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
一、鄉鎮群眾文化活動變化
1.形式
傳統鄉鎮文化活動形式比較單一, 比如,以前經常看得見的文化活動就是在鄉鎮公開放映電影,讓群眾共同參與,當時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但是在當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越來越高,電視、廣播逐漸普及,人們通過這些傳媒介質就能夠獲取自己想要知道的內容。這就讓傳統鄉鎮文化活動顯得過于單一,不能滿足現代鄉鎮群眾的文化活動需求。所以鄉鎮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需要有一定轉變,不僅要包括一些文藝演出活動等,而且還應當調動起鄉鎮群眾的積極性,讓其能夠共同參與其中,讓人們在開展文化活動過程中受到感染和引起共鳴。
2.內容
傳統情況下,一般性的宣傳活動并不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也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很難從根本上提高精神文化活動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在當前形勢下,鄉鎮群眾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豐富,文化活動已經逐漸向網絡化的方向發展。
二、鄉鎮文化站建設的重要性分析
文化站的建設對鄉鎮文化的傳播以及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來說都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文化站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優秀的文化活動,比如一些體育活動,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等;又如一些文藝活動,包括在一些節日邀請鄉鎮群眾一同表演節目等。文化站在建設以及實施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文化活動,從根本上幫助鄉鎮群眾提高其自身的修養。文化站可以根據鄉鎮居民自身的特點,促進不同地區文化活動之間的有效互動和溝通,讓鄉鎮群眾能夠了解其他地方的文化特色,這對人們自身的觀念、思想、價值、信仰等都能夠產生積極影響。鄉鎮文化站建設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可提高鄉鎮群眾自身的意識和認知方面,而且文化站舉辦的健康、積極文化活動,對鄉鎮經濟能夠起到推動作用。鄉鎮文化站的建設者要善于引導鄉鎮群眾共同參與活動。比如在“三八”婦女節,可以組織鄉鎮群眾中的一些女性編排活動,提高群眾的參與積極性,讓大家都能夠參與到文化活動當中。文化站不僅要夠保證鄉鎮群眾文化活動的持續開展,而且要保證文化活動開展的效果和質量。
三、強化文化站建設,促進鄉鎮群眾積極參與文化活動
1.保證基礎設施建設
在對鄉鎮群眾文化站以及文化活動進行關注和推動時,要保證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和健全。鄉鎮領導在關注其自身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及時轉變傳統思想觀念,不斷對文化相關基礎設施加以完善和優化,保證群眾日常開展文化活動時,能夠有有效的活動場所。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時,要對已經存在的有效因素進行完善和優化,對需要整改的地方進行改進,根據鄉鎮實際情況、文化活動開展的整體需求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從根本上保證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這對鄉鎮群眾參與文化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文化活動多樣化
在鄉鎮群眾文化站建設以及文化活動實施過程中,要注重文化活動的多樣性,不僅要滿足鄉鎮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而且要能夠體現出積極向上、健康的活動內涵。比如,可以聯系演出社團為鄉鎮群眾表演一些戲曲;聯系相關科技部門將一些科技成果提供給鄉鎮群眾觀賞或者是親自實踐;組織鄉鎮群眾參與一些知識競賽、體育競技比賽等,從根本上保證文化活動的豐富性和多樣化,從而滿足鄉鎮群眾對文化活動的整體需求。
總體來說,在當前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影響下,鄉鎮群眾文化活動也隨之改變,群眾在追求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希望能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所以鄉鎮文化站的建設以及文化活動的開展,要保證活動的健康、積極,從根本上提高鄉鎮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夏玉珍,卜清平.前世與今生:鄉鎮文化站的歷史變遷與路徑轉向——公共文化服務不同時期的功能[J].甘肅社會科學,2014(1).
[2]張文谷.鄉鎮群眾文化活動變化及文化站的重要性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2).