,經MRI掃描診斷有26例(74.3%)為冠心病,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準確率明顯比MRI檢查診斷準確率高,二者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冠心病又叫做缺血性心臟病,研究報道指出其發病和遺傳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粘血癥、糖尿病、高脂血癥以及內分泌功能障礙等有關,其病因復雜多變,若未得到及時且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引起嚴重的后果[3-4]。近年來,隨著螺旋CT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層螺旋CT也被廣泛應用于冠心病的診斷中。實踐證實,螺旋CT具有較高靈敏度,可根據患者不同組織對于X線吸收率、透過率存在的差異實施相應的掃描,其掃描原理為探測器接收經人體組織X線,把其轉化成可見光,并把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通過模數轉換器把電信號轉變成數字,并把所獲數據輸入到相關軟件中實施處理,最后再利用數模轉換器把數字轉變成像素,且重新進行編排,重建圖像,借助于這種方法對機體內部細小病變進行觀察[5-6]。多層螺旋CT可將患者冠脈分支病發情況清晰地展示出來,準確反映管腔狹窄情況以及冠脈鈣化情況,所具優勢顯著[7-8]。本次研究就多層螺旋CT和MRI掃描診斷冠心病的準確性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多層螺旋CT檢出率明顯比MRI高,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和MRI相比較,應用多層螺旋CT掃描診斷冠心病,所獲準確率高,在疾病診治中具有應用價值。
[1]代燕燕,康林,鄭義,等.多層螺旋CT與冠脈造影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4):1091-1092. [2]馮曉榮,梁立華,陳耀強,等.低碘流率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對斑塊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27):3366-3370.
[3]朱德強,萬志強,劉繼蓉,等.多層螺旋CT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5 (6):19-21.
[4]吳國,李瀅,陳曉榮,等.核素心肌灌注顯像與多層螺旋CT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4):515-516.
[5]謝長遠,吳明燦,徐建華,等.多層螺旋CT檢出冠狀動脈鈣化在男性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 (19):2431-2432.
[6]于海波,韓雅玲,荊全民,等.多種無創檢查組合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9):1668-1670, 1656.
[7]張士朋.冠心病患者多層螺旋CT測量對心周脂肪的臨床意義[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576-1578.
[8]李舒杰.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鈣化積分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7):61-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