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媛
一、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響日益加深,在此時代背景成長起來的“95后”大學生深受其影響?!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中共十八大特別強調:“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薄督逃俊⒐睬鄨F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也指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的靈魂,對于傳承大學精神建設和諧校園、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理想信念在高校校園文化中所處的位置
高校校園文化是大學生活存在方式的總和,是大學在辦學過程中形成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辦學成果的綜合體現,是由學校所有成員共同創造、共同享有的群體文化,是能促進學??沙掷m發展的、具有學校自身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及創造過程的總和。高校校園文化在內容上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四個維度。
從上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精神文化處于高校校園文化“洋蔥圈”的核心層。最外層的是物質文化,是有形、可感的實體文化形態,是校園文化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保障,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第二層是行為文化,體現為學校組織氛圍,是師生員工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所產生的;第三層是制度文化,是學校有序運行的基礎,通過一系列科學完備的管理制度來體現;最核心的就是精神文化,是師生員工共同認同與遵循的價值理念和精神成果。物質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表現形式,精神文化是物質文化的發展之基、力量之泉。
精神文化是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全校師生員工所共同認同與遵守的價值理念和精神成果。主要包括學校價值觀、組織精神和學校形象,它們集中體現了學校的整體精神風貌。而理想信念是一種最重要的價值觀念,是思想建設的核心,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內在需求和巨大精神力量,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反映,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在需求,它反映著社會意識的本質,決定著社會意識的性質,涵蓋了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意識形態、價值取向,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
三、以理想信念教育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需要
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只有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導,并將其作為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用先進文化武裝青年學生的頭腦、指導社會文化實踐活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激勵青年學生奮發向上,弘揚以愛國主義為主要內容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重點的時代精神,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文化條件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才能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理想遠大、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是大學精神建設的需要
大學之大,在于大學精神。大學精神就是大學校園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校園文化在我國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內涵。現代大學理念,最著名的是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奠定了北京大學學術獨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學理念,確立了北京大學的基本準則和人文精神。在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大學等當代大學以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導向,運用大學所擁有的文化資源與教育資源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四川師范大學“重德、博學、務實、尚美”的校訓,則體現了其作為師范院?!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理念和“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辦學精神。
3.是維護校園文化安全的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帶來了文化的全球化,各種文化思想相互交融,文化的發展呈現出世界趨同或融合的趨勢。不同形態文化匯集于校園,形成不同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對立和沖突,造成部分大學生群體理想模糊、道德消解,給我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校園文化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為維護校園文化安全,促進和諧校園建設,必須在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下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權,引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高校要讓學生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世界、思考現實,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更深層次地影響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認識與行為方式。
4.是高??沙掷m發展的需要
大學始終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直承擔著影響和引領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使命,是引領和傳播社會意識形態的制高點。校園文化作為高校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高校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更是提高到高??沙掷m發展的戰略高度。在新的形勢下,建設和諧、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必須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導下進行。要確保校園文化的時代感,需要堅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導,不斷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的與時俱進;要確保校園文化的使命感,需要堅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導,促使高校自覺履行大學的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校園文化功能的有效發揮,亦需要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導。高品位、高格調的校園文化既是一流大學必須具備的要素,又對建設一流大學有著根本性影響。
5.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當前,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各種思想相互交融、相互碰撞,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并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稍微放松對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導,就會使非馬克思主義的東西乘虛而入。我們只有加大、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強化其責任意識、民主法律意識、開拓創新意識,從而促使大學生朝著正確的的方向健康發展。
總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導下進行,充分發揮理想信念教育的積極作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發展進步,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彭緒琴.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8.
[2]程樣國,胡伯項.至善之道:大學精神與高校校園文化研究[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