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軍,董燕軍,王中正
社區糖尿病病人的護理方式及實行干預效果分析與研究
關 軍,董燕軍,王中正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區直機關醫院,山東 濱州 256600)
目的 探究社區糖尿病病人的護理方式及其實行干預的效果分析。方法 選取126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3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認知水平、遵醫囑率及血糖控制效果。結果 綜合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水平和醫囑遵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血糖水平觀察組(6.43±0.37)顯著低于對照組(9.34±0.43)(P<0.05)。結論 綜合護理能夠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能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和醫囑遵從率,使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質量。
綜合護理;糖尿??;社區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乏或胰島素功能障礙所致的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終生性、全身性疾病。因其病因知曉率和規范化治療率低,其患病率及并發癥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1]。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習慣、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呈持續增長趨勢。據報道,我國大于20歲的人群中,糖尿病患者超過9240萬,約占全球總數的1/4,我國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為主,比例高達90%~95%對人群健康構成嚴重威脅[2]。糖尿病患者一旦被確診就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往往需要終身治療,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較大[3]。本研究旨為探究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認知水平的影響,選取126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本社區收治的12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3例。觀察組男33例,女30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5.4±10.2)歲,病程5~15年,平均病程(8.51±2.34)年;對照組男32例,女31例,年齡50~79歲,平均年齡(65.6±10.5)歲,病程6~17年,平均病程(8.27±2.83)年。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糖尿病的相關診斷標準[4];(2)患者的意識清晰,能有效配合護理;(3)無其他種類的原發性疾?。唬?)患者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不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有惡性腫瘤;(3)患有心、肝、肺等其他原發性疾??;(4)意識混亂無法配合護理。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僅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包括藥物護理,定期血糖、血脂、自我行為管理的相關檢查,穩定患者病情,保證患者生命健康。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血糖監測:患者在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嚴密監測患者的血糖水平,加以調整護理措施及治療方案。不同患者,根據其體質和病情將血糖控制合適的范圍內。
(2)用藥指導:在患者用藥期間,護理人員給予正確的指導,使患者知曉藥物的用量、用法,按時按量準確的服用降糖藥。護理人員嚴格按照醫囑按時準確的給患者用藥,并注意用藥后的觀察和處理。密切關注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及時通知醫生,并進行對癥處理。
(3)心理指導: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嚴重影響患者易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做好心理指導,及時疏導患者的情緒。讓患者了解情緒對健康、對血糖的作用,學會疏導情緒自我調節保持良好的心境,如深呼吸、轉移注意力、聽輕音樂等。鼓勵患者要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配合治療,促進身心健康。
(4)飲食指導:對患者進行飲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科學的飲食方案?;颊唢嬍骋愿叩鞍住⒌椭?、低碳水化合物、低鹽、多果蔬為主,且要禁煙禁酒。在滿足患者營養需要的同時,控制血糖水平。
(5)運動指導: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研究發現,餐后0.5~1 h開始運動,且持續30 min以上的散步、太極、慢跑等有氧運動能有效的控制血糖[5]。
(6)教育指導: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發放基礎知識宣傳冊,發放便民聯系卡,提供咨詢指導。幫助患者了解該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加強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
1.3 觀察指標
1.3.1 患者糖尿病認知水平評價 采用自擬的糖尿病認知水平問卷進行評價,主要包括空腹血糖(FPG)正常值、餐后2 h血糖(2 h FPG)正常值、糖尿病并發癥及其危害、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重要性、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等。
1.3.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的變化。
1.3.3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患者遵醫囑行為的表現包括:定期檢查血糖、規律服藥、控制飲食、適當運動,遵醫囑行為越多,護理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數據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糖尿病認知水平比較 對患者進行護理后,發現給予綜合護理的患者對糖尿病的相關知識:空腹血糖(FPG)正常值、餐后2 h血糖(2 h FPG)正常值、糖尿病并發癥及其危害、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重要性、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的認知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護理前后控股血糖水平發現,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相近有可比性,在進行干預護理后,觀察組的血糖水平(6.43±0.37)明顯低于對照組(9.34±0.43)(P<0.05)。
2.3 兩組患者遵醫囑情況比較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遵醫囑情況,發現觀察組患者在定期檢查血糖、規律服藥、控制飲食、適當運動等遵醫囑行為均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綜合護理能增加患者的治療配合度。
糖尿病是繼心血管疾病、腫瘤后,第三大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糖尿病兩類,其中臨床上又以原發性糖尿病患者為主[6]。由于胰島素絕(相)對分泌不足,及胰升糖素活性增高而引起的血糖持續升高與長期代謝紊亂等,糖尿病患者早期一般無癥狀表現,后期可能會出現多食、多飲、多尿、煩渴、疲乏無力等癥狀,后期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7]。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昏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8]。
糖尿病病程長,并發癥多且目前臨床上缺乏根治的方法,主要還是依靠藥物進行支持治療?;颊呷菀桩a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病痛的折磨和漫長的病程嚴重影響患者的心情及配合治療的積極性。隨著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確立,社區護理的理念相應而生,實現了護理方向從之前的以疾病為中心向以人群整體健康為中心的轉變。有報道發現社區綜合護理能有效的改善患糖尿病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本研究就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式及其實行效果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能夠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水平有顯著的提高(P<0.05);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囑情況發現,觀察組患者在定期檢查血糖、規律服藥、控制飲食、適當運動等遵醫囑行為均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綜合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遵從醫囑率。
綜上所述,社區綜合護理對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有顯著的效果,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護理方法,值得臨床上推廣。
[1] Xu Y,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2] 戴慧敏,壽娟,朱敏,等.社區2型糖尿病綜合管理研究進展[J].上海醫藥,2016,37(14):40-42.
[3] 李燕飛,劉永兵,劉柳,等.回授法對養老機構老年人糖尿病相關健康素養的影響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1): 1383-1387.
[4] 糖尿病診療標準(一)——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05年公布[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5,25(6):436-437.
[5] 張建鳳,汪星.社區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學,2012,27(15):1386-1388.
[6] 石長虹.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5,18(31):112-113.
[7] 李波.開展社區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7):60-61.
[8] 何葉,繩宇.同伴支持對提高社區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5,17(5):599-6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