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愛麗
一、人文關懷在優質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人文關懷是護理工作的核心
關懷作為護理工作的核心,對病人的心理狀態與康復情況有著重要影響。關懷,顧名思義,即為關愛、愛護、照顧、幫助、理解的意思。自南丁格爾護士創立護理專業伊始,護理工作便和人道主義精神以及關懷、關心病人的職業道德密切相連。這是由于病床上的護理對象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有著豐富的情感,能夠敏銳地感受到外界對他們的態度,而這些對象都是有著自己情感訴求的獨特個體。因此,對病人進行護理時,要時刻謹記人道主義精神,充分體現出人文關懷,理解病人、尊重病人、照顧病人。
2.人文關懷是優質護理的重要因素
國內外不少學者對優質護理這個問題進行過深入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優質護理的一個重要特征與指標就是對病人的關懷程度。Larrebe等的研究結果指出,優質護理包括護理人員對病人充滿關懷的態度以及提供及時、有效的護理。而劉義蘭在相關研究中提出,病人眼中的優質護理在于護理人員對護理對象的態度和藹,有著高超的技術水平,能夠切身了解護理對象的需要,還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及時為病人提供有效舒適的護理等。
綜上可知,優質護理不僅要求護理人員有精湛的醫術,為病人提供多種服務,而且還需要以熱心、負責的態度去為病人服務。
3. 人文關懷是護士必須履行的基本職責
人文關懷對護理人員有著明確的要求,它要求護理人員時刻謹記自己肩上的重要使命,尊重、關心、愛護病人。換句話說,人文關懷不應該只是優秀護士的評判標準,而是每一個護士每天工作當中應該時刻謹記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如果護理人員在工作當中沒有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就是自身工作的失誤;如果讓患者感到不滿甚至受到傷害,護理人員應當主動承擔這個責任。
二、加強護理工作中人文關懷的途徑
1.加強護理基礎教育
我國長期以來在護理教育方面存在明顯缺陷,無論是指導思想還是教育內容抑或是教育方法都有所欠缺,不夠全面。因此,要想培養護理人員人文素質,必須從護理教育基礎開始做起。在護理人員培養方案中,不僅要在教學目標和計劃中凸顯出人文精神,還要在教學內容中添加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和人文知識,盡可能地提高護理人員的交際能力,使他們在學習護理知識的同時也掌握與病人相處的方式和方法,學會尊重病人、關愛病人,逐步養成人文關懷素養,使他們參加到工作當中便可以主動體現出較高的文化素質修養和人文精神。
2.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技術水平
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將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康復水平和康復程度,因此,要切實落實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工作水平。同時,也要做好帶頭人的培養工作,培養出一批專業、高效的護理人員骨干,提高技術水平,實現診療工作和護理工作的同步發展。
3.建立人文關懷護理的管理規范
為了使每一位護理對象享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也為了使每一位護理人員以更加高漲的熱情和信心投入護理工作當中,還應建立人文關懷的護理規范。這套管理規范當中,應該包括護理人員的職責、具體的流程、護理的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等,這些內容都應該充分體現出人文關懷的要求,為護理人員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4.創新病區管理,營造醫院文化
對病區進行管理,要避免傳統的區域性的、冷冰冰的管理方式,要根據病人需要,進行人性化的病區管理,使每一位病人都能夠感受到家一般的關懷。無論是值班護士還是主治醫師,都應該用熱情的態度和病人交流,用充分的耐心向病人解釋,使病人能夠詳細了解自身情況,同時也要為病人營造一個安靜、舒適、整潔的醫療環境。
參考文獻:
[1]蔣連芬.護理人文關懷教育理論基礎的文獻綜述[J].衛生職業教育,2016(7):75-77.
[2]劉 莉.人文關懷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6(18):154-155.
[3]劉義蘭.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的思考[J].護理學雜志,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